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虛衰證

陽氣虛衰證

陽氣虛衰證,中醫病症名,表現為胸悶心痛,甚則胸痛徹背,氣短心悸,畏寒肢冷,腰酸,舌質淡或紫暗,脈沉細或結代。

陽氣虛衰證

陽氣虛衰證陽氣虛衰證
1.症狀:胸悶心痛,甚則胸痛徹背,氣短心悸畏寒肢冷腰酸舌質淡或紫暗,脈沉細或結代。
2.證候分析:陽氣虛衰,胸陽不展,氣滯血瘀,心脈阻滯,故胸悶心痛,氣短心悸,陽虛失於溫煦,則畏寒肢冷,腎陽虛則腰酸,舌質淡或紫暗,脈沉或結代均為陽虛而瘀血內阻之表現。
3.治法:益氣溫陽、活血通脈
4.方藥:右歸飲加減
附子6克熟地10克山藥10克山萸肉6克杜仲10克肉桂6克枸杞子10克黨參15克
可酌加茯苓白朮黃芪鹿角霜畢撥良姜乾薑薤白桃仁紅花丹參等。
一般說來,胸痹屬於本虛標實之證,臨床治療應分清主次。標實有血瘀、陰寒、痰濁之不同,本虛又有氣血陰陽之區別。心絞痛發作期多以治標為主,緩解期多以治本為主或標本同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