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音樂節

雪山音樂節

雲南麗江雪山音樂節是中國最早的大型戶外音樂節,始於2002年,經過四屆的不斷攀越,麗江雪山音樂節已經成為國際化的音樂品牌盛典,根植在廣大樂迷的心中,在國內音樂市場裡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響力。雪山音樂節絕對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在遠離沿海地區的西南內陸,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在相去麗江鬧市20公里的荒蕪草甸,1萬餘名可愛的觀眾在連日的陰雨中不顧寒冷,苦候舞台上藝人的場面,讓親臨現場的記者著實感動了許久。

簡介

搖滾教父狂野不羈,引領萬人狂歡,激情獻唱奏出了完美開場。2007年非主流音樂百花齊放,搖滾與新民謠魅力四射、交替搖曳,五萬樂迷激情歡暢;2008年、國際搖滾小天后艾薇兒聯手國內大牌搖滾樂一起撒野沉醉,熱火痴迷雨夜,熱情不熄;2010年勾起青春記憶的民謠與充斥曖昧荷爾蒙的搖滾樂再次衝撞出絢麗華光,多元化狂歡的麗江,讓世界不再孤單。

雪山音樂節的主辦城市麗江是一個多彩的城市,顏色循著你心境而變化,不管你有多複雜的憂愁或者多簡單的夢想,麗江總會含情脈脈的包容你的一切。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城市裡,夾雜著各種各樣的心事,跳動著最精彩絕倫的鏇律。雪山音樂節在淡淡地慢生活的麗江冬季,將為世界詮釋出最迷人的心跳,築造一個烏托邦式的夢幻心靈家園。

歷屆精彩回顧

2002年首屆雪山音樂節

8月17日、18日,搖滾教父崔健、竇唯狂野不羈;二手玫瑰、痛仰放肆撒野;恣慰、腦濁、瘦人、廢墟瘋狂搖滾;朱哲琴、丁薇空靈搖曳;引領萬人狂歡,激情獻唱,在麗江雪山的舞台上,為了心中不滅的音樂理想縱情高歌。近萬名歌迷蜂擁而至,在海拔3000米高原的風雨里,共同見證了中國第一個野外露天音樂節。興奮的音樂令人們大聲疾呼:“中國的‘伍德斯托克’來了!”

雪山音樂節絕對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在遠離沿海地區的西南內陸,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在相去麗江鬧市20公里的荒蕪草甸,1萬餘名可愛的觀眾在連日的陰雨中不顧寒冷,苦候舞台上藝人的場面,讓親臨現場的記者著實感動了許久。在這萬餘名到場觀眾之中,半數以上是購票入場的狂熱歌迷,他們中有雲南當地的歌迷,有從四川、北京、天津、廣東聞訊而至的搖滾“鐵桿”歌迷,有恰好在麗江的海外遊客,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並在雪山的注視下,不知疲倦地見證了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豐碑。

雪山音樂節的觀眾是真實可愛的,縱情的歌迷們裝備著麵包、礦泉水、雨具,甚至小帳篷、睡袋,在雨中站立十幾個小時以上,兩天兩夜他們在雪山“賴著”不走。矜持早已被瘋狂的音樂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搖頭晃腦和手舞足蹈。隨著激情的澎湃,他們拋開了所有的雨具,在雨水中大聲吶喊,激情舞動。情之所至,觀眾們興奮地玩起了人體衝浪。漫天拋灑的是啤酒、飲料以及自由的靈魂,赤膊的漢子更是在亢奮的情緒中喊啞了嗓子。

從演出水平來說,這絕對是中國搖滾各種演出中整體水平最高,最整齊的一次。參加演出的樂隊和歌手,都在狀態。現場是搖滾最體現力量的方式,你要是真熱愛搖滾,那確實能在這裡得到你最想要的感覺。很長時間都沒有過同一量級的搖滾演出了。這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成功了。

2007年雪山音樂節

2007年的國慶黃金周,即使多年以後我們再回過頭看,其在中國搖滾樂發展史上依然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里程碑。三天三夜,綻放在麗江束河古鎮的雪山音樂節以空前龐大的演出陣容、成熟而不乏激情的搖滾樂迷、國內首屈一指的燈光舞台音響、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報導、以及有條不紊的組委工作,讓三天累積五萬名歌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國慶節。向來憤怒且盲目的樂迷們在音樂節結束也振臂高呼:“感謝保全!感謝組委會!感謝媒體記者!你們辛苦了!”

