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葦村被殺案

張葦村是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山東省黨部負責人。 劉漣漪被逼走,張葦村補缺,被派為國民黨山東省黨部負責人。 但張葦村一面向韓“投誠”,一面仍暗探韓的行動向上報告。

事件簡介

1935年元旦剛過後的1月2日,張葦村被殺於濟南進德會內。此案非同小可。張葦村是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山東省黨部負責人。張突然被刺身亡,自然驚動了國民黨中央。案發後,南京方面迭電催促破案,蔣介石親自電令韓復榘,限3個月內將兇犯緝拿歸案。此案本是韓復榘主使所為,因為張葦村是蔣介石派來山東監視韓復榘的,是韓復榘獨霸山東的一大障礙和威脅。但他卻裝作不知,煞有介事地急急懸賞捉拿兇手,藉機打擊張葦村同黨。為此,1月7日,他賊喊捉賊地派軍警包圍搜查了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利用張葦村同“中統”特務諶峻岑(“中統”派來監視韓也監視張的)之間的矛盾,嫁禍於諶,將其逮捕入獄,嚴刑審訊。儘管南京方面電令韓將諶交南京審理,韓卻置之不理。最後在刑訊逼供毫無結果的情況下,於1936年1月14日,將諶秘密勒死,之後向南京方面報告:“諶在獄中畏罪自縊身死。”一箭雙鵰,解決了蔣介石等安排在韓復榘身邊的監控耳目。
張葦村是韓蔣矛盾衝突的犧牲品,反映了韓蔣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
韓復榘與蔣介石的矛盾,或者說山東地方政權與國民黨南京中央政權的矛盾,從韓復榘主魯那天起就開始了。一代梟雄韓復榘主魯之後,就做起了獨霸山東的夢。對國民黨南京政府的政令,順我者(有利於其在山東統治的)便大力推行,如“剿匪”、“反共”、“清鄉”、“新生活運動”等,在國民黨統治區內堪稱“模範省”。而逆我者(不利於其獨霸山東的)則陽奉陰違,消極應付,以致公開對著幹,如中央對其軍餉撥發不足,他就一再接管中央魯稅機關,截留中央統稅款;蔣介石調他到江西“剿共”,他則藉口山東“匪情”嚴重,以鎮壓山東革命來抗命;中央令他縮編軍隊,他則置若罔聞,繼續擴軍;蔣介石安插劉珍年於膠東,牽制韓復榘,韓復榘就用武力加以驅逐;蔣介石以整理黨務為名派員監視他,派特務離間他、瓦解他,他則以暗殺等手段對付。張葦村被殺就是韓蔣矛盾數年發展激化的一個必然結果。
蔣介石對韓復榘“獨霸山東”的野心,開始即有防備,除了在軍事、財政上企圖加以限制外,在政治上則企圖用其“一黨專政”的辦法,通過國民黨組織系統對韓加以控制或監視。國民黨在山東的組織系統,1933年1月前設立的是“黨務整理委員會”(即山東黨部),1933年1月3日國民黨山東省第二次代表大會選出國民黨山東新的黨部,即執監委員會。
韓復榘主魯之初,國民黨山東省黨部負責人是CC派人物劉漣漪。劉有二陳(陳果夫、陳立夫)撐腰,在山東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企圖控制山東。韓復榘主魯後,對劉的作為忍無可忍,決心除掉他。1931年3月20日,韓到霑化縣視察,在西門遇到縣民跪地喊冤、狀告霑化縣黨部常委馬丹廷罪惡多端。韓復榘即令隨從將馬秘密處死,沉屍徒駭河。然後電告省黨部,說馬丹廷畏罪潛逃。劉漣漪懷疑,令霑化縣黨部常委張子良查明原委上報。韓先下手為強,在張子良來省報告之前做了安排,派兩連士兵包圍會場。張剛開口匯報,提到馬丹廷名字時,省教育廳長、省黨部委員何思源即站起來說,他於前天下午在西門大街曾見過馬丹廷。張子良一聽心存顧慮,未敢再多說下去。國民黨中央來電追問“馬案”,韓反誣為劉漣漪所為,並以“散布流言,攻擊省府”罪名將劉逮捕。後來經國民黨中央保釋,韓才將劉放出。

