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葦,女,漢族,1954年生,四川資中縣人,法學碩士,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婚姻家庭繼承法與婦女理論研究所所長、外國家庭法及婦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際家庭法協會會員、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婦女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婦聯法律顧問、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研究基地”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教育背景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1979年9月-1983年6月,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本科生,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4年9月-1987年6月,西南政法學院民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獲法學碩士學位;

2002年9月-2003年1月,四川外國語學院出國留學人員英語高級強化班進修學習;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由中國教育部公派出國留學,作為訪問學者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法學院進修外國家庭法一年;

主要經歷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1987年7月-1991年9月,西南政法大學民法教研室法學助教;

1991年10月-1995年9月,西南政法大學民法教研室法學講師;

1995年11月-2000年10月,西南政法大學民法教研室法學副教授;

2000年11月-現在,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法學教授;

1997年9月-現在,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碩士生導師;

2002年12月-現在,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生導師。

1996年5月-1999年4月,西南政法大學民法教研室副主任;

1997年8月-2004年6月,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1999年5月-2003年4月,西南政法大學民法教研室主任;

2002年3月-現在,西南政法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3年5月-現在,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婚姻家庭繼承法與婦女理論研究所所長;

2004年3月-現在,重慶市婦女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4年7月-現在,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2005年4月-現在,西南政法大學外國家庭法及婦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6月-現在,重慶市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5年8月-現在,重慶市婦聯法律顧問;

2005年9月-現在,國際家庭法協會會員;

2005年11月15-30日,應中國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潘維大的邀請,到東吳大學法學院為碩士研究生講授身份法課程;

2005年12月-現在,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研究基地”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教學工作

主講課程:民法、婚姻家庭繼承法、比較家庭法、比較繼承法、民法發展史、婦女學。

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

婚姻家庭法、繼承法、婦女兒童老人權益法律保護。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999年立項,西南政法大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擔任項目負責人,2000年4月以學術專著形式結項,同年5月由民眾出版社出版。

2001年立項,重慶市“十五”規劃資助項目(2001-FXA04)“外國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擔任項目負責人,2004年11月以學術專著形式結項,2006年1月由民眾出版社出版。

2002年立項,西南政法大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區際繼承法律制度比較研究”,擔任項目負責人。(因陳葦教授於2003年12月由中家教育部公派出國留學一年,項目暫停進行。2005年7月與她主持承擔的重慶市教委項目“中國大陸與港、澳、台繼承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合併。)

2002年立項,法務部法制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02SFB1011)“我國土地制度改革與物權法研究”,擔任主研人員,正在進行之中。2006年1月完成階段性成果:“中國農村婦女土地使用權與物權法保障研究”(合作),載陳葦主編:《家事法研究》(2005年卷),民眾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005年立項,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05JWSK020)“中國大陸與港、澳、台繼承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擔任項目負責人,正在進行之中。

2005年立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5BFX019)“外國繼承法比較與中國民法典繼承編制定研究”, 擔任項目負責人,正在進行之。

主要作品

概述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陳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

陳葦教授先後在《中國法學》、《法律科學》、《法商研究》、《現代法學》、《民商法論叢》、《月旦民商法》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副主編法務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婚姻家庭繼承法學》(1999年第1版、2002年5月第2版);獨著《中國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2000年);主編《中國大陸與港、澳、台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2002年)、全國重點政法院校系列教材《婚姻家庭繼承法學》(2002年第1版,2004年第2次印刷)、《婚姻家庭繼承法學》(2005年)及《婚姻家庭繼承法案例教程》(2005年)、《家事法研究》(2005年第1 卷)、《外國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2006年)、《加拿大家庭法彙編》(2006年);參編法務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高等學校法學教材《繼承法教程》(1998年)、《防治家庭暴力研究》(2000年)等書籍10餘部。

著作

1.《中國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獨著,北京:民眾出版社2000年出版;

2.《結婚與婚姻無效糾紛的處置》,主編,合著,此為新婚姻法專家指導叢書之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3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3.《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政策研究》,參編,合著,國家社會科學“八五” 重點規劃項目,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出版,2001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4.《中國大陸與港、澳、台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主編,合著,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5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5.《外國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主編,合著,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資助項目,北京:民眾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教材

1.《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副主編,合著,法務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2年5月第2版。

2.《婚姻家庭繼承法學》,主編,合著,西南政法大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2004年第2次印刷。

3.《婚姻家庭繼承法學》,主編,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北京:民眾出版社2005年第1版。

論文

1.《建立我國婚姻無效制度的思考》,獨著,載《法律科學》1996年第4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民商法學》1996年第10期全文轉載,1998年入選《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法學卷〉,1999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建立我國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研究》,獨著,載《現代法學》1998年第6期,1999年榮獲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3.《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問題研究》,獨著,載《中國法學》1998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民商法學》1999年第2期全文轉載。

4.《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的立法構想》,獨著,載《中國法學》2000年第1期,2000年6月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制參考資料》第30期摘要轉載,報送黨中央、國務院等部門供修改立法作為參考,2002年榮獲法務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5.《婚內所得智慧財產權的財產期待權之歸屬探討》,獨著,載《現代法學》2000年第4期,2000年12月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制參考資料》第55期摘要轉載,報送黨中央、國務院等部門供修改立法作為參考。

6.《論預防和制止我國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獨著,2000年2月“中英‘維護婦女權益,制止家庭暴力’國際研討會”交流論文,節選(中英文對照)載中國法學會、英國文化委員會、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等組稿的《防治家庭暴力研究》學術論文集,民眾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7.《夫妻財產制立法原則及若干問題研究》,獨著,載《東南學術》2001年第2期,2002年榮獲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2001年度優秀論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8.《離婚損害賠償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研究》,獨著,載《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民商法學》2002年第6期全文轉載。

