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臨滄衛生學校

雲南臨滄衛生學校

雲南臨滄衛生學校,創建於1958年,2005年經雲南省教育廳評估、省政府認定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學校目前占地25500平方米,在校全日制中專學生1350餘人。

基本信息

臨滄衛生學校創建於1958年,2005年經雲南省教育廳評估、
雲南臨滄衛生學校雲南臨滄衛生學校
省政府認定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臨滄衛生學校目前集大理學院成人教育臨滄分院、雲南省廣播電視大學醫學教育分部、臨滄地區衛生人員培訓中心、雲南省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基地、185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為一體,同時學校與雲南省中醫學院、昆明醫學院開展了聯合辦學,為提高我市在職醫務人員學歷水平搭建良好平台。臨滄衛校已成為臨滄市重要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培養的基地,建校40多年來,為臨滄及周邊地區培養了8000餘名中級衛生技術人才。臨滄市內98%以上的護理人員均為臨滄衛校培養,60%以上的醫務人員出自臨滄衛校。

概況

雲南臨滄衛生學校雲南臨滄衛生學校
臨滄衛校辦學40多年來,歷經滄桑,形成了臨衛人:甘於清貧,淡泊名利,求實奉獻,敢為人先的優良傳統。學校秉承“千教萬教教學生做真人,千學萬學學白求恩精神”的辦學宗旨,形成了“刻苦、樸實、團結、進取”的校風,以及“嚴謹、科學、求實、奉獻”的教風和“謙遜好學、精益求精”的學風。臨滄衛校以嚴格管理,重視能力,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為臨滄市人民的健康服務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臨滄衛校目前占地25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在校全日制中專學生1350餘人,普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科150餘人,成人專科及本科在冊函授生1300餘人,鄉村醫生中專化教育700餘人。學校現有教職工76人,其中:高級講師17人,講師17人。
學校擁有“遠程衛星地面接收站”、“多媒體形態語音室”、“雙向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多功能報告廳”、“計算機教室”、“教室音響設備”等教學設施,有基礎和臨床實驗室14個,圖書2.5萬冊,教室20個。
2005年學校在臨滄教育園區新證土地122.95畝,按整體規劃,新校區包括教學區、附屬醫院區(實訓實習基地)。根據臨滄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一期工程主要完成教學區的建設,總建築面積約21123平方米。新校區2007年建成後,可滿足4000人教育教學需要。

主要職責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和教育、衛生事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努力實施“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決策,以及“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依靠科技搞好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學質量,為邊疆民族地區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中、初級衛生技術人才,實現中等醫學教育的培養目標。

學校機構設定

(一)辦公室:深入調查研究,做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作用,對學校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處理協調好各處室間及對外關係;及時處理和傳達檔案、來電、來訪以及上級指示和決定;負責全校性規章制度的擬定及修訂工作;負責主持教職工大會,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

電話:0883—2122892,傳真:0883—2126457,郵編:677000

(二)教務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衛生工作方針。按部頒教學計畫和大綱要求組織全校教學工作;制定教務工作計畫,合理安排教學任務;抓好教學質量,指導教務人員審定教師教學計畫及教材與使用,做好教育教學評估及專業評估工作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制定並實施教師繼續教育方案,建立健全教師業務檔案;負責學生學籍管理並做好學生成績考核統計工作;注重實驗室建設;做好畢業實習管理工作。

電話:0883—2120743,成教辦:0883—2159003,郵編:677000

(三)政教處: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抓好全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抓好學生法制教育;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指導共青團、學生會工作。

電話:0883—2121461,郵編:677000
(四)總務處:帶領行政後勤人員,樹立“服務育人”的思想,積極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做好物資採購,嚴格控制經費開支,負責全校財產管理;做好校園綠化、美化、愛國衛生運動及全校安全保衛工作。

電話:0883—2121456,郵編:677000

(五)招生推薦就業辦公室:廣泛收集信息,做好畢業生指導、推薦工作;廣泛進行市場需求調查,擬定切合實際的招生計畫、畢業生就業指導計畫;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市場對衛生人才的供需狀況,為領導進行招生及畢業生就業提供科學依據。

電話:0883—2121485,郵編:677000

(六)醫學教育研究室:作為學校領導的智囊機構,研究中等衛校辦學模式、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研究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指導思想及培養目標;為學校重大決策提供依據和方案,進行相關可行性論證;研究課程改革、教學計畫、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協助教務處開展教研活動;加強與各兄弟院校信息交流,科研成果交流,組織學校科研論文評比、評審,上報科研成果等;編輯出版《臨滄醫學教育》,為《雲南中等醫學教育》及《衛生職業教育》組稿等。

