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癭椒樹

雲南癭椒樹:喬木,高20—25米,可達35米,小枝幹後黑褐色,具縱條紋,皮孔明顯。奇數羽狀複葉,葉軸長15-20厘米,幼時被短絨毛,小葉7—9,對生,紙質,長卵形或卵形,長7—10(-15)厘米,寬(3.5-)4—7厘米。

基本信息

雲南癭椒樹

所屬卷:Tapiscia Oliv.
所屬科:Staphyleaceae (DC.) Lindl.
中文名:雲南癭椒樹
其它中文名:白毛椿(屏邊)。
文獻來源:Tapiscia yunnanensis W. C. Cheng et C. D. Chu(1963)T. sinensis Rehd. et Wils. (1914)p. p. quoad Henry 13151.

描述欄位

喬木,高20—25米,可達35米,小枝幹後黑褐色,具縱條紋,皮孔明顯。奇數羽狀複葉,葉軸長15-20厘米,幼時被短絨毛,小葉7—9,對生,紙質,長卵形或卵形,長7—10(-15)厘米,寬(3.5-)4—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淺心形,邊緣具圓鋸齒或鋸齒,主脈在兩面明顯,側脈8-12,在上面可見,在背面明顯,網脈在上面不明顯,在背面顯著隆起,沿主脈及側脈具密生白色小絨毛,常在脈的交叉處成簇。上面有疏生毛,幼時兩面毛被極多;側生小葉柄長2-5(-8)毫米,微被小絨毛,中間小葉柄長1—1.5(-2.3)厘米,纖細,疏生絨毛。圓錐花序腋生,長不及葉,僅達14厘米,密被黃色絨毛,分枝多,花極多,極小,約1毫米,梨形,花萼5,外面淺褐綠色,倒卵狀三角形,下部連合,無緣毛,花瓣5,倒卵形,長約1毫米,綠白色,無緣毛;雄蕊5,花絲短,粗壯,長約0.3毫米,花葯長約0.7毫米,丁字著生,兩端尖;無花盤,子房上位,壺形,花柱粗短,子房1室,具1胚珠。果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綠色,徑約7毫米,有縱稜。花期3—4月;果期5月。

分布及生境

瀾滄、景東、屏邊、富民、麻栗坡、西疇、文山,海拔1500—2300米的山谷濕潤地的疏林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