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江南

隴上江南

甘肅省隴南市被人們讚譽為“隴上江南”,位於甘肅東南部,地處秦巴山地西部與青藏高原東側邊緣交匯地帶,這裡山川秀麗,氣候溫潤,森林茂密,資源富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扼甘陝川三省要衝,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甘肅省天水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也自為“隴上江南”,位於甘肅東南部,地處陝、甘、川、寧四省交匯處,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現轄五縣兩區,總人口350萬,有漢、回、滿、蒙、藏等27個民族。境內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景色秀麗,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基本信息

隴南市簡介

城市概述

隴上江南隴上江南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古屬梁州,是甘肅境內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地理位置屬西南地區。境內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錯,氣候垂直分布,地域差異明顯。獨特的自然景觀,既含南國之靈秀,又具北國之雄奇。遠在新石器時代,隴南就有先民們繁衍生息的足跡。人文初祖伏羲出生於西和縣境內的仇池山。 “伏羲生於仇夷,長於成紀”。仇夷即仇池,成紀即天水。隴南既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我國古代西部氏、羌等民族活動的核心。 秦先祖曾在西犬丘(今禮縣永坪、永興交界處大堡子山)牧馬立國;從漢高祖劉邦兵發漢中、“還定三秦”到東漢光武帝占據天水後的“得隴望蜀”,取道隴南,平定巴蜀……歷代兵家必爭。

禮縣祁山堡武侯祠內,漢丞相諸葛孔明仁立千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隴南的旅遊資源良好,祁山武候祠、仇池國遺址、西峽頌摩崖、雞峰山秀色、張果老仙洞、萬象洞奇觀、杜甫草堂、三灘勝境、洋湯天池、陰平古道、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等,如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隴南的秀美山川,與天水的麥積山、陝西的張良廟、四川的九寨溝、黃龍寺遙相輝映,是旅遊觀光的極佳勝地。 禮縣祁山堡位於隴南地區禮縣城東23公里的祁山鄉,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統帥三軍,揮師北上進攻曹魏的營堡,因諸葛亮“六出祁山”而聞名。成縣西狹頌,位於成縣西10公里處,俗稱黃龍碑,是漢代書法三頌之一。全是漢隸真跡,是古代摩崖石刻碑之珍品,在國內外書法界和史學界享有盛譽。武都萬象洞原名仙人洞、五仙洞。因洞中有洞,乳石遍布,琳琅多姿,宛如包羅萬象的閬苑仙宮而得名。萬象洞形成於千萬年至三億年前,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洞內深不可測,是目前我國開發的最大的地下天然藝術宮殿。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等自然景觀千姿百態。

千年藥鄉

隴南是我國主要的中藥材產地之一,野生藥材種類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境內有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其中名貴藥材350多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譽。甘肅出產地五大拳頭藥材中,有四大藥材均以隴南為主產地,尤以“米倉紅芪”、“文縣紋黨”、“宕昌當歸”、“銓水大黃”因其量多質優而名列全國之冠。天麻、黃連、半夏、柴胡、杜仲、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譽,均為大宗生產。全市藥材年產1500多萬公斤,產量占全省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省的90%左右。當歸、紅芪、紋黨、大黃、防黨、野黨榮獲國家《出口商品榮譽證書》,飲譽全國、暢銷世界。

戰略要道

“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戰略要道,隴南地處中國地理幾何中心,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孔道。由於西秦嶺橫亘其間,重巒疊嶂,艱險異常,成為阻隔隴蜀交通的天然屏障,自古行人視作畏途,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之絕唱。古代先民在高山峽谷之間,依山傍水,修建棧道,以為通途。由隴南入川溝通隴蜀交通的山口和棧道主要有:一是由兩當越故道山(今太陽山)經陝西勉縣入川;二是由徽縣經大河店至陝西略陽,沿嘉陵江谷地入川;三是由武都循白龍江谷地至文縣碧口入川。由於所處地理位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而隴南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為歷代用兵的古戰場。漢光武“得隴望蜀”,諸葛亮六出祁山,鄧艾偷渡陰平,吳玠揮師抗金,李自成艱苦奔殺,太平軍血戰階州……,直到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入川,都以這裡為舞台,演出了一幕幕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活劇,遺留了眾多供後人憑弔的古蹟。