電話:0883—2159202,郵編:677000

(七)繼續教育培訓科:做好在校生培訓工作,使學生真正具備“一專多能”的能力,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面向全市搞好在職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將最新的醫學科技信息、新技術、新方法引入培訓,不斷提高全區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注重實效,結合我市醫療實際選擇項目;針對性開展醫學知識的普級培訓工作,充分利用學校教學資源,開展諸如老年衛生知識培訓、婦幼衛生知識培訓、兒童保健衛生知識培訓等。

電話:0883—2121484,郵編:677000。

學校歷史

為了加強邊疆民族地區的醫學教育事業,改善臨滄衛生工作的落後面貌,保障人民健康,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穩定邊疆,為建設社會主義報務。1958年9月創建“臨滄專區衛生學校”,當時附屬於專區醫院(今臨滄市人民醫院),由專區醫院院長牛全喜同志兼任校長。建校至今,臨滄衛校歷經“三停三辦”的創業艱難歷程。

1959年9月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臨滄衛校首次停辦。

1960年9月恢復辦學。

1962年6月為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臨滄衛校再次停辦。

1966年7月恢復辦學,首次與臨滄專區醫院分設,選校址建於臨滄縣南郊大綠樹,學校更名為“雲南省臨滄專區衛生學校”

1969年1月,因歷史原因(文革),臨滄衛校第三次停辦。

1970年10月,再次恢復辦學,由於大綠樹校址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師部機關占用,臨滄衛校暫時租用臨滄專區中學(今臨滄市一中)校舍辦學。

1973年3月,遷回大綠樹校址。同年7月,改稱為“雲南省臨滄地區衛生學校”。

1985年9月,臨滄衛校更名為“雲南省臨滄衛生學校”。

1980年7月,經臨滄地委批准,臨滄衛校升格為“副處級”單位。

1988年8月17日,臨滄地委、行署決定,臨滄衛校升格為“正處級”單位。

專業介紹

全日制中專

1、護理專業 

學制3年,招收國中畢業生。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醫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臨床操作能力和執業水平的國中級護理專業的技能型實用人才。

主要課程:心理學基礎、人際溝通、解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藥物學、衛生保健、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護理倫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中醫基本常識、五官科護理學。

2、涉外護理專業

學制4年,招收國中或高中畢業生。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英語水平,能從事涉外護理、臨床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工作的國際型護理人才。

主要課程:英語解剖學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藥物學、營養與膳食、衛生保健、中醫基礎知識、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五官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老年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

3、衛生保健專業――農村社區醫學專門化(農村社區保健)

學制3年,招收國中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醫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臨床操作能力和執業水平的國中級社區醫學防治結合的技能型實用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學、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與病原微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醫學心理學、中醫學概論、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預防醫學、常用護理技術、傳染病學、五官科學。

4、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

學制3年,招收國中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醫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臨床操作能力和執業水平的國中級社區醫學防治結合的技能型實用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製作出分類鑑別的能力。

主要課程: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物學、中醫基礎、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中藥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針灸、推拿、中醫婦科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外科學、西醫婦產科學、西醫兒科學、常用護理技術、醫學心理學。

全日制專科

國中起點臨床醫學專業

學制5年,招收國中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基礎紮實、臨床技能強、具有一定綜合知識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立足邊疆、服務農村”的套用型基層衛生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語文、外語、生物、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人體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

成人教育

1、臨床醫學專業脫產專科

學制3年,招收醫學類中專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從事基層臨床醫療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預防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2、臨床醫學專業脫產本科

學制2年,招收醫學類專科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機能學、臨床藥學、臨床套用解剖學、免疫學基礎和病原生物學、臨床藥理學、預防醫學、臨床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3、護理專業脫產專科

學制3年,招收醫學類中專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從事基層臨床護理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

4、護理專業脫產本科

學制2年,招收醫學類專科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基礎紮實、知識面廣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醫學護理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機能學、臨床藥學、臨床套用解剖學、免疫學基礎和病原生物學、臨床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

5、中西醫結合專業脫產專科

學制3年,招收醫學類中專畢業生。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建設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從事基層臨床醫療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人體解剖學、中藥學、中醫診斷學、生理學、方劑學、西醫診斷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中醫內科學、藥理學、中醫外科學、西醫內科學、生物化學、婦產科學、西醫外科學總論、兒科學、急診學、針炙學、骨傷科學。

相關詞條

雲南昆明理工大學西南林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