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生物素缺乏症

概述

生物素缺乏症(Biotin Deficiency) 生物素又叫維生素H,它是畜禽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由於廣泛地存在於豆類、肝臟、卵黃、玉米胚芽等動植物體中;動物的瘤胃及腸道內又能夠合成,所以自然發病的甚少。主要發生於禽和豬,實驗動物可人工致病。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家禽對生物素的需要量,按NRC標準:雛雞、種雞、種用鵪鶉0.15mg/kg,大雛、產蛋雞、大鵪鶉0.1mg/kg,中小鵪鶉0.2mg/kg。鴨、鵝與雞相同。除供給不足原因外,家禽日糧中陳舊玉米、麥類過多也可能引起生物素缺乏症。由於玉米、麥類內含生物素量甚少,麥類所含的生物素又是不能被利用的。日糧中含有乾蛋清或磺胺抗生素類添加劑,較長時間餵後也能產生生物素缺乏症。因為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能與生物素結合使其失去活性,並成為難以吸收的化合物,起拮抗劑的作用。磺胺抗生素類添加劑則可使腸道內合成生物素量大大減少。
生物素分子是由尿素、噻吩和戊酸構成。它是生脂酶、羧化酶等多種酶的輔酶,參與脂肪、蛋白質和糖的代謝。生物素能與蛋白質結合成促生物素酶,有脫羧和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生物素還可影響骨骼的發育、羽毛色素的形成,以及抗體的生成等。因此,在臨診症狀和病理變化上也出現相應地病變。

臨床症狀

雛雞和雛火雞表現生長遲緩,食欲不振,羽毛乾燥、變脆,趾爪、喙底和眼周圍皮膚發炎,以及骨短粗等特徵性症狀與病變。
成年雞和火雞缺乏症時,蛋的孵化率降低,胚胎髮生先天性骨短粗症。雞胚骨骼變形,包括脛骨短和後屈、跗跖骨很短、翅短、顱骨短、肩胛骨前端短和彎曲。有些學者報導,母雞因缺乏生物素所產的蛋,其雞胚出現並趾症,第3趾和第4趾之間的蹼延長。有人還看到大量孵化不出來的雞胚呈現軟骨營養障礙,體型變小,鸚鵡嘴,脛骨嚴重彎曲,跗跖骨短而扭轉,胚胎的死亡率在孵化第1周最高,其次是在最後3天。
近些年報導,青年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可能與對生物素的需要量增高有關,在基礎日糧中補充生物素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防制措施

根據病因採取有針對性措施,或是每公斤飼料添加150mg生物素,往往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