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紀念性建築

集中式紀念性建築

集中式型制首先由陵墓繼承。早期的墓比較簡單,方形的體積上戴者穹頂,四個立面大致相同。它們的代表是布哈拉的薩馬尼墓。這座墓同時也是花式砌築的代表。

集中式紀念性建築 集中式紀念性建築

中亞、伊朗的建築在中世紀獨樹一幟,乃是因為它普遍採用拱結構和集中式構圖。

沙赫-辛德陵墓

11世紀之後,漸漸開始強調一個過面,並且形成了中亞和伊朗紀念性建築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正面中段掩口升高,正中設一個通高的大凹廊,上面是拱頂,凹廊底上深處是門洞。再後,穹頂下有了鼓座。撒馬爾罕城外沙赫-辛德陵園裡的大多數陵墓屬於這一類。

這種陵墓的最傑出作品之一,是撒馬爾罕的帖木兒墓。

帖木兒墓

帖木兒墓(1404-1405年)造在一所清真寺的聖龕後面,鑿開聖龕作為墓門。墓室是十形的,外廊作八角形。正面正中作高大的凹廊,抹角斜面上作上下兩層凹廊。

鼓座大約8-9米高,把穹頂舉起在八角形體積之上,穹頂外層高在35米以上,顯得格外飽滿。由兩層薄薄的鐘乳體同鼓座顯著分開,通體燦爛的琉璃磚貼面又賦予它華麗的外衣,性格十分熱烈。

帖木兒從全國徵集建築師和工匠,徵得各種材料,建設首都撒馬爾罕。人才的集中和巨大的物質財富,造成了中亞建築高漲。紀念性建築的型制終於在幾百年的不懈的探求中成熟,帖木兒墓正是這一時期建築的代表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