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式水價

階梯式水價

階梯式水價就是將水價分為不同的階梯,在不同的定額範圍內,執行不同的價格。使用水量在基本定額之內,採用基準水價,如果使用的水超過基本定額,則超出的部分採取另一階梯的水價標準收費。階梯式水價可以分為增階梯和降階梯式水價兩種。增階梯水價指隨著用水量的增多,水價越高;降階梯式水價則相反,使用水量越大,水價越低。增階梯水價限制用水,而降階梯式水價則鼓勵更多地使用水資源。

階梯式水價的常見計算法

階梯式水價階梯式水價

在我國,通常所說的階梯式水價是指增階梯式水價,以限制用戶減少水資源使用量(下面如果沒有特殊說明,階梯式水價則特指增階梯式水價)。階梯水價可以設定多個階梯,但一般以三個階梯常見。例如,某市居民戶用水定額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階梯12立方米/戶月以下,第二階梯為12~16立方米/戶月,第三階梯16立方米每戶月以上,如果階梯比例為1∶2∶5,基準價為2.5元每立方米,如果用戶用了20立方米的水,其交納的水費應該為:12×2.5+4×5+4×12.5=100元。

階梯式水價在理論設計上是非常成熟的。合理的階梯式水價,既能使用戶基本需求不受影響,也能滿足用戶更多使用水資源的需求,只要你願意為此付出更多的費用。

水價階梯實質是水資源費的階梯

自來水水價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其一是水廠進水時的費用,該部分包括水資源費;其二是自來水公司成本(含稅金)和利潤等;其三是污水處理費。構成自來水水價的基本公式為:水價=水資源費+(成本+正常利潤)+污水處理費。

污水處理費是污水處理企業的收費,是一種企業行為,現在有關法規規定是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適當的微利。(成本+正常利潤)是供水企業為了維護正常生產而收取的費用,也是一種企業行為。

對於供水企業來說,無論是生活用水,還是工業用水,或者特殊行業的用水,其供水成本是一樣的。實際上,由於不同用水戶之間的水價存在很大的差異,甚至在一些特殊行業可以用懸殊來描述,多出的那一部分應該是什麼?應該是水資源費部分。

因此,在實行階梯式水價後,多出來的收益應該是水資源費部分,所以,實際上階梯式水價就是水資源費的階梯。當然,階梯式水價實施後額外收益應該歸國家所有,不是供水企業的收入。

根據用戶的承受能力,結合水資源短缺的現實,對不同的用水戶採取不同的水資源費。對於生活用水,根據其公益性,可以進行重點傾斜。對於其他用水戶,水資源作為生產資料,其水資源費依照市場進行調整,拉開檔次,有利於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利於節水型社會的建立。

制定階梯式水價的四大要點

制定出科學的階梯式水價,要將其付諸於實踐,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其需要的主要條件包括:

水資源供需活躍

水資源供需矛盾對於水價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影響。增階梯式水價一般在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的地區實施。保障用戶基本用水,特別是居民生活,提供優質、安全的水資源,以優惠的價格供給水資源,這是政府的基本責任之一,必須予以保障。超出基本部分,採取更高的價格,既能滿足用戶的用水需求,也體現了其多占用水資源應該付出的更多的費用的公平性。降階梯式水價,一般在豐水地區實施,鼓勵多用水,降低生產水的邊際成本,增加效益。

制定出科學的階梯定額

合理的階梯定額是階梯式水價順利實施的基礎。對於工業用水,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規模核定基本用水定額,確定階梯標準;對於居民用水,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每戶每月或每人每月或者每季度的基準用水量;對於農業用水,則根據作物結構、地區狀況等加以核定,至於服務業、機關、學校等結合實際情況核定基準定額。合理的基本定額標準是滿足其基本需求,階梯定額則是以節約限制為前提。

完備的計量設施

合理的定額確定後,有完善的計量設施是階梯式水價實施的保障。如果缺乏計量設施,無法準確地計量用戶的用水量,就無法確定其利用的水量是多少,無法劃分基本水量和超定額水量。因此,完善的計量設施是階梯式水價實施的關鍵。

行政、政治和法規等支撐

階梯式水價的實施,需要完備的政治、行政和法規等作為支撐。目前,儘管有相應的法規作為支撐,但還是不完備的,如何使其達到可操作性的程度,需要實施細則,這細則一定要考慮可能的各個方面,具有可操作性。(《中國水利網》 作者/姜文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