事件經過

劉漣漪被逼走,張葦村補缺,被派為國民黨山東省黨部負責人。1933年1月3日,國民黨山東省第二次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山東黨部即執監委員會,取代了黨務整理委員會,張葦村地位不變。
張葦村,名航海,又名大成,字葦村,後以字行。郯城縣柞城前村(今屬蒼山縣)人。1897年生,1907年上國小,1914年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師範。受到進步老師和同學影響,傾慕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1921年由國小司事考入山東省立醫科專門學校第六期,思想進步活躍,1922年被選為山東省學生聯合會會長。1923年,赴上海參加全國學生代表大會。時值孫中山準備改組國民黨,派人到上海了解學生代表大會情況,獲悉張葦村擁護孫中山的主張,即將其吸收入國民黨。1924年1月,張葦村被孫中山指定為出席廣州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山東代表之一,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1925年從山東醫專畢業後,赴廣州從事革命活動。被派回山東後,組織過革命武裝,稱為“國民革命軍山東遊擊隊”。失敗被捕、被保釋後,到徐州開過夫妻(其妻名劉錦文)藥店。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他投靠蔣介石,加入陳果夫的“中央俱樂部”——CC團。1929年5月,被蔣介石派往山東任陳調元為主席的山東省政府參議。1930年9月,韓復榘主魯後,張葦村以國民黨中央執委候補委員兼任國民黨山東省黨務整理委員會委員和“肅反委員會”專員,以蒐集情報、鎮壓革命、捕殺共產黨和革命分子為己任,併兼監視或控制韓復榘的行動情況,向蔣介石和陳果夫報告。可以說張葦村被派來山東的主要任務是監控韓復榘。因為韓復榘要獨霸山東,與國民黨中央離心離德,蔣介石要監控韓,在人選上,張是山東人,又多年在山東從事黨務工作,在國民黨山東地方組織中有相當基礎,與韓復榘又無歷史淵源,以國民黨中央候補執委身份,居高臨下,監控韓復榘最為合適,於是,派張來山東時,陳果夫按蔣介石意旨向張葦村面授機宜道:“你對韓要陽為親密,暗探其陰謀,隨時向中央報告。”(姜維翰:《我對張葦村的回憶》,載於《山東文史資料選輯》,第30輯)
張葦村自恃其勢,又有蔣、陳為後台,開始真有凌駕於韓復榘之上、以黨統軍政的架勢。有一次,他當面指責韓復榘說:“中央命令你把兩個軍、五個師縮編為兩個甲種師,一個乙種師,手槍旅縮為團,劃為地方部隊,你為何漠視中央命令,拒不執行,加重山東人民的負擔?”(同上文)韓復榘聽了置之不理。張葦村還曾對韓說過:“黨軍必須團結一致,才能對得起中央托付的重任。我是黨務負責人,有權過問山東的軍政大事。”(同上文)