第二屆雪山音樂節上,我們看到的崔健、二手玫瑰、廢墟、子曰等老牌勁旅們卻每每引發歌迷雷鳴般的轟動。無可否認,他們在經年累月的演出中積累的舞台控制力、渲染力、煽動力,都是年輕樂隊們無可比肩的。同樣地,他們出眾而穩定的技術也是在大舞台上制勝的關鍵。

在平日的小酒吧演出中,這些老樂隊們由於無法和“時尚”拉勾,對於同樣喜新厭舊的歌迷來說,對他們的鐘愛程度或許只能停留在“名字”這樣符號性的層面,但在雪山音樂節宏大的舞台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捨我其誰的氣概確實征服了新舊歌迷,尤其像二手玫瑰、子曰這樣具備強大挑逗力的互動性樂隊。

在本屆雪山音樂節中,我們無法忽略這個名字:十三月。或許在半年前,十三月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廠牌,但在發行了萬曉利、蘇陽兩張專輯,簽下了謝天笑、山人、馬條與小不點等極具魅力的非主流樂隊之後,十三月已經足以成為一直能夠撼動雪山的力量。在音樂節第二日的主舞台上,他們驕傲地在舞台正中央高高舉起了“十三月獨立音樂廠牌”的旗幟,先後登台的馬條、山人、蘇陽、萬曉利、謝天笑一個接一個地激發起各自的激情,最後壓軸的謝天笑更是在咽炎及高原反應雙重壓力下徹底豁出去,讓人真正地感受到一個音樂廠牌團隊的力量,這在中國搖滾史上恐怕還是第一次。

當十三月把這天的主舞台變成了自己的專場,演出結束後所有藝人們上台一起向歌迷們鞠躬致謝。而其總經理盧中強更是驕傲地向記者說:“看,我們的十三月好不好玩?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作為異軍突起的一直力量,我們無法用搖滾去定義萬曉利、蘇陽、山人等樂隊,但他們所營造的概念及受到歌迷明星般追捧的待遇,已經足以告訴所有人中國搖滾樂的格局開始悄然改變,搖滾的定義被拓展至更廣處。

雪山音樂節向來是雲南本土樂隊的練兵場,如第一屆的山人、腰、AK47等,都是從麗江開始走向全國的。而本屆音樂節同樣不能忽略他們的存在,包括由昆明文藝青年聚集地麥田書屋老闆馬力領軍的“奇怪的日子”、長期在麗江駐唱的“度”、中國罕見的純粹Funk放客樂隊“民間飯客”,以及由前山人樂隊成員張大勇領銜的“蜂人與馬”等,他們都是首次參加雪山音樂節。即使是本土作戰,且他們大部分的演出時間都被撮合到一塊,但現場反應只是聊聊。反而是那些已經“走出去”的雲南樂隊,如山人、AK47(成立於北京的AK47樂隊主唱及樂隊核心老貓是雲南人,因此樂隊有“雲南之光”之稱),他們的現場演出在相比之下確實要帶勁且成熟許多。

實際上,甘於在麗江或昆明玩音樂的人們心態和別處的人們都不一樣。他們的低調、潛心及安貧樂道注定了其音樂表現形式,但在音樂作品呈現出來的單薄和缺陷上,他們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當然,雪山音樂節永遠屬於玉龍雪山腳下居民的舞台。