歷史沿革

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隴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類活動。隴南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我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隴南既是各種政治軍事力量激烈爭奪的戰場,又是中原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前哨陣地,攻伐消長與民族交往,構成隴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內容。氐族、羌族、漢族及先後進入隴南的其他各民族,互相影響,互相融合,共同創造了隴南燦爛的古代文化。

隴南歷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秦統一六國即有西道、故道、武都道和下辯道4個縣級政權建制。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始設武都郡。民國初,隴南各縣隸屬渭川道。1949年8月,成立甘肅省武都分區,轄武都、西和、文縣、康縣、成縣、禮縣、西固(今宕昌縣境內)7縣,1950年--1951年改為武都專區,1958年武都專區合併於天水專區,1962年又恢復武都專區,1969年改為武都地區,1985年更名為隴南市人民政府。隴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據《史記》記載,華夏人文始祖伏羲,“生於仇池,長於成紀”,仇池即今西和縣,現西和縣有仇池山伏羲崖;成紀,即今天水一帶,天水市秦安縣存有大地灣遺址。到了周朝,隴南的禮縣又成了秦國的發祥地。

秦先祖非子因在禮縣養馬有功,被周天子賜為“贏”姓,始有秦贏。自秦莊公被封為諸侯之後,秦莊公、秦文公、秦襄公等都在禮縣紅河一帶建國立郡,其中禮縣大堡於發現的古墓群,被專家一致認定為秦先祖的第一陵園一西垂陵園和《史記》所載秦人發祥地“西犬丘”所在地。東漢建寧年間,成縣為李翕、耿勛兩位太守樹碑立傳。在豐泉山魚竅峽的石壁上鐫刻了《西狹頌》、《耿勛碑》。《西狹頌》摩崖石刻,以其方正雄偉的書風和“首尾無—缺失”的完整存留而享譽寰宇,令古今文人墨客嘆為觀止,是我國保存不多的漢代書法藝術瑰寶之一。漢末三國鼎立,地處魏蜀交界的隴南成為雙方拚殺的重要戰場,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演繹了千百年來廣泛流傳、膾炙人口的西城弄險、揮淚斬馬謖、木牛流馬運糧草、姜維大戰鐵籠山等動人故事;魏將鄧艾假道宕昌、武都、文縣,借陰平古道,長途奔襲無人之地700餘里,裹氈滾坡,終於進軍成都,“得隴滅蜀”。宋金時期,宋將吳詰、吳麟、吳挺兄弟父子承先繼後,駐師隴南,抗擊金兵,取得輝煌戰績,與岳飛、韓世忠齊名,為南宋偏安提供了有力保障。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二、四方面軍及紅二十五軍長征都經過隴南。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後到達宕昌哈達鋪修整,通過國民黨的舊報紙,得到了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和根據地的重要信息,並據此作出了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到陝北去的重大決策,使哈達鋪成為紅軍長征的加油站和長征勝利的轉折點。宕昌縣哈達鋪鎮是紅軍長征的加油站,中國革命在這裡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決定了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正確路線和光輝前程。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精品景點之一,這裡是人們緬懷先烈,繼承發揚長征精神的聖地,也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歷史的惆悵,先祖的業績,鑄造出隴南獨特的人文勝跡,再現了隴南昔日的繁榮昌盛,她是隴南兒女勤勞、勇敢和智慧的結晶,是歷代隴南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足跡,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篇章。

關於武都郡,西周以前設立,早期治所在西域杏林國以南的洛峪,即今西和。秦移治下辨道,在今甘肅成縣以西,北魏開始向西南推進,進駐白龍江畔。當時,占據在白龍江畔的西番民族,主要有氐族、羌族、藏族,党項族等,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中央政權不斷向西推進的過程中,多次拉鋸戰的結果,就是武都郡進駐到石門,接著把大本建設立在今天的武都區舊城山,在這裡扎穩腳跟。

