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行賄門

雅芳行賄門

雅芳行賄門,直銷企業雅芳爆出行賄醜聞,知名化妝品直銷品牌雅芳已經在一次內部的賄賂調查中將四名高管停職,其中包括三名中國區高管。

概況

雅芳雅芳

全球最大的化妝品直銷公司——雅芳產品公司(AvonProductsInc。)解僱了四名高層管理人員,因為美國監管部門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明確證據表明這四名高管曾經在中國行賄。
報導中說,被解僱的四名高管包括中國區總裁高壽康(S.K.Kao),首席財務長JimmyBeh、中國區公司事務負責人孫長青(C.Q.Sun)以及全球內審和安全部門主管伊恩-羅塞特(IanRossetter)。據雅芳公司自己公布的一份檔案顯示,公司已經於2010年4月份暫停了這四名高管的工作,因為公司進行的一項內部調查發現這四人有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U.S.ForeignCorruptPracticesAct)的重大嫌疑。

雅芳公司的內部調查人員發現了向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和日本的官員支付的數百萬美元的問題款項,數額巨大。可能存在的不當行為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最晚就發生在2010年。知情人士透露,與此事有牽連的數位高管已經被停職,還有更多的人將被停職。
雅芳公司在周二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備案檔案中披露,該公司已經辭退了全球內審和安全部門前主管,以及三位中國區高管,原因涉及中國市場發生的賄賂問題,其中包括向中國官員支付不當的差旅和娛樂費用。此事令雅芳的聲譽受損,牽制了管理層的精力,且公司可能會受到SEC和法務部的指控,並可能被罰款。雅芳周四將舉行年度大會,屆時此項調查很可能成為股東關切的一個話題。

內幕

直銷市場自去年2005年12月1日開放以後,12月中旬,商務部澄清牌照申報程式。曾一度因為企業申請牌照的具體細則不明確,而導致直銷牌照門庭冷落。

雅芳門店雅芳門店

2006年2月22日,在其他企業還在為保證金繳納、遞交申請材料,進行服務網點審批忙碌的時候,雅芳突然獲得第一張直銷牌照。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網披露的信息,雅芳在32個省的74家分支機構都已獲得了審批,服務網點有上千家,其中包括香港的服務網點。

當時,業界頗有微言。2005年12月中才澄清申報程式,中間又隔了春節,短短時間內,雅芳如何準備了大量的報批材料,完成報批程式?據上述直銷業人士稱,2007年,鄧湛還籌劃成立中國直銷協會,該協會歸屬於外商投資協會下屬分會。此後,鄧湛被選為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
有記者從商務部內部人士了解到,有傳言上半年開始有人舉報商務部賄賂案情,牽涉案件人士達11人,郭京毅被調查時,關聯外資企業應該都知情。
雅芳的內部調查正是2010年6月啟動的,據雅芳公司公開宣布的內容,基於接到一項舉報稱其在中國境內的經營機構有可能存在著與經營相關的不適當的差旅費、招待費和其他費用,2008年6月,根據美國《反海外賄賂法》,該公司展開內部調查,雅芳已就此內部調查主動知會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及美國法務部,目前仍處於調查初步階段,尚未有任何可以披露的調查結果。

企業影響

在2010年中國雅芳行賄門調查後,化妝品直銷巨頭雅芳行賄門事件進一步發酵。據外電報導,雅芳公司的一項內部賄賂調查披露,該公司員工可能曾對全球數個國家官員進行非法賄賂。
外電引述一位知情人士訊息稱雅芳行賄門,雅芳公司的內部調查人員發現了向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和日本的官員支付的數百萬美元的問題款項。此次陷入“賄賂門”的拉美市場,是雅芳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地,2010年,有超過42%的銷售收入來自該區域。參照去年發生在中國的賄賂調查事件,此次賄賂門事件可能對雅芳公司的業績帶來更大的衝擊。
商務部原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鄧湛,身陷商務部條法司巡視員郭京毅涉嫌受賄案,並被批捕。鄧湛曾力主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直銷體系”,雅芳也正是在其任內獲得了直銷牌照。近日有傳言稱,雅芳行賄門內部調查與此次官員“落馬”有關。

雅芳歷程

1990年1月23日,雅芳投資2795萬美元,與廣州化妝品廠(1996年12月31日中方股東由美晨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併)合資成立"中美合資·廣州雅芳有限公司"。

1990年11月14日,雅芳在中國正式投產,雅芳在中國的第一家分公司--廣州陵園西分公司也開始了雅芳在中國的首次業務。

1998年6月15日,原以直銷方式為主的雅芳成為中國首家獲政府批准轉型的企業,開始採用批發、零售方式銷售產品。同年9月,雅芳又成為第一家獲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的批准,採用店鋪並雇用推銷員的體制銷售產品的企業。

1998年11月,雅芳投資4300萬美元,在廣州從化太平工業區興建的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