如果你是一個非主流音樂愛好者,一定會知道“萬曉利”這個名字的份量。作為當下新民謠屆的頭號明星,在台上永遠只穿著一件海魂衫的萬曉利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萬人迷。在此之前,他的魅力或許只限於搖滾樂迷和文藝青年,但在這一次的音樂節上,老狼的演出時間裡我們卻聽到了他和萬曉利的合唱以及熟悉《狐狸》。當然,除了老狼和萬曉利私下裡惺惺相惜的情誼,無可否認的是萬曉利的音樂在往小資和文藝審美路線上的發展讓其非主流的味道變得淡薄了,音樂性的提高也降低了普通樂迷欣賞的門檻。這使得他和老狼的合作(包括上月北京萬曉利專場時邀請老狼作表演嘉賓)也成為了合情合理之事。

此外,細心的歌迷還可以發現,老狼演出時的樂手們都是獨立音樂界大有來頭的人物。吉他手馬條是十三月的簽約藝人,專輯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手風琴手張瑋瑋對於非主流音樂愛好者們來說也是一張熟透了的面孔,萬曉利、美好藥店裡都有他的身影。他們對音樂的態度只有好聽和不好聽的區分,並不會去強調主流或非主流,這對提升原創樂壇流行音樂的質量、以及降低非主流音樂的門檻都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這一次,組委會把演出地點挪到了束河古鎮上,時間選在了十一黃金周,既避開了麗江的雨季,保證了演出的順利進行,又能夠發揮且帶動麗江的旅遊資源,使得音樂節真正成了一個全民的盛事。80元的票價設定對於普通的遊客來說並不高,這使得許多無心插柳的人們也走進了音樂節的會場裡。他們或許是第一次聽崔健,但獨立音樂的大門永遠是向所有人敞開的。

同樣地,音樂節的兩個大小舞台設定得很合理,互不影響,不會出現摩登音樂節上三個舞台喇叭對著喇叭較勁的狀況。痴迷蒲巴甲、刀郎的歌迷盡可以去痴迷,喜歡萬曉利、謝天笑的歌迷也盡可以去喜歡,這也避免了如陳楚生慘遭搖滾歌迷齊齊中指相向的待遇。而論及旅遊業方面,兩個舞台之間就是束河古鎮,其中的商機自然無限。而在束河的酒吧、商鋪、客棧,隨處可見那些讓搖滾樂迷們為之振奮不已的明星,由這引發的連鎖效應也保證了整個雪山音樂節在廣告投放、贊助商等方面的資源保證。再配以國內頂級的舞台、燈光、音響,這樣的音樂節怎么能不成功呢?

2008雪山音樂節

2008年10月2日至4日,靜謐又妖嬈的束河古鎮又將徹夜不眠。除了二手玫瑰、美好藥店、謝天笑、萬曉利和AK47等眾多“雲歸派”的“老人們”將繼續縱情折騰外,加拿大搖滾女歌手AvrilLavigne,世界百大DJ排名前十的DeepDish,老而希望彌堅的Beyond以及突然又莫名其妙紅起來的張震岳,這些以往很難和雲南、雪山沾邊的名字都已經確定將“拋下其他事情”來到麗江,體驗一下是什麼原因讓那么多人“聽到雪山音樂節就不顧一切衝過來了”。

沒有圍牆,沒有界限是人們熱愛雪山音樂節的理由。去年,“當搖滾和民謠”彼此需要時,觀眾可以掛著淚聽完張淺潛就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屁顛著去給蒲巴甲獻哈達;今年音樂節的口號是“有你,有音樂,有自然”,在這個可以自由選擇音樂和快樂的地方,一個更國際、更年輕、更包容的雪山音樂節正整裝待發。

和中國其他的音樂節不同,雪山音樂節從創辦之初就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鼎力08支持。作為中國最美的音樂節主辦地,麗江正用她的包容和柔情滋養著一個高端旅遊文化品牌的誕生。從第一屆音樂節誕生的六年以來,麗江政府不僅提供場地、設施,更開闢公路,不惜財力人力進行基本設施建造,以自然和真誠吸引著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旅遊和音樂愛好者激情奔赴。

