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大興城

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統一國家都城的需要。

隋建大興城
【隋建大興城】

背景

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統一國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污水沉澱,壅底難泄,飲水供應也成問題。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

描述

開皇二年(582)正月,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大興城,翌年三月竣工。宇文愷參照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都南城,把龍首原以南的6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並以此為核心,作為長安城總體規劃的地理基礎。"六坡"是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政權機關和寺廟都高高在上,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岡原之間的低地,除居民區外,則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大興城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增大了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大興城的平面布局整齊劃一,形制為長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完全採用東西對稱布局。外郭城面積約占全城總面積的888%,居民住宅區的大幅度擴大是大興城建築總體設計的一大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