雲棲禪寺

雲棲禪寺

雲棲禪寺,原名觀音閣,坐落在大連市的瓦房店市謝屯鎮。該寺始建於清道光四十年,占地約2公頃,順山勢而建,依地形而造,由黑磚、花崗岩雕鑿而成。它的西側是茫茫的渤海,與交流島相望,距長興島[大連]南20華里,三面環山,山名為靈山。雲棲禪寺坐落在山巒之中,是一個幽靜的世外桃源,大連人稱它為大山裡的寺院。

基本信息

簡介

雲棲禪寺雲棲禪寺
雲棲禪寺,原名觀音閣,坐落在大連市的瓦房店市謝屯鎮。據史料記載,該寺院始建於清代道光十四年,占地面積約兩公頃,順山勢而建,依地形而造,由黑磚、花崗岩雕鑿而成。舉目望去,飛檐凌空,怪獸伏脊,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文革期間被毀,2002年復建,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僧寮、齋堂等建築,2007年被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該寺於2009年5月12日,從泰國清邁禪修中心迎請釋迦佛一尊,並造東北首尊“四面佛”(主生財佛)、有“八大論師”、“八大菩薩”及世間護法等三十餘尊聖像來寺坐落。

修繕開發

雲棲禪寺雲棲禪寺
雲棲禪寺原名觀音閣,文革期間被毀,2002年復建,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僧寮、齋堂等建築,更為顯著的特點是建有數座印度風格的金塔。2007年被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雲棲禪寺以禪修聞名,南傳佛教的建築風格另人耳目一新,不同於本民族的佛塔和佛陀像,另人步入異域他邦。晨鐘暮鼓之餘,法會佛七之外,禪修是這裡的主課。
2009年7月11日、12日,大連雲棲禪寺還迎來了開光法會。通過齋天、灑淨、開光、上供、瞻仰舍利塔等程式。通過入三摩地,三摩地又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華譯為定,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得到了當地信教民眾的歡迎和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