今年音樂節的國際性還體現在引入了全球第一的票務行銷公司特瑪捷票務作為音樂節的官方合作夥伴。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現場娛樂票務和行銷公司,特瑪捷票務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二十個市場,擁有約六千五百個票務零售網點和二十三個全球呼叫中心。公司為全球九千多家客戶的各類活動提供服務,向上千所一流體育館、體育場、職業體育聯盟、大學運動隊伍、表演藝術場館、博物館和劇院提供獨家票務服務。2007年,公司為客戶共售出一億四千二百多萬張票,總值八十多億美元。

據特瑪捷票務中國區總裁金瑞先生介紹,公司不但將調動分布在全國主要城市的票務網路集中推廣音樂節的票務銷售,更將利用特瑪捷全球票務資源吸引國際遊客和音樂愛好者來到麗江參與音樂節。

正如孫冕所言:“音樂節就像是一個生命,也許只有三天,也可以變得很長,一年一年做下去。如果放長遠來看,雪山音樂節就像小鳥剛剛孵出來、然後羽毛成長、豐滿、直至翱翔。從十年、二十年的長度來看,我相信音樂節這隻鳥一定會見世面、見風雨,完成它自己的生命使命。”

2010雪山音樂節

第四屆麗江雪山音樂節在玉龍山下的束河古鎮正式“撒野”,儘管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仍然澆不垮樂迷的熱情。數以千計的搖滾樂迷,從全國各地聚集起來,為中國的原生態搖滾吶喊助威。此屆麗江雪山音樂節有多個露天和室內舞台。四方聽音廣場——新民謠,茶馬迎賓廣場——融合音樂,青龍橋邊曬穀場——原生態與世界音樂。老狼、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林一峰、頂樓的馬戲團、李志、二手玫瑰、痛仰、周雲山與廢墟、蘇陽樂隊、周雲蓬、吳吞、馬木爾、張佺、鍾立風、旅行者樂隊、張瑋瑋與郭龍、葉爾波利、劉二等幾十位音樂人、樂隊與國內外幾十支原生態音樂家、樂團。與露天場地的群星閃耀,熱鬧喧囂相比,室內舞台側充滿了十足的時髦與“冒險”氣息。電子音樂節拍舞動束河之夜,著名DJ每日打碟至凌晨;實驗音樂部分,則由萬曉利、王凡、宋雨哲、梁弈源和李帶果等領銜;即興舞台,則由音樂人們隨意組合。

此屆音樂節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同時也是國內首次以封閉整個聚吃喝玩樂住的古鎮為場地,集中國新生代民謠、民粹搖滾、實驗先鋒音樂、即將消失的古老聲音、融合多元化世界音樂、迷幻電子音樂等等為主題的音樂節。同時擴大成為涵蓋當代藝術、獨立影像、先鋒話劇、創意市集、音樂房子等多種藝術門類的盛大活動,致力於推動中國音樂節與觀眾的親密交流。勾起青春記憶的民謠與充斥曖昧荷爾蒙的搖滾樂再次衝撞出絢麗華光,多元化狂歡的麗江,讓世界不再孤單。

雪山音樂節場地自然環境

玉龍雪山玉龍雪山

雪山音樂節的標誌玉龍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氣勢磅礴,玲瓏秀麗,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有時雲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態;時而山頂雲封 ,似乎深奧莫測;有

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艷無比。即使在一天之中,玉龍雪山也是變化無窮。凌晨,山村尚在酣睡,而雪山卻已早迎曙光,峰頂染上晨曦,朝霞映著雪峰,霞光雪光相互輝映;傍晚,夕陽西下,餘輝山頂,雪山象一位披著紅紗的少女,亭亭玉立;月出,星光閃爍,月光柔溶,使雪山似躲進白紗帳中,漸入甜蜜的夢鄉。

雪山音樂節舞台場地位於麗江文筆海畔,文筆峰把文筆海當作一池濃墨,飽蘸揮毫,便可記下豪言與壯語,寫下虔誠與執著。與北向玉龍雪山遙相呼應,各領風騷。文筆山腳依傍文筆海,宛如一池蕩漾碧墨,山中有水,水中映山,“筆”與“墨”渾然一體,相得益彰。陽光、水岸、綠草、雪山,如詩如畫。

文筆海文筆海

中外著名音樂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