地理位置

東經104°1′--106°35′,北緯32°38′――34°31′。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所以從地理上講屬西南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總人口279.8萬,其中農業人口241.47萬。

地形地貌

隴上江南隴上江南
隴南地處西秦嶺東西向褶皺帶發育的隴南山地,位於我國階梯地形的過渡帶。她的西部向甘南高原過渡,北部向隴中黃土高原過渡,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東部與陝西秦嶺和漢中盆地連線。全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錯落相間,形成 市境。

隴南市獨具特色、錯綜複雜的壯美景觀。北部西禮山地呈現低山寬谷的黃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東部徽成盆地介於北秦嶺和南秦嶺之間,長百餘公里,寬數十公里,呈現丘陵寬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為高中山與峽谷地,高峻山嶺與深陷河谷錯落相接,對比顯著,“舉頭峻峭嵯峨,側耳波濤洶湧”,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自西北至東南,由大拉梁、岷峨山(海拔3552米)等高山經銀洞山(海拔2468米)、牛頭山(海拔2224米)等中山而至斷頭山(海拔1804米)和金子山(海拔1824米)等低山,重巒疊嶂,崖壁陡絕,角峰鋸脊,石骨嶙峋。其間河谷幽深狹長,深切曲流十分發育,多急流險灘和瀑布。峽谷中高岸陡崖,峭立如壁。谷旁多狹窄的沖積平原斷續出現,其中武都平原綿長近50公里,寬不過1公里。周邊山峰:北為長江黃河分水嶺之大拉梁和岷峨山,東有甘陝邊界的透馬駒山,西有與甘南相鄰的蔥地山,南為甘川分界的摩天嶺。最高峰雄黃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文縣西北部的屯寨鄉境內。最低點罐子溝,海拔550米,位於文縣東南部的中廟鄉境內,亦為甘肅省海拔最低點。

隴南地處中國大陸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位於秦巴山區、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三大地形交匯區域,西部向青藏高原北側邊緣過渡,北部向隴中黃土高原過渡,東部與西秦嶺和漢中盆地連線,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整個地形西北高東南低。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分別從東西兩方伸入全境,境內形成了高山峻岭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全區按照地貌的大體差別和區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劃分為三個地貌類型區。

東部

淺中切割淺山丘陵盆地地貌區。本地域包括徽成盆地的成縣、徽縣、兩當縣三縣全部。西秦嶺分為南北二支伸入本區域,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凹、長槽形斷陷盆地,海拔800~2700米。北部系北秦嶺斷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對高差500米左右,為淺切割中山區,地勢平緩,淺山已墾殖為農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養林,植被復蓋良好。南邊系南秦嶺地壘式山地,海拔在1900~2400米左右,相對高差500~1000米左右,為中切割中山區。中間系緩坡丘陵盆地,海拔在800~1300米,相對高差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壩地散布于山丘之間,土厚水豐,歷史上就是糧食的集中產地。

南部

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區。本區域系南秦嶺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東延部分相互交錯地帶,包括康縣、武都區、文縣全境,海拔大多在900~250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處於北緯33度以南,屬亞熱帶邊緣區。這一區域因山勢較高、溝壑縱橫,高山河谷交錯分布,大部分耕地為坡耕地,土層較薄,石塊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氣候條件好,屬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兼有暖溫帶和北亞熱帶的氣候,既能生產糧食,也是紋黨、當歸、紅芪、油橄欖、茶葉、大紅袍花椒等名貴藥材和稀有樹種的理想適生區。

