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錄

隨意錄

祝詞一、 十二、人生感懷 二十四、讀書是我的最愛

書籍簡介

書名:隨意錄

又名:難忘的歲月
作者:沈惟忠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老人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4月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作者簡介

沈惟忠,1932年2月生,男,漢族,1945年就讀於上海正養中學(原東吳附中),1950年蘇州東吳大學附中高中畢業,後參加空軍航空學校學習,畢業後任空軍分隊長,航空機務處助理。1965年轉業至上海松江五金煤建公司任經理,1967年下放勞動。1980年調至農資公司任職教幹部,受聘於商業會計學校教書。1991年任上海電視大學松江分校外聘教師。1991—2006年兼任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松江建築工程學校外聘教師。
學歷:上海市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學士學位
職稱:政工師、助理經濟師
曾獲:空軍三等功四次,瀋陽軍區五好紅旗手稱號
曾獲:上海市、區教育部門十六次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先進教師獎狀

本書序文

我寫這本“隨意錄”不是小說,也不是長篇回憶錄,這是我生平經歷的小事。由於我年已八十,記憶衰退,很多已失憶,水平又有限,所以也只能從這些零碎的隨意想到的一些小事,說出一些心裡話。
首先,我是一個從少年時候起,就抱一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心的知識青年,建國後參加解放軍,保祖國,奔赴祖國東北冰天雪地的機場,保衛祖國的藍天。我愛祖國的藍天,十多年來艱苦奮鬥,從不叫苦叫累。後來轉到商業工作,“文革”中受到衝擊下放勞動,在艱苦困境中,從不忘為祖國、為人民做點事。“文革”後積極參加教學工作,去貢獻自己一切力量。在這幾十年奮鬥工作中,我從不忘記許多好人對我的幫助關懷。首先要感謝父母對我辛苦地培養養育之恩,以及哥哥們親情般的對我在困難時的鼓勵教導,以及好領導和好同志如肖石煉、顏寶林、席興榮等人在精神上對我的關懷和支持,以及老伴戴桂蘭在生活上對我的關心、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在坎坷的人生道路能漫步前進。他們都是好人,我不能忘記他們,我應以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我在這幾十年的人生道路上,也得到了磨鍊,更加堅定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每個人活在世上,尤其青年時代要有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理想、目標、信念,如果沒有,白活在世上。
二、每個人都要有堅忍不拔的決心,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一生,不怕曲折艱難,理想一定會實現、一定能實現。
三、要做好人,不要做損人利己的壞人;要講實話,不要講假話;不能斤斤計較一點名利,傷人情,要有良知,走正道,歷史會做出結論,一定有好報。
四、要學會一技之長,學會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本領,辦一些實事,不論事情大小,行行出狀元,就可以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人。
五、生活上要知足常樂,勤儉樸素,永葆身心健康。
以上是我一個老人做人的想法,不一定完美,我在此也要感謝陳進庭、陳靳二位先生,為我這隨意錄費盡心力,幫助列印整理指導,沒有二位陳先生支持幫助,此錄難成,請多加指教。
最後祝願祖國、人民生活更美好。

書籍目錄

祝詞一、 4
祝詞二、賀沈惟忠八十華誕撰聯 6
祝詞三、致惟忠 8
祝詞四、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故鄉 10
祝詞五、賀同窗惟忠學長回憶錄問世 12
祝詞六、代前言 14
祝詞七、 16
祝詞八、 17
祝詞九、 18
十、作者簡介 19
十一、自序 21
十二、人生感懷 23
十三、八十慨歌 24
十四、難忘的歲月 25
十五、敬愛的母親——獻給母親誕辰114周年紀念 31
十六、手足情長相憶——紀念大哥八十八華誕 35
十七、憶仁哥(紀念誕辰80周年) 38
十八、掃墓抒懷 40
十九、永遠的燭光——懷念張旭民老師 42
二十、學長、戰友、良師——懷念我們的好同學席溥泉 46
二十一、投筆從戎保國家——記在東吳附中參軍 50
二十二、春光明媚台灣游 53
二十三、六月陽光燦爛赴京暢敘友情 55
二十四、讀書是我的最愛 56
二十五、游泰山所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59
二十六、學書法使老年人快樂 62
二十七、海南風光無限好 64
二十八、歐洲之旅 66
二十九、沈氏家族簡譜 70
三十、提供照片(色制黑白照)100張 71

