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蔽

障蔽

漢王符 《潛夫論·考績》:“功誠考則治亂暴而明,善惡信則真賢不得見障蔽,而佞巧不得竄其奸矣。”《後漢書·何進傳》:“太后母 舞陽君 及 苗 數受諸宦官賂遺,知 進 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太平廣記》卷四五一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僧晏通》:“乃褰擷木葉草花,障蔽形體。” 老舍 《二馬》第五段一:“樹木,沒有雲霧的障蔽,好像分外高瘦了一些。”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障蔽障蔽

基本內容

◎ 障蔽 zhàngbì

[block] 遮擋;遮蔽

1.遮蔽;遮蓋。 漢 王符潛夫論·考績》:“功誠考則治亂暴而明,善惡信則真賢不得見障蔽,而佞巧不得竄其奸矣。”《後漢書·何進傳》:“太后母 舞陽君 及 苗 數受諸宦官賂遺,知 進 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太平廣記》卷四五一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僧晏通》:“乃褰擷木葉草花,障蔽形體。”老舍二馬》第五段一:“樹木,沒有雲霧的障蔽,好像分外高瘦了一些。”

2.指遮蓋物或障礙物。 宋 葉適 《代人上書》:“夫兩 淮 ,國之牆垣, 江 之障蔽也,宜在過為防慮,嚴設捍衛。” 李大釗 《宗教與自由平等博愛》:“我們的非宗教運動,就是要申明這個道理,使人們知道宗教實足為思想自由的障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