北部

全切割中高山地貌區。本區域包括宕昌縣、禮縣、西和三縣全部,海拔在968~4100米之間,谷峰相對高差300~500米不等。宕昌縣哈達鋪、理川、南陽一帶,禮縣西漢水及其支流兩岸,西和縣漾水河及其支流兩岸等地屑淺丘陵黃土梁峁地形,相對高差小,地勢平緩,河谷開闊,土地連片面積大,有許多山間小平原分布,西禮盆地就在其中。西漢水下游山陡谷狹,山地、旱地較多,土地較為分散,但耕地較多,有大面積的草地和土地資源可開發利用。全區氣候在橫向分布上分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三大類型。

隴上江南

在祖國內陸腹地,秦巴山地西部與青藏高原東側邊緣交匯地帶,有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地方。這裡山川秀麗,氣候溫潤,森林茂密,資源富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就是扼甘陝川三省要衝,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被人們讚譽為“隴上江南”的甘肅省隴南市。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南陲,東連陝西,南接四川,西鄰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標在東經104°1′--106°35′,北緯32°38′――34°31′之間。東西長221公里,南北寬220公里,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武都、宕昌、文縣、成縣、康縣、徽縣、西和、禮縣、兩當等9個縣,242個鄉鎮,3423個村民委員會,54萬戶,250萬人口。境內有漢、回、藏、維吾爾、土、黎、白、苗、羌、滿、蒙古、錫伯、哈尼、土家等21個民族成份,7個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5萬多人。市政府駐武都區城關鎮。

江河溪流

縱橫密布的江河溪流隴南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境內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岭間,處處溪水跌宕,飛瀑流泉。全市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一級支流有白龍江、西漢水等48條,總長1297公里;二級支流有白水江、岷江等751條,總長4756公里;三級支流有1651條,總長4313公里;四級支流有1312條,總長3428公里。百川爭流,河網縱橫,河流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0.5條。主要江河:嘉陵江幹流,流經兩當、徽縣東南部,境內流程86.2公里,年徑流量2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556平方公里。西漢水,為嘉陵江上游一級支流,流經禮縣、西和、成縣、康縣等4縣,境內流程205.6公里,年徑流量16.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9569平方公里。白龍江,是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經宕昌、武都、文縣等3縣,境內流程229.5公里,年徑流量93.8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32萬平方公里。白水江,為嘉陵江二級支流,於文縣石雞壩鄉入境,在玉壘鄉關頭壩匯入白龍江,境內流程107.3公里,年徑流量34.3億立方米,流域面積3040平方公里。白龍江因其與秦嶺、淮河同在北緯33°――34°之間,同屬1月0℃等溫線經過區,此線以南的江河皆不封凍,因而與秦嶺淮河同為中國地理上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分界線。

多樣氣候

立體分布的多樣氣候

全市氣候在橫向分布上分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三大類型。北亞熱帶包括康縣南部、武都南部、文縣東部,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淺山地區。在這一帶有全區兩個熱量高值區,一個是白龍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淺山區,年平均氣溫在]2~14℃≥10℃的積溫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耕地面積約30萬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6.7%,屬一年兩熱農業區。另一個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氣溫10一12℃,≥10℃積溫3500—4000℃,耕地面積約為170萬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37.8%,為兩年三熟農業區。暖溫帶包括全區的中部、東部及南部的廣大地區,海拔在1100--2000米之間,≥10℃的積溫2100—4000℃,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間,耕地曲積約150萬畝,占全區耕地總面積的33.3%,為二年四熟農業區。中溫帶包括全區的北部和西部地區,主要是宕昌、西和縣大部,武都縣的金廠、馬營、池壩,禮縣的下四區等區域。這一區域誨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10℃積溫小於2100℃,年最低氣溫在—20℃以下,耕地面積約100萬畝左右,占全區總耕地面積的22.2%,為一年一熟、三年兩熟農業區。

