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米鹿筋

雞米鹿筋

雞米鹿筋具有補肝、強筋、補血的功效。

主料

鹿筋250克、蒜片10克、雞裡脊肉50克、胡椒粉0.5克、淨冬筍50克、03克、雞蛋清2個、精鹽2克、濕澱粉15克、紹酒5克、淨10克、味素3.5克、薑末5克、雞湯250克、熟雞油25克、熟豬油750克、花生油1000克。

烹製方法

雞米鹿筋雞米鹿筋

1.用火燎去乾鹿筋上的鹿毛。洗淨後,剁成長16.5厘米的段。

2.將炒鍋置於微火上,倒人花生油燒到二三成熱,放入鹿筋約炸15分鐘,炸到鹿筋彎曲、起泡並較透明時,撈出瀝去油。

3.將炸過的鹿筋放在熱鹼水(開水1000克加鹼1.5 克)盆里,蓋蓋兒,泡 1 小時後洗去油污,將水潷出。

4.再用同樣的熱鹼水泡洗一次,然後用開水泡10分鐘取出。

5.將每段鹿筋豎著破成兩半,放在開水鍋里永一下,再浸泡在涼水裡待用。
6..將雞裡脊肉剔去筋,切成0.33厘米見方的雞米,放在碗裡,加入雞蛋清、精鹽0.5克、味素1克攪拌均勻。

7.冬筍切成長4.95厘米、寬1.65厘米的片。蔥豎著破開,切成長3.3厘米的段。
8.將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到四五成熱時,將發好的鹿筋擠去水放入砂鍋中,約炸1分鐘,撈出放在盤裡。

9.炒鍋內留熟豬油150克,待油溫降至三四成熱時,投入拌好的雞米,用手勺翻攪著滑約1分鐘。然後倒入漏勺中瀝去油。
10將炒鍋再置於旺火上,舀人熟豬油25克燒熱,下入蔥段、薑末、蒜片,偏出香味,隨即放入鹿筋、雞湯、精鹽1·5克、紹酒、味素2.5克、胡椒粉及冬筍片。

11.待湯燒開後,邊晃動炒勺邊放入調稀的濕澱粉勾芡,再將炒好的雞米均勻地撒在炒鍋內,淋上熟雞油即成。

工藝關鍵

1.雞米滑油時採用熱鍋溫油操作,不易扒鍋。

2.勾芡後翻勺不宜過多,過多,油、芡混合不亮,菜餚形狀易於破碎,失去整齊美觀,漿糊脫落,破壞質感,影響菜餚質量。

風味特點

1.鹿筋味甘,性平。含有蛋白質 30.2%、脂肪、灰分素等。具有補肝、強筋、補血的功效。它多為乾製品,是肴饌中的珍貴原料。

2.清·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曰:“鹿筋難爛,須三日前先捶煮之,絞出臊水數遍,加肉汁湯煨之,再用雞汁湯煨之;加秋油(醬油)、酒、微芡收湯,不攙它物,便成白色。用盤盛之。”

3.此菜色白汁亮、柔軟滑潤、鮮嫩醇香,是一道久負盛名的菜餚。

營養成分

熱量165.65千卡

維生素B60.15毫克

蛋白質18.38克

脂肪2.68克泛酸0.07毫克

碳水化合物16.89克

葉酸9.2微克

膳食纖維0.71克

膽固醇41毫克

維生素A29.1微克

胡蘿蔔素127.6微克

硫胺素0.11毫克

核黃素0.28毫克

尼克酸5.94毫克

維生素C3.3毫克

維生素E0.27毫克

鈣33.49毫克

磷163.39毫克

鉀283.42毫克

鈉847.88毫克

鎂28.11毫克

鐵1.72毫克

鋅0.44毫克

硒9.32微克

銅0.1毫克

錳0.09毫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