9.《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立法構想》,合著,載《現代法學》,2002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民商法學》2003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0.《建立我國親子關係推定與否認制度研究》,合著,載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7卷,金橋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7月出版。

11.《論我國婚姻無效與撤銷制度的完善》,獨著,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12.《婚姻法修改及其完善》,獨著,載《現代法學》2003年第4期。

13.《論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股權分割》,合著,載《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14.《離婚扶養制度研究》,合著,載《月旦民商法》(台灣),2004年第6期。

15.《公共政策中的社會性別——婚姻法的社會性別分析及其立法完善》,合著,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民商法學》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16.《論“兒童最大利益優先原則”在我國的確立——兼論婚姻法等相關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合著,載《法商研究》2005年第5期。

17.A Study Of The System Of Spousal Maintenance On Divorce: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wrote corporate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the Family (Volume 19 · Number3 · December 2005), pp.310-326,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婦女參政》,合著,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0期。

譯作

1.《瑞士民法典·親屬編》(1987年),合譯,載李忠芳主編:《外國婚姻家庭法彙編》,民眾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

2.《美國家庭法精要》,主編,合譯,西南政法大學外國家庭法及婦女理論研究中心項目,西南政法大學印刷廠2005年8月內部印刷,供校內本科生、研究生學習使用。

3.《加拿大家庭法彙編》,主編,合譯,西南政法大學外國家庭法及婦女理論研究中心項目,民眾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所獲榮譽

•曾六次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其中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四項

•2000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十佳師德標兵”稱號;

•2001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1年5月被中國教育工會授予“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2001年9月被國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2002年榮獲法務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991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999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003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005年榮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優秀專家盤點07

陳柄卿
陳秉秀
陳秉棠
陳秉森
陳秉林
常金林
陳秉發
陳秉超
陳丙毅
陳斌禮
陳汴琨
陳壁華
陳碧川
陳畢業
陳必學
陳必新
陳必吾
陳本義
陳本雄
陳本立
陳本傑
陳杯全
陳保忠
陳保毅
陳保黎
常同華
陳寶童
陳寶石
陳寶青
陳寶琴
陳寶棋
陳寶玲
陳寶良
陳寶鈞
陳寶江
陳寶健
陳寶洪
陳寶德
陳棒森
陳邦志
陳邦盛
陳邦榮
陳邦仁
陳邦基
陳邦海
陳柏權
陳柏林
陳柏健
陳柏峰
陳柏成
陳百英
陳百學
陳敖忠
陳昂澤
陳安治
陳安突
陳安平
陳安明
陳安江
陳安淮
陳安湖
陳安厚
陳愛中
陳愛雲
陳愛群
陳愛卿
陳愛玲
陳愛林
陳愛京
陳則秋
陳永軍
陳悉元
陳荃
陳綜
陳柱
陳運
陳耘
陳泳
陳銀
陳業
陳焰
陳硯
陳煊
陳心
陳薌
陳喜
陳璽
陳葦
陳緯
陳暾
陳庭
陳如
陳穹
陳乾
陳頗
陳屏
陳珮
陳莓
陳滿
陳鷺
陳柳
陳連
陳勵
陳魁
陳鏗
陳駒
陳淨
陳今
陳斝
陳際
陳何
陳工
陳耿
陳更
陳甫
陳隄
陳持
陳操
陳保
常江蘭
常占奎
常懷忠
常清華
常建中
車衛江
常火炎
常鴻聚
常明華
常慧芳
常玉卿
常麥城
常繼華
常靈閣
常林生
常生印
常林波
車洪生
常善奎
常惠芬
常權林
常全喜
常志軍
車傳慶
常支民
常振元
常振宇
車傑
朝雪英
朝思雨
朝克吉勒圖
巢中柱
巢振南
巢清塵
常以平
巢寄榴
常振亞
常耀華
陳秉公
陳寶元
車永漢
車應龍
車沂南
車學武
車先彪
車守光
車生成
車瑞銀
車如舜
車全華
車慶海
車明全
車明貴
車立剛
車克鈞
車進明
車國伍
車國強
車光傑
車恩鷺
車定邦
車暢
車永
車均
巢勤華
晁義忠
晁秀喜
晁秀棠
晁祥勝
晁文波
晁世新
晁瑞霈
晁建華
晁華山
超永祥
鈔銀
暢啟仁
暢必順
場運秋
場任高
場嘉琦
常仲康
常鍾祥
常忠仁
常中凡
常志遠
常志新
常志民
常志樂
常振揖
常振聲
常振舍
常振華
常兆福
常增林
常再柱
常雲志
常躍峰
常園丁
常玉英
常玉生
常玉和
常玉復
常右武
常勇鋼
常永寶
常英傑
常逸民
常益新
常義松
常以雲
常艷軍
常彥波
常學忠
常學義
常學強
常學銘
常學成
常學斌
常緒昌
常秀增
常秀君
常效仁
常曉燕
常相申
常文助
常文憲
常文理
常文國
常維春
常萬雲
常萬嶺
常天順
常四龍
常雙義
常淑蘭
常書援
常書高
常世傑
常世德
常士傑
常士繼
常聖英
常勝傑
常生禾
常潤鎖
常全生
常秋實
常慶增
常啟耀
常其普
常鵬北
常美吉
常隆千
常連芳
常立忠
常立農
常立達
常克章
常克發
常景祥
常景龍
常晉元
常金文
常健剛
常建軍
常建國
常嘉亮
常吉良
常積興
常火旦
常虎臣
常鴻儒
常洪珍
常洪祥
常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