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公煲

雞公煲

雞公煲是重慶燒雞公和重慶乾鍋雞在外地的一種叫法和雜交變種。以濃香滑嫩,入味徹底,形式新穎見長,口味可根據各地需要可調,分微辣、中辣、重辣各味型。燒雞公是重慶及四川一帶的漢族傳統名菜,特點麻辣鮮香,口感醇厚,香辛料味滲入雞塊中,食後另人回味無窮。之所以叫燒雞公而不叫燒公雞是因為那裡的方言管公雞叫雞公。實際上重慶雞公煲跟地名重慶沒有關係,而是發明這道菜的人叫王重慶。“重慶雞公煲”開業至今,獲得無數食客的青睞,被評選為上海十大名小吃的它是香港遊客口中“不吃枉來大上海”的名店。

基本信息

美食歷史

雞公煲雞公煲
重慶四川一帶的名菜,之所以叫“燒雞公”而不叫“燒公雞”是因為那裡的方言管“公雞”叫“雞公”。
來歷:最先出自於重慶的璧山縣,據說是一幫司機哥們出了一趟長途車,餓得如狼似虎,好不容易看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有一家食館,上前一問老闆都關門了,什麼也沒有了,說盡好話,老闆只好將就把自己養的雞宰了,又加了大量的辣椒和香料,還有剩餘的火鍋底料一起燒,沒想到這一燒,就燒出了一道名菜,從此風靡川渝兩地。
冬天的寒冷悄悄襲來之時,煲菜也開始大行其道了,親朋好友圍聚一桌,在熱氣騰騰的煲菜面前尋找新鮮和激情,在滿足味蕾的同時享受溫馨時刻。歲末年終,佳節紛至,在上海負有盛名的“重慶雞公煲,誘人的香味便會沁入鼻喉,舉箸而上,小小的煲菜里竟咀嚼出大大的美味。
“重慶雞公煲”開業至今,獲得無數食客的青睞,被評選為上海十大名小吃的它是香港遊客口中“不吃枉來大上海”的名店。如今,“重慶雞公煲”在上海已有近90家分店。“重慶雞公煲”由3位專業人士經過半年的研究而推出,這三位來頭可都不小,是原肯德基的香港股東,香港餐飲界資深人士“J.R.羅博森”、西廚“Simon”和Canada連鎖餐飲界資深人士“LeoChan”,他們利用四川尋求到的土製麻辣秘方,經過配料改良,定製了“重慶雞公煲”的燒制,不僅僅是配料的無可替代性,連選料都是我們誰都想不到的要求細緻,1.8斤的生態雞,多一兩嫌多,少一兩嫌少,至於其中原因,只怕是秘而不宣的。這煲吃到最後加點湯就能涮火鍋,料也便宜到底了,難得的是你在90家分店都能隨時體驗款款美味,口味都是一樣“贊”。

製作工藝

雞公煲是“重慶燒雞公”和“重慶乾鍋雞”在外地的一種叫法和雜交變種,以濃香滑嫩,入味徹底,形式新穎見長,口味可根據各地需要可調,分微辣、中辣、重辣各味型。

主要原料

土公雞1隻(毛重約2千克),乾辣椒50克,花椒50克,洋蔥、香菜、西芹各適量。
調料:
秘制醬料80克,老油100克,姜15克,蔥10克,大蒜10克,精鹽5克,海天味極鮮醬油10克,味素5克,料酒15克,清湯200克。

製作方法

做法一

雞公煲雞公煲
(1)將各種香料打碎。
(2)將老油置於鍋內,燒至六成熱,下各種醬料和香料、姜蒜蓉、醪糟、小火熬至香味飄出,大約1小時左右,降溫後下冰糖和黃酒調勻即可。
製作關鍵:
(1)很多人都用炒的方法炒香辣醬,味道不夠香,我們用熬的方法,而且熬制時間長,能使香味最大限度的散發出.
(2)本醬中加了火鍋飄香劑(一種增香劑),更出香。
(3)羅漢果要先用水泡開後再如醬,否則發苦.
(4)冰糖能增加鮮醇口感,緩和辣味,但不要加太多,否則太甜。如果加冰糖一定要加點黃酒,可增香,如果加白糖,就要加料酒,這種搭配口味最好。
老油熬制方法(以熬制15千克的老油為例):
做法二
(1)將雞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冷水倒入白酒適量、水開後打泡起鍋備用。
(2)雞塊清水中漂淨血水,放入料,撈出瀝水,加入秘制醬料醃製30分鐘
(2)姜切成片,大蒜切成片,大蔥切成段。
(3)油鍋下老油,燒到7成熱,下塊大火翻炒,至斷生並去掉水分,下乾辣椒,花椒、姜、蒜炒出香味,下精鹽,醬油,味素,料酒調味,炒制出香,加清湯煨制10分鐘盛入砂煲。
(4)把雞塊倒入砂煲,鍋中帶火上桌,放入蔥段,加洋蔥、香菜、西芹上桌,砂煲繼續加熱,由客人攪拌翻勻,10分鐘後即可食用。
(5)雞塊食用完畢後,加入清湯或麻辣高湯,可涮食腐竹,各類青菜,形式各異(參考火鍋形式)

營養價值

雞公煲是火爆南北的一道小吃,特點麻辣鮮香,口感醇厚,香辛料味滲入雞塊中,食後另人回味無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