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布朗寧

/ /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性別:男
星座:巨蟹座
生卒日期:1880-07-12至1962-10-06
出生地: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
職業:導演/編劇/製片/演員
更多外文名:CharlesAlbertBrowning(本名)/CharlesBrowning
更多中文名:陶德·布朗寧

人物生平

陶德·布朗寧,偉大的美國黑色電影先驅,恐怖片作為電影類型的奠基人,cult經典這個詞最初的主人。他涉獵廣泛,經歷坎坷,為人十分孤僻,死前幾年甚至連家人都不願意相見。原名CharlesBrowning的托德,16歲就愛上了馬戲團的舞女,為她離棄優渥的家庭而成為一名小丑和雜技演員。在遇到D·W·格里菲斯之後,他成為了電影演員,為Biograph公司拍攝五分錢喜劇。1913年,他和格里菲斯一起離開這家公司,去加州發展。
1917年,陶德·布朗寧成功執導了處女作長片《吉姆·布盧多索》,影片根據同名舞台劇改編,已經顯示出布朗寧對於驚悚犯罪題材的偏愛。1918年他加盟環球旗下的藍鳥公司並遇到了傳奇製片人艾文·撒爾伯格。後者促成了他同演員朗·錢尼在《邪惡的吾愛》中第一次合作,之後十年里二人共又合作了多達十部的電影。
布朗寧第一部取得商業成功的影片是1920年的《斯坦布爾的處女》。著是一部融合異域風光和沙漠冒險情節的動作片,極大地滿足了當時觀眾的好奇心,一舉成為最賣座的吸金器,這也夯實了布朗寧在好萊塢的立足基礎。父親的去世曾令托德成為一個酒鬼,他被環球解約,妻子也離開他。不過他還是重新振作,與妻子和解,並得到米高梅契約。1923年他製作和導演了影片《信念之日》,事業重回正軌。
1925年,陶德·布朗寧與撒爾伯格、錢寧合作《三個邪惡的人》,影片以馬戲團為背景,講述了在馬戲團里三個惡棍作惡多端的故事,票房非常成功,1930年由他本人翻拍為有聲片。1927年的《午夜後的倫敦》是其第一部吸血鬼題材電影,可惜如今已經失傳。1929年他的首部有聲片《第十三把椅子》由貝拉·盧戈西主演。1930年,朗·錢尼去世,翻拍版《三個邪惡的人》是其最後一部電影,也是唯一的一部有聲片。
1931年的《德庫拉》由貝拉·盧戈西主演,環球公司當時並不滿意,但現在已是影迷們公認的恐怖經典。之後是引發巨大爭議的《畸形人》(1932),影片由真實的畸形人出演,米高梅董事長路易斯·梅耶曾派出一個工作組強行製作該片的拍攝,在製片人撒爾伯格的保護下才得以拍完。影片過於挑戰觀眾生理極限的畫面也使得該片上映時電影院前門可羅雀,米高梅公司高層的滿心希冀完全打了水漂,卻對布朗寧的事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這之後他只執導了四部影片,生命的最後二十餘年更是不問世事,再也沒有導演過一部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