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謀

陽謀

陽謀,是針對陰謀而言的。謀——策略,計謀的意思,就是說,有計畫的達到一定的目的。先說說陰謀的意思是暗中做壞事。那么陰謀和陽謀,就都是要達到一定的目的了。它們的區別在於,陰謀有跡可尋,是有破綻的,而陽謀是隨勢而動,隨勢而發,無跡可尋,比起陰謀來高明多了,也更加難以實施。陰謀,一般是貶義;而陽謀,則可以為褒義。語出毛澤東,1949年3月13日他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總結》就曾說過:整風運動提高了同志們的嗅覺,縮小了教條主義的市場。有人說,這是陰謀,是要取而代之。其實,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也是要取而代之。

基本信息

詞源

陰謀陽謀書籍陰謀陽謀書籍
1957年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撰寫的社論《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其中將反右派鬥爭的策略中可以公開的部分作了概括的說明,並且稱之為“陽謀”:
“在一個期間內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見,對錯誤意見不作反批評,是錯了嗎?本報及一切黨報,在五月八日至六月七日這個期間,執行了中共中央的指示,正是這樣做的。其目的是讓魑魅魍魎,牛鬼蛇神‘大鳴大放’,讓毒草大長特長,使人民看見,大吃一驚,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些東西,以便動手殲滅這些醜類。就是說,共產黨看出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這一場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讓資產階級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發動這一場戰爭,報紙在一個期間內,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見,對資產階級反動右派的猖狂進攻不予回擊,一切整風的機關學校的黨組織,對於這種猖狂進攻在一個時期內也一概不予回擊,使民眾看得清清楚楚,什麼人的批評是善意的,什麼人的所謂批評是惡意的,從而聚集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實行反擊。有人說,這是陰謀。我們說,這是陽謀。因為事先告訴了敵人:牛鬼蛇神只有讓它們出籠,才好殲滅它們,毒草只有讓它們出土,才便於鋤掉。”(《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36—437頁。)
因此有人以為“陽謀”是反右派鬥爭的專用謀略,甚至有人把“陽謀”當做反右派鬥爭的同義詞來用,例如徐鑄成寫的反右回憶錄題目就是《“陽謀”親歷記》,丁抒著的關於反右派鬥爭的專著書名就叫做《陽謀》。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毛澤東並不是在1957年才第一次用“陽謀”一語。現在已經知道的,1949年3月13日他《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總結》就曾說過:
“整風運動提高了同志們的嗅覺,縮小了教條主義的市場。有人說,這是陰謀,是要取而代之。其實,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也是要取而代之。”(《毛澤東文集》第五卷,第264頁)
這裡的“有人說”就是“王明說”。這篇講話是經過整理才編入《毛澤東文集》的。據王明的《中共50年》,毛澤東的原話是這樣說的:“用王明的話來講,整風運動是一種陰謀。我說,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我當時公開說過,我想取代王明的地位,並把這寫進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來我還要寫歷史。怎么能說這都是陰謀呢?我認為,所有這些統統都是陽謀”。(王明《中共50年》,東方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60頁)
我不知道“陽謀”一詞是不是有更早的出典,就從這一處看,“陽謀”在毛澤東早就是輕車熟路的手法了。

釋義

謀——策略,計謀的意思,就是說,有計畫的達到一定的目的。

綜合概述

陽謀 ,是針對陰謀而言的。
先說說陰謀的意思是暗中做壞事!那么陰謀和陽謀,就都是要達到一定的目的了。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區別在於,陰謀有跡可尋,是有破綻的,而陽謀是隨勢而動,隨勢而發,無跡可尋,比起陰謀來高明多了,也更加難以實施。

陽謀相關書籍陽謀相關書籍
陰謀,一般是貶義;而陽謀,則可以為褒義,褒義是指對人好的!
網路小說《新警察故事》里有幾段關於“陽謀”極為精彩的描述,不引用在此實在可惜了:
——“所謂陰謀就是設陷阱,就是無中生有。其中高下就看你設定的陷阱高不高明了。不過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陰謀中的致命傷。只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所以說是陰謀就有破綻。而陽謀就不同了,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計謀。它沒有隱私,沒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面的還是非死不可,走都走不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毛主席當年和蔣介石爭江山,明知道毛澤東打土豪、分田地是爭取民心的陽謀,可蔣介石卻乾看著沒有辦法。因為他當時照做的話只有死得更快。結果一敗塗地,直接逃到台灣去了。”
——“真正最無懈可擊的計謀總的一句話概括就是——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計,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的計謀。”
——“陽謀最可怕之處並不是它本身有多么複雜的策劃,而是它不可猜測的方向。甚至由於它把握了世事的脈搏,所以它的去勢是不可逆轉的。這就是我前面說的明知道是計,即使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
——“陽謀就是隨勢而動。沒勢他都會去造勢,來達到他的目的。”“陽謀才是真正無懈可擊的計謀”。
——“陽謀,策劃的滴水不漏。你根本摸不清他的底細,可以說不到事情的結局,你不知道他的目標在哪裡。唉,有時候我真希望這中間有什麼遮遮掩掩、改頭換面的勾當,一個人活到我這個歲數最不怕的就是別人跟我耍陰謀。因為只要有和客觀存在相違背的行為,就會有漏洞,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陽光下進行的,光明正大。”“這就是陽謀的可怕之處了。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裡頭鑽。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目的。正因為不知道,才會越害怕。”

新解

簡言之:陰謀就是打牌作弊,而陽謀則是掀翻牌桌。

文學

作者簡介

丁抒,男,祖籍江蘇東台,1944年出生於四川合川,中國當代史專家,現旅居美國;抗戰勝利後隨家人遷居上海;1962年入清華大學;1968年赴安徽丹陽湖農場勞動;1970年赴遼寧,任職某研究所;1979年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翌年赴美,入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畢業後以授課為業,餘暇研究中國當代史。現任教於美國密蘇里州諾曼岱爾大學(Normandale Community College);著有《陽謀》、《人禍》等。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陽謀》封面《陽謀》封面
序言
作者引言
寫在修訂本出版之前
作者簡歷
第一章執政初期的鎮反與土改
第二章三反五反下指標逼供信
第三章打掉知識分子的自尊心
第四章胡風案:空前的文字獄
第五章肅反矛頭轉向內部
第六章雙百方針與延安整風
第七章千方百計引蛇出洞
第八章批評肅反的大鳴大放
第九章親蘇政策不容許質疑
第十章文化教育界不滿共產黨
第十一章鳴放中的校園大字報
第十二章“黨天下”成眾矢之的
第十三章毛親手揭開反右序
第十四章言者有罪,大批知識分子落網
第十五章深挖、搜尋,不擇手段
第十六章反溫情,六親不認
第十七章按預定指標補劃右派
第十八章農村和工廠中的抓右派
第十九章摧殘家庭及親友關係
第二十章學者、藝術家與統戰對象的命運
第二十一章右派分子總數超過一百萬
第二十二章對右派的七類專政方式
第二十三章成千上萬的死難者
第二十四章六十年代的右派摘帽
第二十五章文革中右派分子的劫難
尾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