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繼國

隋繼國

隋繼國,河北興隆人,共產黨員,是抗癌勇士,2000年他自發地進行“白血紅心”活動,宣傳和呼籲捐獻骨髓,歷時一年,走過4個直轄市,21個省,4000餘座城鎮。

隋繼國在中俄邊境留影隋繼國在中俄邊境留影

人物介紹

隋繼國(1963-2003),原某部陸軍少校,共產黨員,河北省興隆縣人,抗癌勇士。面對死亡,他仍以頑強的意志,完成單騎走遍全國4000多個城鎮,行程達3萬多公里的義務宣傳建立骨髓庫的壯舉。當時他每天騎行十幾個小時,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孤獨和辛酸。為了更多的宣傳捐獻骨髓的知識,他的腳步沒有停息,又以徒步行走神州的形式呼喚社會關注白血病患者,進行了歷時三個月,行程2700多公里的愛心行動。

生平

1980年,自己報名參軍,來到有著“萬歲軍”美譽的一支英雄部隊。兩年後,考入解放軍廣州通信學院

1985年,隋繼國作為優秀畢業學員被選派到南疆前線帶職見習,任扣林山守備營通訊排長。數年來的軍旅生涯及老山前線戰火硝煙的洗禮把一個不諳世事的毛頭小伙子鍛鍊成為一個英姿颯爽的少校軍官,三次榮立三等功。

1995年,在軍校當老師的隋繼國突然昏倒在講台上,他在醫院拿到了一個嚇人的診斷:腦膠質細胞瘤,這是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

1996年,做開顱手術摘除腦瘤。手術之後,隋繼國開玩笑說,他是在早期和晚期之間打了個擦邊球,左側頭部的凹陷就是那次劫後餘生的記錄。

抵漢後,隋少校得到熱烈回響抵漢後,隋少校得到熱烈回響

1998年,隋繼國的腿上出現了紫癲,他簡直不能相信北京301醫院更為可怕的診斷: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緩解期4年!這一年隋繼國剛剛34歲。然後就是躲不過的痛苦治療和沮喪心情。這時,上國小二年級的女兒隋爍送給他一份特殊的禮物,重新點燃了他生命的火焰,使他又揚起了生命之旅的風帆。女兒在作文《我的爸爸》中寫道:“他是一個堅強的人,他的腦子動過手術,現在聽說又得了什麼白雪(血)病,可從來沒見他哭過喊疼,整天樂呵呵的……我有一個好爸爸。”看到女兒的誇獎,隋繼國慚愧了。

據當年資料報,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四,每年新增病人4萬左右,占35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惡性腫瘤死亡的首位。據中國紅十字總會血液事業處處長張曉陽介紹,骨髓移植是目前世界上治療白血病(血癌)最有效的辦法。我國目前為病人治療時用的骨髓大部分取自自體或有親緣關係的兄弟姐妹。而非血緣關係骨髓移植配型機率只有四百分之一至一萬分之一。自願捐獻骨髓在歐美等地開展得很普遍。美國有405萬人的資料,當病人需要時,醫院到骨髓庫中去檢索,相關數據吻合志願者則去捐獻。很多健康的捐獻者把拯救病人的生命當成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甚至於一些捐獻者還自己花路費和住院費用。由於我國骨髓庫的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許多白血病患者因找不到可供移植的骨髓只能坐等死神的降臨。而且由於宣傳得不夠,有近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登錄捐獻骨髓的志願者還不到2萬。這種現狀令雙癌軍人隋繼國焦慮。他以自己對於完善生命保障機制的理解與行動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來證明生命的價值。於是在跑步、騎車,訓練體能的同時,他收集了許多有關白血病及骨髓移植的資料,萌發了單騎巡遊全國,義務宣傳骨髓捐獻的想法。臨行前老母親在他軍裝後面繡上了一個紅心,愛人默默地為他收拾好行囊。

