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蹊寺

雙蹊寺

雙蹊寺位於智異山南麓,與華嚴寺一起都是代表智異山的名剎。新羅聖德王23年(723年)義湘的弟子三法修建了此寺,並起名為玉泉寺。840年真鑒國師從中國把茶樹的種子帶來,種在寺的周圍,將其更名為雙溪寺。現存的寺廟是壬辰倭亂(1592-1598)時遭到毀壞後重建的。

簡介

雙蹊寺雙蹊寺
雙蹊寺位於智異山南麓,與華嚴寺一起都是代表智異山的名剎。新羅聖德王23年(723年)義湘的弟子三法修建了此寺,並起名為玉泉寺。840年真鑒國師從中國把茶樹的種子帶來,種在寺的周圍,將其更名為雙溪寺。現存的寺廟是壬辰倭亂(1592-1598)時遭到毀壞後重建的。

相關記載

前往雙溪寺的最佳時期是季。從花開市場到雙蹊寺入口的6公里路上,60年樹齡的合抱櫻樹鮮花怒放,仿佛進入了夢幻世界。這就是有名的花開市場十里櫻花道。據說凡是走過這條路的戀人們都必能終成眷屬,因此也叫婚禮路。沉醉於櫻花美景中,步行40-50分鐘左右,便到了雙蹊寺。經過售票處前面的小橋,左右有兩塊巨岩,上面分別刻著“雙蹊”和“石門”兩個大字。據說這是新學的大學者崔致遠(857-?)用拐杖的一端所書。雙蹊寺中心是大雄殿,其前面的庭院內有“真鑒禪師大空塔碑”,碑文也是崔致遠創作並書寫,這是韓國四大金石文之首。此外大雄殿東面的雙蹊寺磨崖佛是將巨大岩石的一面挖出一大塊後,刻出如來坐像的浮雕,雕像很厚,十分獨特。此外八泳樓是佛教音樂的發源地。據說韓國佛教音樂的創始者真鑒禪師(774-850)在中國學習佛教音樂後歸國,創造了符合韓國民族特點的佛教音樂――梵唄。這裡輩出了許多優秀的梵唄名家。真鑒禪師看到魚兒在蟾津江中躍出水面,遂以八音律創作了《魚山》。因此這裡被稱為八泳樓。
雙蹊寺與茶有著很深的聯繫。新羅興德王3年(828年)金大廉出使朝後回國時將茶樹種子首次帶回國,並奉王命將其種在智異山南面雙蹊寺一帶,這裡便成了韓國最早的茶葉栽培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