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鎮

陽關鎮

陽關鎮地處甘肅省敦煌市市區西南64公里的古陽關腳下,是敦煌市最偏遠的一個鄉鎮。2007年9月28日,由原敦煌市南湖鄉撤鄉建鎮並更名為陽關鎮。陽關因在玉門關之陽而得名,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門戶和“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陽關鎮地理位置優越,地大物博,境內水、光、土、熱、野生動植物和旅遊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由於這裡泉水水質優良,遠離市區,沒有任何污染物,是生產無公害食品的理想之地。同時,陽關鎮又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陽關、玉門關、渥窪池、壽昌城等名勝古蹟座落於陽關鎮境內。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陽關鎮寬敞的街道
陽關鎮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綠洲面積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00畝。陽關鎮轄6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鄉鎮總戶數1145戶,鄉鎮總人口4422人,鄉鎮從業人員2331人。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97米,全年無霜期142天,屬大陸性乾旱氣候。通電的村6個,通郵的村6個,通電話的村6個,通公路的村6個,通自來水的村6個,通有線電視的村6個。學校總數6所,在校學主總數790人,教師總數47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6人,病床15張。名優特產有葡萄、六月桃虹鱒魚。旅遊景點有古陽關、通窪池、野麻灣度假村等。2006年,陽關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5304萬元,葡萄總產量達到610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4356萬元,戶均收入3.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263元,年末農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5260萬元,是敦煌市的首富鄉鎮。

經濟發展

陽關鎮農民收穫葡萄
陽關鎮立足優越的光、熱、水、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葡萄產業,逐步建成了“一鄉一品”的葡萄生產專業鄉鎮,陽關鎮98%的耕地都栽植了葡萄,葡萄栽植面積達到14000多畝,成為甘肅省最大的鮮食葡萄基地。2007年陽關鎮葡萄產品量達到7100萬斤,葡萄銷售收入達53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7600元。落實管灌6800畝;落實滴灌2010畝,完成鎮辦林場、二墩村大墩灣農場3個滴灌示範點,陽關鎮節水灌溉面積累計達到了900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85%,實現了節水農業在陽關鎮的新突破。栽培品種以無核白為主,另有京秀、京亞、87-1、無核白雞心、乍娜藤稔里扎馬特紅堤黑堤等二十多個新、優品種,在四川重慶湖北拉薩廣州上海北京福建、貴州等20多個省市的市場上頗受消費者歡迎,被譽為“甘肅的吐魯番”和“中國的第二個葡萄溝”。陽關葡萄也於2001年9月在國家商標事務所以“陽關”牌商標申請註冊立戶,並於2002年取得了“綠色食品”認證,“兩證”的取得為陽關鎮發展綠色農業奠定了基礎。
陽關鎮恆溫庫
陽關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斷調整和最佳化產業布局,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圍繞葡萄基地興建了一批葡萄鮮貯朱古力葡萄乾生產、葡萄包裝材料生產等深加工及配套產業龍頭項目。陽關鎮先後建成了大中型恆溫庫9座,家用恆溫庫20座,使陽關鎮葡萄鮮貯能力達7000噸,開闢了陽關鎮葡萄預冷外運的先河。恆溫庫建設項目的持續發展,為葡萄產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陽關鎮還積極引進敦煌飛天生態科技園建設項目、陽關虹鱒魚廠等水產養殖企業,在陽關鎮形成了以葡萄產業、旅遊產業和水產養殖業為主的三大特色產業。特色產業鼓足了農民的錢包,富裕起來的農民修建小康住宅,購賣小轎車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一大時尚。陽關鎮有490戶農戶新建了高標準小康住宅,217戶農戶在城裡購買有商品房,總計617戶達到小康住宅標準,占陽關鎮總戶數的58%,90%的農戶家中有機車、小四輪拖拉機,250餘戶農戶購買了小汽車。

基礎設施

陽關鎮正在建設的小康住宅
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生活質量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任務。陽關鎮立足實際,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交通、通信、教育、農田水利設施、農民居住環境等方面大為改善。先後投資450餘萬元硬化村組道路4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車目標。在水利設施方面通過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大力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建成葡萄滴灌600畝,管灌8400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9000畝。在改善民生方面,修建了自來水廠,實現了陽關鎮一體化供水,使陽關鎮4422人吃上了乾淨衛生安全的自來水。在改善教育基礎條件方面,投資500萬元,修建了陽關鎮寄宿制中學,實現了一鎮一校,整合最佳化了教育資源。轄區內設有中心衛生院1個,衛生所4個。75%的農戶擁有機車,10的%農戶購買了家用小汽車,陽關鎮有280戶農戶新建了高標準小康住宅,180戶農戶在市區購買了商品房,累計達到小康標準的有460戶,占陽關鎮總戶數的40.3%。在文化、通信等方面,先後建成農民健身場所5個,文化活動場所5處,移動聯通電話網路覆蓋陽關鎮,有線電話入戶率達85%,有線數位電視入戶率在100%,推廣安裝太陽能熱水器512台。各項服務設施配套完善,科教文衛協調發展,水電網路連線全陽關鎮,交通通訊十分便捷,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陽關鎮基本實現了寬裕小康目標。

