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澀

解釋

亦作“險澁”。

1.崎嶇阻塞。《晉書·周馥傳》:“河朔蕭條,崤函險澀。”唐杜甫《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之二:“俶裝逐徒旅,達曙凌險澀。”清吳偉業《林屋洞》詩:“傳聞道險澀,谽谺來天風。”
2.謂文句生僻艱澀。元劉壎《隱居通議·文章三》:“今徒以詭異險澀難讀為工。”明劉基《<郭子明詩集>序》:“其為詩也不尚險澀,不求奇巧。”明方孝孺《答王仲縉書》之二:“士之患,多厭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用志既偏,卒之學為奇怪終不可成,而為險澁艱陋之歸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