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江[河流名稱]

陶江[河流名稱]
陶江[河流名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淘江發源於福建省閩侯縣青口鎮聯豐村相思嶺,又稱瀨江、瀨水等。

基本信息

河流名稱

名稱由來

淘江發源於福建省閩侯縣青口鎮聯豐村相思嶺,匯義溪、榕溪、苦竹溪之水,流經大義古渡、三十六灣、洋下、瀨江等地,東通峽江(烏龍江),西連南港,全長49公里。陶江上游系淺灘溪段,不能通航。大義至枕峰段長30公里,枯水期水深0.4米,常年趁潮可通航20噸級輪、駁船。淘江縱貫尚乾七里(古時尚乾七里涵括青口、祥謙等地)南北,支流遍布全境,是七里人的母親河,淘江納境內河浦,它為境內農田灌溉、交通航運,淡水養殖,工業用水、居民生活等發揮了巨大作用。

淘江,又稱瀨江、瀨水等。

源頭

淘江有三個源頭,東源發青龍山脈,形成梅溪,南源發於五峰山脈和南陽頂山脈,形成義溪,西源在過崗山脈和五虎山脈,形成富洋浦,三水匯合而成淘江。

36灣

過36灣,險江灣、富沙灣、垢後江灣、白水穴灣、三港灣、唐爺塢灣、洋下灣、江朋灣、楊厝道灣、施厝浦灣、鳳港道灣、白鷺尋灣、莊頭道灣、鏡上灣、三元浦口灣、梁山灣、端金道灣、兩腳尋灣、尾股尋灣、上虞灣、大厝塢灣、馬坪道灣、下尋園灣、蘭圃道灣、蔗岐浦灣、用武尋灣、信齋道灣、尚乾碼頭灣、後厝道灣、蝦盪港灣、提刀浦灣、中房浦灣、目嶼港灣、南洲灣、冸洋後灣、枕峰道頭灣。

物產

淘江受海潮影響,每天兩次潮起潮落,似一條玉帶在七里平原間飄舞,給河水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為魚類帶來豐富食物,河中盛產蝦、蜆子、白刀魚、半邊魚、鰻魚等,尤其是單腳蟶名聞遐邇。清林履端《尚乾鄉土志》載:“江之中多魚蝦,次則劉蜞,產於洲渚草間。又次則獨腳蟶者頗多。余若鰻蟹、田蛙、螺螄之屬率皆肥脆甘美,可為下酒之資。”。

交通

河面上架有尚乾祥謙大橋、瀨江大橋、鳳港大橋等,為兩岸民眾生活供了便利,曾經往來的交通工具洋下渡、鳳港渡等已退出歷史舞台。

詩詠

兩岸風景迷人,人文薈萃。

尚乾詩人林鏞《瀨江帆影》詩曰:“三江六六灣,漁歌互答頑。鳶飛帆鬥勝,雲過水痕斑。長風來破浪,潮急涌波瀾。求侶沙鷗友,忘憂相往返。”

明周元《瀨江》詩云:“千章喬木珍螺渚,百頃澄光帶越城。到邑潮通滄海色,環州山峙此江清。鑑湖自是同流賞,文采那應獨擅名。漁浪細吹銀綺合,鷗波才動翠綃橫。盈盈楊柳牽絲斷,泛泛芙蓉夾鏡生。解道元暉遺雅韻,卻令太白擅佳聲。孤雲淡影秋逾靜,碎月搖光夕向明。銷盡客愁何處望,逋翁樓上有餘情。”

明王應山詩云:“問津知幾許,曲曲三十六。揚帆任好風,棹歌山水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