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冷月雪月山水圖

陶冷月雪月山水圖

陶冷月是20世紀較早走中西融合道路的探索者之一,他的作品以“新中國畫”享譽畫壇。其繪畫的特點是在承傳中國傳統文人筆墨的基礎上,又融入西畫的明暗和透視技巧,創新出熔中西畫法於一爐的“冷月山水”。正如蔡元培所著的陶氏《書畫潤格》中概括的“結構神韻,悉守國粹;傳光透視,特采歐風”。

基本信息

陶冷月雪月山水圖 

 【名稱】陶冷月雪月山水圖
【類別】中國名畫、國畫

陶冷月雪月山水圖陶冷月雪月山水圖

【年代】現代
【作者】陶冷月
 

 【簡介】

紙本,設色,縱118厘米,橫58厘米,繪於1981年。
陶冷月是20世紀較早走中西融合道路的探索者之一,他的作品以“新中國畫”享譽畫壇。其繪畫的特點是在承傳中國傳統文人筆墨的基礎上,又融入西畫的明暗和透視技巧,創新出熔中西畫法於一爐的“冷月山水”。正如蔡元培所著的陶氏《書畫潤格》中概括的“結構神韻,悉守國粹;傳光透視,特采歐風”。

藝術風格

陶冷月早期的創作 追“四王”一派的山水畫,後追米南宮、黃公望、王蒙、沈石田、文徵明諸家技法,以及王冕、徐渭、陳淳、蔣廷錫、惲壽平各派的花鳥畫技法,同時,也將一些西方繪畫技巧運用於山水畫的創作。這幅《雪月山水圖》,就是陶冷月的晚年代表作之一。這張畫表現的是靜謐的雪夜,一輪明月懸掛空中,周圍滿布烏雲,可能夜尚不深,因有一隻小漁船在水上活動。水面因月光的映照,產生光影的變化。這些表現手法在中國畫中都是很新穎的,明顯吸收了西方繪畫因素。但山石、樹木的技法仍是中國畫傳統。該畫從畫風上看,作者注重營造畫面冷逸美之氣韻,精準的染皴、光感的處理,真實地表現出雪的質感,仍延續了他的“冷月山水”面貌。畫面描繪的一派冷月映山雪、尋梅孤舟行的景象。畫家通過對雪山、靜水、冷月、淡雲的描繪,將中國畫寫“實”與寫“虛”特殊語言發揮到極致,可讓觀者感覺到呼吸雪後空氣的暢快。畫中天空掛著玉盤,為了襯托月色的明朗,對雲的處理採用了沒骨法潤色,暈染得有流動之感。在月色的映照下,寧靜的湖水泛著光亮,一隻小船仿佛在緩緩地划動。遠山的人家、近處的竹橋及周邊的桃樹、葦草的點綴,分明又讓人感到生命的律動。全畫筆意簡括、豪放,筆法精緻、細膩,而畫上款識中“雪後輕橈如翠微,寒溪花氣上春衣。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的詩意美,更表達出作者對空靈、冷逸、寧靜之美的追求。
陶冷月早年的“新中國畫”多為立軸,其中表現月景較多。上世紀30至40年代的作品,構圖漸多樣,描繪更精緻,用筆用色更熟練,畫面空間更遼遠而富於變化,但基本畫法與風格沒有太大改變。50年代以後,作品數量減少,代表作品有《蘭花》、《霜晨月雁》、《雪月山水》、《秦月漢關》、《洞庭秋月》、《溪水高隱》等。略有不同的是,他晚年之作趨於縱意,相對顯出了筆痕。

人物資料

陶冷月(1895—1985),原名善鏞,字詠韶,號鏞、宏齋、五柳後人、柯夢道人,江蘇蘇州人。齋名為“閒園”、“蓮韜館”、“綠苹硯齋”、“明月山房”、“小亦吾廬”、“紅葉山莊‘、”雙梅花館’、“藕花書屋”等。1932年後定居上海,以賣畫為生。他善用中西合璧的技法表現山水月夜景色,且旁及花鳥、山水。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任長沙雅禮大學藝術系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藝術系主任、河南大學藝術系教授、國立四川大學教授,與謝公展、呂風子等創辦南京美術專科學校。1949年後在中學任教。曾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美協會員。有《冷月畫集》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