原文摘錄

…………
慈愛的母親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十四個年頭了,但她慈祥的母愛和音容笑貌、一顰一動依然印刻在我的腦海,銘記在心中,永遠難於忘懷。在我們的記憶中,母親以她獨特的無私、真誠、無微不至的偉大母愛,撫育我們兒孫三代人。她的高尚品德、寬容胸襟、艱苦樸素、勤勞勇敢的精神,猶如春天溫暖的陽光雨露,沐浴、滋潤我們兒孫的心田,使我們能夠茁壯成長,更是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的榜樣。
我母親的父母較早地過世了,母親從小是跟舅舅生活在一起的。解放前舅舅是上海金城銀行經理,家境富裕,生活條件較好。而我的父親原是個公司職員,他除了工作外,有喝酒的嗜好。自從母親與父親結婚後,家中一切大小事務都由我母親操勞。我家是個多子女家庭,除了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早年在日寇入侵時,因逃難得病而夭折了,家中還有六個兄弟和三個姐妹共有九人。1958年父親因中風早逝,因此,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母親身上,母親就更加艱辛和痛苦了。她一個人要管九個子女的吃喝拉撒睡、饑飽冷暖、上學讀書,全要操勞。有一次寒假中,我有空陪母親到菜場去買菜,我家住在四樓,有72個台階才能上樓,上下一次有144個台階,對我這個年輕孩子上下還不算費力,但是當年的母親已經年邁衰老,又是個纏裹過小腳的老太太,要拎兩個菜籃子爬上爬下走144級台階,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然而,母親天天如此,從不叫苦叫累,買完菜後回到家從不休息,而是馬不停蹄地洗菜、煮飯、燒菜,忙個不停。等子女回家來好吃上熱飯熱菜,她日復一日地這么辛苦為了什麼?我心中十分感動!晚上,等子女吃飽晚飯、做好作業、上床睡覺休息後,她仍然不能休息,還要洗一大盆子女換下來的髒衣服。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洗衣機,全靠母親用瘦弱的雙手,一件一件地在搓板上搓洗,一直要忙到深夜十一點多鐘。夜深人靜,母親仍然不放心子女是否睡得好,還要親自查看子女的被子是否蓋嚴掖好。記得有一次晚上,我這個頑皮的男孩把被子踢開了,母親就親自替我把踢開的被子重新蓋好,怕我受冷挨凍。母親啊!你對子女的那片拳拳慈母之心是多么感人啊!而你對你自己卻是那么坦然,從不關心自己,起早摸黑地熬夜,守護著我們。當夜,你幫我把被子蓋好,暖在我身上,記在我心裡,使我禁不住熱淚盈盈……
等到子女長大了,要外出讀大學,外出工作的時候,母親的心情又是歡喜又是傷心,她是放心不下啊!怕子女出門在外吃苦,她含著眼淚為子女縫衣服、打點行李、做鞋子。記得我去蘇州學校讀書時,母親為我把被子拆洗乾淨,整理好衣服,她戴著老花眼鏡一針一線地為我做鞋子(那時我們穿的鞋子都是母親親自做的)。她過日子十分節儉,把平時省下的零碎布塊攢起來,用漿糊在木板上抹平曬乾做襯墊。母親的心地特別善良,她捨不得孩子離開她,但是為了子女的前途,她忍受著痛苦的心情為子女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見到此情景,我心中十分難受,想想這些,我們這些子女所以有今天,全靠著母親的恩情。同樣,我哥哥外出讀大學也是如此,母親把我們一個一個撫養長大,再一個一個含淚送走,實在是可憐天下母親心啊!……
偌大一個多子女家庭,連母親十口人,穿衣吃飯、上學讀書,樣樣都得花錢,用項多、開銷大,母親為了子女節省每一分錢,自己卻從不捨得花錢買一件新衣服打扮一下。為了節省開支,總是老大穿過的衣服給小的穿,衣服、襪子破了,補了又補。我穿的襪子的襪底已補了厚厚的一層,為了哥哥姐姐的結婚,母親把家中的開銷省了又省,經濟上還是不夠支配,她老人家只好厚著臉皮向舅舅求助借貸。等子女成家立業後,又悉心地幫助領養第三代兒孫,為了讓子女能安心工作,家庭和睦,她總是親自接送孫兒們上託兒所和國小。如我的女兒生下來就是她老人家帶在身邊,晚上也睡在她身旁由她照料,一直撫養到十八歲去工作,不知花費了她老人家多少心血?其他哥哥姐姐的小孩們也同樣是由她領養的,前後有八個孫輩她都領養過,為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卻從來不計較回報,她都是默默無聲中獻出老年的童心。長年累月積勞成疾,她卻不顧看病吃藥,為了省錢總是挺著。有一次她發燒感冒,只吃一碗薑湯,蓋上被子捂一身汗就好了。但是,看的子女兒孫們生病,她總是焦急萬分,求醫問藥,忙個不停。進入晚年,在母親病危時,她仍然為小兒子、小女兒的婚姻操碎了心。想想作為子女,我們沒有照顧好母親,實在是太不孝順、太愧疚了!
在我們這個多子女的大家庭又分支出的小家庭里,人多複雜,思想也不盡相同,產生不同的比較和糾葛是在所難免的,但母親總能對各個子女、婿媳都一視同仁,把一碗水端平,不管別人有什麼不公平的看法,她從來不計較,她都能夠忍受和寬容,用她慈祥母愛的行為來打動別人的心。因此,我們雖然一個偌大的家庭,同在一個屋檐下,卻相處得非常和睦親切,對母親都是心存敬重,鄰居們都盛讚我們的母親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啊!
現在,子女們一個個成人成才、成家立業,有的是高級工程師、離休幹部、公司經理、大學教師、科長等等,真是人才濟濟。甚至,孫輩們都已經上了大學,有的旅居國外,美國、英國、法國都有母親的後代……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