旅遊資源

陽關鎮陽關鎮葡萄觀光園
陽關鎮緊緊圍繞境內水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古蹟眾多的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逐步形成了以水上娛樂、文化古蹟遊覽、旅遊觀光農業為一體的旅遊產業,建成了野麻灣度假村新工壩遊樂園高老莊度假村等一批旅遊景點。進一步豐富了古陽關文化內涵,建成了陽關軍事博物館。這裡四周沙漠戈壁環抱,規模連片的茂密葡萄勝景與陽關古道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一個天然的生態旅遊區相映成趣。遊人置身其中,猶如到了世外桃源,真是遊興盎然,流連忘返。陽關鎮充分利用葡萄產業的特色優勢和自然優美的田園風光,大力發展集葡萄田園觀光、農家小舍休憩等突出地方特色和風土人情的旅遊觀光農業項目,建成旅遊農業專業村1個,重點建成了反映明清風格古樸典雅的農家園7處,開放性觀光葡萄園、棗園80餘畝,把農業生產與旅遊業有機結合,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和致富途徑。古陽關下的林場村依託古陽關旅遊熱線的必經之路及突出特色的葡萄園美景的優勢,積極發展“葡萄田園風光游”,形成了旅遊農業專業村,已建成不同規模、風格各異的農家園6家,從業人員27人,年接待中外遊客2萬餘人次,實現經營收入近40萬元。農家園成為集農業生產、旅遊觀光、健身習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活動場所,極大地豐富了陽關旅遊熱線的活動內容,深受中外遊客的歡迎。

社會事業

陽關鎮陽關鎮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
陽關鎮把爭創文明家庭,建設和諧村組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廣泛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衛生光榮戶”、“敬老先進個人”“好媳婦”、“農村致富能人”等評選活動,倡導了文明新風尚、使典型層出不窮,學先進、當先進蔚然成風。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村級黨務和村務公開、民主議事、民主評議工作制度,有力地推進了村“兩委”班子民主化工作進程。與此同時,鎮上在各村建立村圖書室文化活動室,組建了村文藝宣傳隊自樂班,經常性地開展了“文藝演出活動”,豐富廣大農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陽關鎮民眾學科學、用科學、鄰里和睦、反對迷信等文明新風吹遍了村村落落。為了進一步提高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水平,滿足育齡民眾日益增長的生殖健康服務需求,敦煌市計生委和陽關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投入27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計畫生育服務所。服務所建築面積136平方米,嚴格按照形象規範化服務所標準進行內部裝修、科室設定和醫療設備配備,能夠全面開展各項計畫生育技術服務和生殖健康諮詢服務。為陽關鎮育齡民眾提供了一個方便舒適、環境溫馨的計生服務場所,極大的方便了育齡民眾,也為今後開展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提高年”各項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

村容整治

陽關鎮標準的小康住宅

農村環境是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為了切實維護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陽關鎮從建立衛生保潔長期機制入手,在各村制定了《村容村貌衛生整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公約》等制度,設定了垃圾箱,設立了環境衛生保潔、監督員,實現了垃圾統一處理。同時鎮上還大力實施了村莊硬化、綠化、美化工程,共硬化居民點街道12000平方米,硬化樹池3400米。投資24萬元,栽植刺柏花槐國槐等樹種9000餘株,綠化住宅482戶,形成了街道整潔、庭院乾淨、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

當地特色

陽關葡萄:古陽關腳下的陽關鎮盛產葡萄,被稱作“中國第二個葡萄溝”,主要品種有無核白、白水晶馬奶子喀什紅玫瑰香等,又引進了紅堤、黑堤等名優新品種。因敦煌周圍屬沙漠型氣候,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長出的葡萄皮薄、色鮮、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品質優良。敦煌市緊抓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優勢,不斷擴大葡萄面積,建設5萬畝葡萄基地,敦煌市葡萄面積已達48942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