在縱向分布上,由於受山脈的走向、山勢的高度、山坡的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素的影響,光、熱、水、氣和生物資源等農業諸要素,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特點,耕作區垂直高差一般在50一120米左右。特別是氣象條件的垂直差異極為明顯,“山上積雪皚皚,山下春暖花開”,“一眼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由於海拔高度的不同和氣候的變化,使土壤類型、作物種類以及品種布局、耕作制度、病蟲害類型、農事活動季節等都呈現出明顯的層次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農業。如白龍江、白水江沿岸海拔1000米以下河谷區,桔柑可以過冬,麥——稻、油——稻一年兩熟;海拔1600米以上只能種植早熟、極早熟玉米;海拔2000米以上的則無玉米種植。作物分布的大致規律是“水稻棉花占河川,玉米穀子繞半山,山川肥地種小麥,洋芋油菜上高山”。就同一作物來說,因種植高度不同,其成熟期、收穫期也有很大差異。垂直農業雖然給農業產業的規模化帶來一定困難,但它有利於種植結構向多樣化發展,特別有利於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

自然風光

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隴南氣候溫和,風光秀美,山資水色兼有北國之雄渾奇峻,南疆之靈秀旖旎,渾然一體,相映生輝。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陰平天池綠山環抱,碧波粼粼,天生一個“翡翠世界”;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萬象洞奇幻絢美,氣象萬 千,猶如世外仙台瓊閣;國家級重點保護、甘肅唯一具有北亞熱帶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奇葩異樹,競相弄資,珍禽異獸,自由出沒,被讚譽為“甘肅的西雙版納”;分布於全區各縣的大河壩、三灘、紅土河、梅園溝、雲屏山等自然景點,茫茫林海,陣陣松濤,奇花異草,飛瀑流泉,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溝”;白龍江兩岸“高江急峽雷霆斗,拓木蒼藤日月昏”,宛如幅幅精美的山水畫;徽成盆地桑麻遍四野,稻椒千重浪,呈現一派魚米之鄉的繁榮景象,構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引人入勝。

旅遊景點

01、武都萬象洞,國家AAAA級景區,省級地質公園

02、文縣天池,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四大天池之一,影視拍攝區。

03、宕昌官鵝溝,國家級森林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第七批國家地質公園 ,2014年批准)。

04、康縣陽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天然陽壩。

05、武都裕河原生態風光,金絲猴保護區,動植物樂園,民俗風情。

06、武都五鳳山道教聖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道教協會駐地。西秦嶺最高峰,五鳳勝景。懸崖峭壁,松濤雷音,群鳥合唱。真武祖師靈應聖地。

07、西和大香山:千手觀音妙善的優美傳說,禮縣道教協會。白雀寺。

08、西和仇池山:伏羲洞,人祖爺伏羲誕生之地。朝聖伏羲廟。

09、禮縣祁山武侯祠堂:紀念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經典景觀。

10、禮縣大堡山:秦始皇先祖的珍貴墓地,中國風水學觀摩的極佳地段。

11、武都角弓朝陽洞:唐朝以來開鑿的佛、道、儒三教綜合洞窟,白龍江邊的百佛洞。

12、武都石門九天聖母廟:黃帝戰蚩尤,西王母派遣九天玄女給軒轅黃帝贈送天書兵法的傳說。

13、武都佛教景點:兩水龍華寺、城郊普化寺、城關蓮花山寺院、東江清涼寺、三河廣嚴院、龍鳳山寺、龍鳳佛堂寺、琵琶寺、漢王寺、城郊鄔金寺、甘泉鐵佛寺等。

14、兩當張果老登真洞:傳說張果老修道成仙的地方。

15、成縣雞峰山:森林公園。山頂有觀音大士、文殊、普賢三菩薩廟。

16、成縣西峽頌:俗稱《黃龍碑》,是漢代《石門頌》、《甫閣頌》、《西峽頌》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17、徽縣嘉陵江漂流:隴南唯一開展漂流活動的地方。

18、武都城郊崔家梁關公廟:紀念劉備關公張飛的祠堂。

19、武都角弓夠林坪大禹廟::紀念大禹治水的唯一祠堂。

20、武都區漢王鎮大坪山——唐代禮部尚書李揆祠堂(九天聖母傳略出處)。

天水市簡介

隴上江南隴上江南
天水市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全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新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現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70萬人。

