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納版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雲南納版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風景秀麗,人皆地靈。

基本概況

西雙版納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和勐海縣的接壤地區,距州府景洪市25公里,地理座標為北緯22°04ˊ—22°17ˊ,東經100°32ˊ—100°44ˊ,總面積2600公頃(約40萬畝)。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護區思想於1991年建立的省級多功能綜合型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是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直屬於雲南省環境保護局,內設辦公室、保護辦、科研開發辦和公安派出所,在職職工30人。是一個以熱帶雨林、熱帶季節性雨林等森林生態系統及珍稀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特色

本區位於橫斷山脈南部,境內以山地為主,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拉祜瑪峰海拔2304米,最低處納版河出口處海拔539米。由於北部有哀牢山、無量山為屏障阻擋了南侵的寒潮,南部又有許多缺口,便於西南季風伸入,有效的水熱配置使區內低海拔地區出現了較大範圍的熱帶性氣候。區內森林植被類型多樣,植物區系和種類成分複雜,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區內的原生植被類型主要有熱帶雨林、熱帶季節性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苔蘚常綠闊葉林等。已發現的高等植物有215科870屬1782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主要有篦齒蘇鐵、雲南蘇鐵、雲南肉豆蔻、版納黑檀、乾果欖仁等20餘種,並分布有篦齒蘇鐵為主的單優群落;已知的陸棲脊椎動物有78科164屬22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印度野牛、蜂猴、孔雀雉、水鹿、原雞等34種。本區的景觀資源也比較豐富,具有開展森林生態旅遊的條件,同時又是瀾滄江多條支流的發源地。因此,保護區的建設對於保護我國殘存的熱帶森林,對於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納板河流域山水有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雁盪之幽。有連著天地的雲海,過灘走坎、飛瀑灑玉的納板河,壯麗的熱帶雨林,巍峨的安麻山、還有雄偉的瀾滄江,恰似一天然畫廊。保護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自然環境複雜,垂直高差較大,立體氣候明顯。年降雨量為1100——1600毫米,年平均氣溫18——2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