2003年3月在保定蘭醫生和隋繼國及他的母親2003年3月在保定蘭醫生和隋繼國及他的母親

2000年,當新千年第一縷曙光出現的時候,隋繼國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端端正正地向送行的人們行了一個軍禮,蹬上了腳踏車,開始了“白血紅心”行動。他深信自己的這次特殊的旅行能夠喚起世人對骨髓捐獻的重視及對生命的珍愛。這一走歷時一年,隋繼國曉行夜宿,以頑強的意志過魯皖、邁蘇滬、下浙閩、走川渝、入雲貴、抵兩廣、達海南、上遼黑吉、連踏湘鄂贛、橫穿陝豫晉冀,單騎壯行4個直轄市,21個省,4000餘座城鎮。總行程3萬公里。在全國各地,隋繼國走進病房,探望病友。看到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病友們,看到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孩子們臉上流露出的天真爛漫的神情,隋繼國知道他們對生的渴望,他有一種使命感與焦灼感。他在高校演講宣傳,武漢地質大學海軍工程學院的學生們聽完他的演講,當場就要填表,願意捐獻骨髓。隋繼國向民眾發放自己編寫的材料,消除人們對於捐獻骨髓的誤解,號召人們獻出愛心,為白血病病人造福。

隋繼國在《挑戰死亡》新書發布會上隋繼國在《挑戰死亡》新書發布會上

2001年,因腦瘤復發進行第二次手術。同年4月,當代世界出版社為他出版了《挑戰死亡――白血紅心走天涯》一書。裡面原汁原味的日記以樸實的文筆記錄了他“癌之旅、愛之旅”的坎坷經歷,剖析了他對生命意義執著探索的心路歷程,展現了他挑戰死亡、超越自我、奉獻社會的無私無畏的精神。他將書籍的義賣所得全部捐獻給當地紅十字會。河北大學數十名大學生在隋繼國精神的感召下志願捐獻骨髓,每人所需500元的檢測費均為隋繼國一人提供。

萬里單騎倡“捐髓”萬里單騎倡“捐髓”

2002年下半年,隋繼國在北京加入了白血病康復協會,並任副會長。他不顧自己傷痕累累的身體,又以徒步行走神州的形式呼喚社會關注白血病患者,進行了歷時三個月,行程2700多公里的愛心行動。沿途散發傳單,一路風餐露宿,竭盡全力地繼續為骨髓庫的擴容大聲地呼籲、不懈地努力。一行中,隋繼國在經受到了生命極限的種種考驗的同時,也感受到沿途每一個陌生面孔巨大的支持和他們真誠、友善、敬佩的目光。所到之處的黨政機關、紅十字會及廣大的民眾給予他熱情的關愛和支持,用鮮花和掌聲迎送征途中的勇士。特別是當他行至湖南時,從報紙上看到了他事跡的香港普通市民黃福榮專程趕來陪他一起走完餘下的里程,給了他最大的聲援和一往無前,堅持到底的勇氣和力量。在行程的終點羅湖口岸,中華骨髓庫的愛心大使黃格選專程趕來迎接了他們。

黃福榮和井老師在護理繼國(2003年10月25日)黃福榮和井老師在護理繼國(2003年10月25日)

2003年5月,隋繼國腦瘤再次復發,不得不住進了北京軍區總醫院,接受第三次開顱手術。據醫生說隋繼國的腦瘤已在腦內多個部位發現,手術只能是姑息的治療辦法。同他親同如足的香港司機黃福榮又一次來到他的身邊陪護和照顧他,隋繼國正在與死神進行著最後的殊死搏鬥。

2003年11月1日上午11時28分,隋繼國因未得到配型在保定去世,年僅40歲。

榮譽

燕趙都市報主辦的“2003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湖南衛視評選為2002年度“十佳愛心大使”

評價

有人稱隋繼國是“中國的保爾”。隋繼國是一個真正的軍人,面對死亡他毫不畏懼,他早已接受了“死亡“的宣判。但過千山、經風雨、受榮辱,隋繼國只有一個心愿:讓所有人一起來努力建立中國第一骨髓庫,以拯救更多本可以重新煥發光彩的生命。在腦癌和血癌的雙重壓力下,隋繼國的生命在最後的時光會放射出更燦爛的光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