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天水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享有羲皇故里、媧皇故里、軒轅故里的榮譽,羲皇始創八卦,天水被譽為“易學之都”。伏羲文化、軒轅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石窟文化、易學等博大精深。現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296處,境內文化古蹟甚多,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大小石窟6處,是名副其實的石窟藝術之都。

生態環境

天水地處我國南北交界處,秦嶺西端,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既有北方暖溫帶的陽光,又有南方濕潤帶的季雨,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0℃,年日照平均時數2050小時,平均降水量450—600毫米,無霜期185天,是我國北方難得的宜居城市。天水生態資源得天獨厚,小隴山、關山、秦嶺三大林區總面積960萬畝,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林木基地之一。全市森林復蓋率達27.1%,小隴山林區森林復蓋率更是達55.7%。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東南部的隴山、西秦嶺和關山林區,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屬804種,其中喬木312種,灌木437種,藤本55種,常綠植物122種。天水境內地下水資源豐富,名泉四布,北流泉、甘泉、龍泉、玉泉、官泉、馬跑泉等在國內享有盛譽。北雄南秀的氣候特徵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著國內外眾多賓客來天水駐足觀光。

歷史文化

隴上江南隴上江南

天水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的故鄉,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有“中華文明之根”、“中華民族之根”之美譽。1992年,江澤民同志題詞“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近2700年的建城史,賦予了天水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天水人傑地靈,人才輩出,伏羲氏、女媧氏、秦先祖、趙充國、苻堅、李淵、李世民、李白、李廣、李陵、姜維、李賀、蘇蕙等燦若繁星的天水歷史人物,曾譜寫出中國歷史一頁頁的華麗篇章。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天水豐富而獨特的文化,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先秦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秦州民俗文化等為主體的六大文化,構成了天水文化的主脈絡,這些特色鮮明的文化已成為甘肅特色文化大省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遊資源

天水剪影天水剪影

天水有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厚的人文資源,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245處,風景旅遊小區47個,景點228處。包括麥積山、大像山、水簾洞等古石窟6處,伏羲廟、興國寺、南郭寺等古建築50處,原始部落及秦漢古遺址86處,諸葛軍壘、天水關、街亭等古戰場遺址10餘處等。位於市區西關的伏羲廟,是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場所。大地灣原

始村落遺址距今8300年至4800年。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素有“東方雕塑館”美譽,現存194個洞窟,保存了十六國後秦至清代的泥塑和石雕7800餘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申請世界歷史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天水已被列入國家“絲綢之路”專線游、“麥積山石窟一日游”和甘肅省“麥積山—炳靈寺—莫高窟”三大石窟專線游、“伏羲廟、卦台山、大地灣訪古及祭祀活動”尋根訪祖游等重點旅遊線路。

物產質優

花牛蘋果花牛蘋果

天水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境內有糧食作物10多種,經濟作物達20多種,是我國北方的最佳水果生產基地之一。天水市現有各種林木資源2500多種,林副產品百餘種,眾多的農林土特產品資源,為發展種植業和深加工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天水農業緊跟市場變化,不斷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圍繞林果、畜牧、蔬菜三大產業,形成了規模大、特色鮮明的農產品產業帶。同時天水市積極發展高新農業和空間技術,利用航天育種等高科技手段,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同興建起“兩院”與地方合作正式命名掛牌的全國唯一一家航天育種基地,成立了天水航天育種研究所。天水農業在發展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走高效、優質、多元的發展模式,重點發展無公害生態農業和優質高效農業,推出了花牛蘋果、秦州櫻桃、秦安蜜桃、武山蔬菜、甘谷辣椒、麥積下曲葡萄、張家川皮毛、清水中藥材等一批知名綠色農產品品牌,在海內外市場享有盛譽。特別是“花牛”蘋果與美國的“蛇果”相媲美,堪稱國產果品的優質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