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

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

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德欽縣境內。地處橫斷山脈中段、雲嶺北段主峰白馬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面,1983年建立,1986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90000公頃,2000年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調整擴大,擴大後的保護區跨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德欽、維西兩縣九個鄉(鎮)。總面積為281640公頃,整個保護區海拔超過5000米的主峰有20座;最高峰白馬雪山達5430米。保護區主峰白馬雪山終年積雪,猶如一匹賓士的白馬,因而得名“白馬雪山”。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野生動物滇金絲猴及橫斷山脈高山峽谷典型的山地垂直帶自然景觀和保持金沙江上游的水土。

基本信息

簡介

馬雪山自然保護區1983年建立,1986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90000公頃。

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北部德欽縣境內,地處橫斷山脈中段、雲嶺北段主峰白馬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面。主峰終年積雪,猶如一匹賓士的白馬,因而得名“白馬雪山”。

自然環境

保護區為高山峽谷地貌,是橫斷山脈最典型、地勢起伏最壯觀的一段。區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最高峰白馬雪山在5430米。金沙江為區內主要河流。區內為深切割和極深切割的“V”字形峽谷,兩岸壁立如削。氣候年均溫4~5℃,年降水量600~650毫米,區內因其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不同,氣候差異非常大,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寒冷,終年積雪,高山中部、中上部地段氣候冷涼,西南暖濕氣流至此易形成雨雪,山體下部如金沙江河谷,河流深切,兩岸陡峭,易自生環流和存在焚風效應,氣候乾燥,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屬於熱河谷氣候類型。由於垂直方向的氣候差異,又形成與其相對應的植被。周巴洛河是金沙江的支流,源於白馬雪山埡口,南北縱貫保護區,全長114.3公里。

植物資源

植物垂直帶譜十分明顯。

(1)海拔2300米以下的金沙江乾熱河谷為疏林灌叢草坡帶,植被稀疏。

(2)海拔2300~3000米之間分布著雲南松、高山松林帶。

(3)海拔3000~3200米的雲霧帶上,分布著針闊葉混交林,樹種組成豐富。

(4)海拔3200~4000米,地勢高峻冷寒,分布著亞高山暗針葉林帶,主要由長苞冷杉、蒼山冷杉組成,林相整齊,是保護區森林資源的精華所在,滇金絲猴常年棲息在此。

(5)海拔40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草甸帶、流石灘稀疏植被帶;高山灌叢草甸帶杜鵑種類繁多(圖2)。

(6)海拔5000米以上,為極高冰雪帶,每一帶各具特色。

保護區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瀾滄黃杉、星葉草、雲南黃連、金鐵鎖;三級有長苞冷杉、麗江鐵杉、短柄鳥頭、胡黃蓮、延齡草等。

生長於山頂附近的藥用植物雪蓮(圖3)

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莖直立,下部有宿存的褐色殘葉,葉多數,密集,邊緣具鋸齒,頭狀花序,多密生莖端,藍紫色。外國有多數白色半透明膜質苞片,形似蓮花,因生長於高山積雪岩縫中,故名雪蓮。頭狀花序藥用,有壯陽調經之故。

龍膽

龍膽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黃白色,索狀,莖直立,葉對生,秋季開花,花藍紫色,聚傘花序頂生,花冠鍾狀,裂片五杖,根入藥,主治目赤、咽痛、黃疸、熱痢、脅痛及小便熱痛等症。

動物資源

保護區有獸類47種,鳥類有45種。著名的珍稀動物滇金絲猴是本區特產種類。它們群棲於亞高山暗針葉林里。

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滇金絲猴、雪豹、綠尾虹雉、金雕;二級有獼猴、短尾猴、水熊貓、黑熊、棕熊、大靈貓、林麝、馬麝、水鹿、斑羚、岩羊、石貂、蒼鷹、紅隼、血雉、角雉、藏馬雞等。

為疣猴亞科,以無頰囊與猴亞科相區別。疣猴亞科共3種,即普通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其中滇金絲猴最為珍貴。它是僅次於大熊貓的第二大珍獸。保護區分布5群350隻。世界上只有滇金絲猴具有美麗的紅嘴唇,是棲息海拔最高的猴類,它食性特別,除取食各種針葉樹幼枝嫩葉外,最喜食掛於林中枝頭的地衣植物——含抗菌素的松羅,以增強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又名“白馬雞”。鳥綱、雉科。雄鳥通體為白色。頭側緋紅,頭頂具有黑色絨狀羽,耳羽簇白色,尾羽特長,具藍綠色輝光,末端泛紫色光澤。棲息海拔3000米高山直至雪線附近,主食野生植物及農作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