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舟

雪舟

日本畫家,日本水墨畫──漢畫的代表人物。諱等楊,亦稱雪舟等楊。生於備中赤浜(今岡山縣總社市)。

雪舟

正文

雪舟日本畫家,日本水墨畫──漢畫的代表人物。諱等楊,亦稱雪舟等楊。生於備中赤浜(今岡山縣總社市)。
生平 約1431年,雪舟離家去京都,入相國寺為僧,師事春林周藤禪師,僧位知客。開始他不安心念禪而熱衷於繪畫,可能在這時向同寺畫僧、日本山水畫的先驅周文學畫。同時,他還宗法畫僧如拙的書畫,常自題為“拙宗等揚”。他的早期作品表明,他想成為一個像中國的牧溪顏輝那樣的道釋人物畫家。不久,他不再局限於道釋人物,而是縱筆于山水、花鳥各領域;也不再拘泥於取法一兩家,而是兼蓄並放,廣泛地吸收中國宋元畫樣式,並直追唐畫風格。40歲以後,他不滿足於從宋元畫摹本上模仿水墨畫的外在形式,而想獲得中國畫的內在精神。約1464年,他懷著一定要追溯中國畫之源和尋求中國畫老師的執念,毅然離開禪寺,到本州最西部──山口,一面作畫,一面尋覓去中國的機會。其間,在地方豪強大內氏的庇護下,建立畫室──雲谷庵。1467年,他作為畫僧隨遣明船訪問中國,在四明(今寧波)景德寺被尊為“天童山禪班第一座”,又在北京禮部院製作壁畫,深得明朝宮廷讚賞。他在中國,學到浙派畫家李在的畫風,創作有《四季山水圖卷》(東京國立博物館)。更重要的是:他在四明和北京的往返途中,歷覽名山大川,目擊都邑之雄富和州府之盛麗,廣泛地接觸了中國的自然風物,並進行了大量的寫生,從中獲得充沛的創作激情、高度的創作靈感和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因此,他認識到:中國畫的根源在於中國的自然風物,中國的自然風物是最好的老師。1469年,他歸日後,不再回禪寺,而是先在大分(1476)、後在山口(1486)開設畫室──天開圖畫樓。1476年以後,他以山口為中心長年在外旅遊寫生,足跡遍及本州各地,通過實地寫生,創作了大量水墨山水畫。

雪舟雪舟
藝術成就 訪問中國,是形成雪舟風格、奠定雪舟成就的契機。在這以前,雪舟主要師法如拙和周文,也臨摹傳入日本的宋元畫,作品程式化。訪問中國後,他除了繼續泛學李唐夏圭梁楷牧溪、玉澗、顏輝、高克恭的畫風外,還通過旅遊寫生,開創了根植於現實土壤中並具有自家風貌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畫風。從作品上看,最能體現他的藝術成就的,是水墨山水畫;構成其山水畫骨骼的,又是眾多的四季山水圖。他的代表作《四季山水長卷》(1486,防府毛利博物館),將中國的水墨畫形式注入民族情感。《天橋立圖》(約1502,京都國立博物館)用柔和的民族情調將日本的實景山水錶現得親切動人。這兩幅畫標誌著雪舟的最高成就。他的其他代表作還有《秋冬山水圖》(東京國立博物館)、《破墨山水圖》(1495,東京國立博物館)、《慧可斷臂圖》(1496,愛知齋年寺)等。雪舟的主要作品大多出於南宋院體的嚴謹筆法中,同時強調水墨淋漓、豐富的空間構成和強烈的個性。他從宋元摹本,到師法中國自然風物,再到師法日本自然風物的過程中,創造了具有日本民族特點的水墨畫──漢畫。他是第 1個在水墨畫形式中注入個人情感和賦予民族氣質的日本畫家。以他為代表的新的繪畫潮流,形成室町時代繪畫的主流──漢畫派。他的繪畫是漢畫的最高成就,他所處的時代是漢畫的全盛期。傳為雪舟作的《四季花鳥圖屏風》(著色,東京小坂家,東京前田育德會),又可發現其與桃山時代大型花鳥畫的聯繫。追慕雪舟者代不乏人,著名者雪村周繼、私淑雪舟又另有自己風貌。

雪舟雪舟
1956年,為紀念雪舟逝世450周年,維也納世界和平大會公認他為世界性代表畫家。同年,雪舟繪畫展覽在北京舉行,中國還出版有《雪舟》畫集。

配圖

雪舟雪舟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