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旋星雲

雙螺旋星雲

雙螺旋星雲是接近我們的銀河系中心的一個氣體星雲。它被認為是受到扭曲而產生了兩個螺旋的形狀,成為一般所認知的雙螺旋星雲,如同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形狀。

發現

以假色著色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影像以假色著色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影像
雙螺旋星雲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藉助美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的。目前(2012年)認為能看見的段落長度約為80光年,距離銀河核心的超重質量黑洞約300光年,與地球的距離是25,000光年。

這個星雲的奇特形狀可能是銀河系中心磁場扭曲所導致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教授莫里斯說,銀河系中心有一個非常大的磁場,儘管其平均強度只有太陽磁場強度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占地面積巨大,這個磁場的總能量相當於超新星爆發的1000倍。

成因

在正常情況下,這個磁場的磁力線與我們銀河系所在的平面是垂直的。但是在某種因素的擾動下,磁力線的根部發生了扭曲,這種扭曲的波就沿著磁力線的方向擴展,好比藝術體操中的繩操,運動員抖動繩子末端就能使繩子“畫”出波浪來。

研究人員說,銀河系中心磁場的擾動波高速擴展,其擴展速度可達每秒1000公里左右,這就帶動了附近星雲中的物質分布成螺旋狀。

引發銀河系中心磁場擾動的原因是什麼呢?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圍繞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的一個巨大星際塵雲碟,這個塵雲碟約以一萬年為周期圍繞黑洞旋轉,就可能使磁力線產生擾動波。

日本研究人員在2012年3月19日於京都舉行的日本天文學會年會上報告說,雙螺旋星雲是巨大黑洞噴出的噴流殘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