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

雲南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

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是雲南民族大學最具特色、發展前景廣闊、享有一定聲譽的學院之一,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1月的東南亞語言文學系。在此之前,為了適應雲南省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培養東南亞語言人才,1993年9月,經省教育廳批准,在雲南民族學院正式設立了泰國語和緬甸語兩個大專班;1997年又新增了越南語大專班。1998年,泰國語、緬甸語、越南語三個專業經教育部批准由專科升為四年制本科;2002年,又增設了寮語本科專業。至2003年,泰國語、緬甸語和越南語專業已經有兩屆本科生畢業。畢業生就業率高,去向分布廣

簡介

雲南民族大學 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

2002年7月由東南亞語系、英語系和大學英語教研部組建成外語學院。2003年8月,經雲南民族大學黨政領導批准,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正式成立,擁有泰國語、緬甸語、越南語、寮語四個本科專業和“亞非語言文學”碩士點,並設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東協人才培養基地”。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努力,學院“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人才培養基地”已成為我國西南片區頗具影響力的東南亞語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專業設定

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按照學校的定位與辦學思路,根據云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周邊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學院的定位及辦學思路和發展目標。與時俱進,創新教育理念,進一步突出了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發揮特色優勢,全面做好教學、科研工作,不斷擴大辦學規模,不斷拓寬辦學渠道,不斷提高辦學層次,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立足雲南,面向東南亞,培養更多更好的國際化複合型人才。

專業設定

。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現有泰國語、緬甸語、越南語和寮語四個本科專業及“亞非語言文學”碩士點,碩士點將於2004年開始招生。

專業特色

。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快,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建立,用人單位對東南亞國家的貿易、旅遊、法律、外交、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把學生培養面成向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專業人才是我們致力達到的目標。所以,在專業課程的設定上,我們根據對象國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設定了一些特色課程,如:泰國語、越南語、緬甸語、寮語經貿課;泰國語、越南語、緬甸語、寮語旅遊課;泰國語、越南語、緬甸語、寮語外事課;軍政緬語、軍政與科技越語、泰國王室用語等課程,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這些專業課的開設為今後學生在各行業就業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國內外實習基地建設情況

。國內,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與國內多個部門建立了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國外,一直以來,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與各專業對象國高校保持著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泰語專業已在泰國清邁大學、東方大學和南邦商業技術學院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越語專業在越南的河內大學建立了實習基地;緬語專業在緬甸的曼德勒大學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寮語專業在寮國人民大學建立了實習基地。2001、2002年,98和99級泰國語專業的學生乘船沿著瀾滄江—湄公河到泰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畢業實習。越南語和緬甸語兩個專業也於2002年和2003年分別到對象國進行實習進修,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兩年後,寮語也將在國外建立起自己的實習基地。

教學條件建設

。作為特色院系,學校一直十分關心和重視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的建設,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重點支持和投入。從開辦至今,學校為我院泰、緬、越三個專業共聘請了外籍教師19位。學院現有有2個多媒體專用語音教室,共120平方米,100個座位;有圖書資料室1個,50平方米,現有藏書總計約4200餘冊,其中,泰文1800餘冊、報刊雜誌1000餘冊,緬文640冊,越文560冊,中文110冊、各類期刊雜誌100餘冊;一個由泰國駐昆總領事館捐資建立的泰國文化室,120平方米。

畢業生就業情況

。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已畢業學生193人,其中本科90人。從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畢業生主要就業于軍隊、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外事部門、公安和安全機關、涉外企業等,就業出路較好。從畢業生跟蹤調查表和用人單位反饋信息分析,用人單位對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畢業生反應良好。

發展規劃

。在今後的5~10年內,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還將開設多個東南亞國家語種專業。具體目標是:1.到2005年,四至五個專業每年招生人數達150人,在校生人數達500人。2.增加兩個本科專業:一個是寮語(已於2002年批准);另一個是馬來西亞語或高棉語。3.建成一個碩士點、“一個基地”和“一個中心”。一個碩士點(“亞非語言文學碩士點”)已於2003年申報成功,2004年開始招生;“一個基地”就是“東協自由貿易區人才培養基地”;“一個中心”就是東南亞圖書資料和研究中心。總之,其目標就是要建成一個教學、科研、圖書情報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