韓對張葦村的逼人氣勢當然十分不滿,只是表面隱忍,背後卻憤憤地罵張為“黨棍子”,對人發脾氣說:“我跟黨棍子說不通!”“張葦村當面說的是團結的話,背後卻捏造情報,挑撥離間。”但韓考慮到張是山東人,在各方面有些勢力,又有蔣介石為後台,一時不便得罪。後來韓發現張之為人貪財好色,便抓住張的這些弱點,轉守為攻,一面利用金錢美女收買拉攏,一面令駐防臨沂的八十一師師長展書堂拜張父敬亭為乾爹,在臨沂城為張敬亭蓋了一處住宅,之後又通過展書堂向張葦村說破蔣介石的為人,以及韓對張的誠意。經過一番工作,張葦村思想開始轉變,一方面感到在“CC”的控制下毫無自由,另一方面看到韓復榘勢力雄厚,對己亦誠,與之合作,獨霸山東,也不失為一途。於是便將陳果夫對他的授意全部告訴了韓復榘,並自告奮勇為韓刺探“CC”的意圖,幫助韓出謀劃策,加強韓在山東的統治。1932年秋,在韓起兵逐劉(珍年)時,蔣介石欲派兵攻韓,張葦村聞訊,立即發動山東各界民眾團體電請中央罷兵,並列舉劉珍年割據膠東、盤剝壓迫膠東人民的種種罪行,還以省黨部名義電請中央,順從民意,立即調劉離開魯境,以息戰火,以安民生。此舉幫了韓復榘大忙,韓復榘十分滿意,從而對張更加優渥,在物質上、精神上都儘量滿足張的需要。劉珍年被逐出山東後,空出省府委員一職,韓復榘力薦張葦村兼任。
1933年春節,韓應邀到張葦村家吃酒,張向韓獻策說:“臨郯地區為山東的南大門,距徐州很近,時有‘共匪’出沒……如能在台濰公路之側的柞城建一座縣城,派兵駐守,實為戰略之需要。”“此城可用老兄之字‘向方’命名,以紀念老兄在山東的治績。”(同上文)韓復榘聽了很高興,真的準備調糧撥款修建“向方城”,並決定派張紹部駐柞城以為監工。但因臨郯人民不堪國民黨韓復榘政府的橫徵暴斂,發動了“蒼山暴動”,“向方城”的修建只得作罷。
張葦村與韓復榘之間關係如此“赤誠”,為什麼會發生韓策劃刺殺張葦村的事件呢?這層關係說來十分複雜,其實也很簡單:二人的互獻“赤誠”,都是表面的,是為了互相利用,他們內心各自有數,都有戒備。
與張葦村同時派來山東的還有一個中統特務諶峻岑,身份是“國民黨山東省黨部調查統計室”主任,受中統特務機關之託,一方面與張葦村一個在內、一個在外,一個幕後、一個幕前監控韓復榘,蒐集情報向上級報告,另一方面諶又對張進行監視。因此,張葦村與韓復榘勾結的情況,很快被陳果夫等發覺。陳果夫把張葦村叫到南京大加斥責和恫嚇,說張有叛變行為,中央有權隨時處置。張葦村很害怕,表示願意悔改。陳果夫為了不致使蔣韓公開分裂,仍叫張葦村回山東原職戴罪立功,但又暗中批示諶峻岑監視張葦村,要張葦村隨時向諶峻岑報告工作。諶是張葦村下屬,陳果夫卻要張向諶匯報工作,張自然覺得受到了莫大侮辱,但因意識到中央可能授權於諶,諶隨時可能制裁自己,表面隱忍而內心不服,回到山東便將陳果夫對他說的話和工作安排,全盤告訴了韓復榘,並表示了自己的擔憂。韓復榘鼓勵他說:“我為你做主,不要怕他們!” (同上文)
但張葦村一面向韓“投誠”,一面仍暗探韓的行動向上報告。韓探知張繼續向南京暗送情報後,直接找張質問。張不敢與韓正面衝突,企圖繼續矇混過去,又因對諶監視他感到不滿,便將責任推到了諶的身上。韓復榘感到張是內奸,諶是密探,他二人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於是設計,用對付馬丹廷和劉漣漪的手段,將二人一起除掉。
1935年正月初二,市民歡度春節,黨政機關舉行“新生活運動”提燈遊行大會,大會由張葦村負責指揮。張葦村帶隊進入“進德會”會場後,就指揮隊伍就地解散,各自根據所好看戲、看電影或觀燈去了。張葦村一無興趣,且感疲勞,想回家休息,便與衛兵楊金鑒等一起向東南奔柏牆甬道繞路北行,準備走便門出去。在柏牆暗處中埋伏,張中5槍斃命,衛兵楊亦中彈受傷,醒過來奔向門外軍警報案。軍警立即向韓報告:“張委員被刺。”韓還故意問:“哪個張委員?”

結果

張葦村被刺後,戲並未完,還有那個諶峻岑未除。於是,韓在南京方面、蔣介石電催破案緝凶的藉口下,親自帶領公安局長王士奇、軍法處長史景洲、副官長雷太平、手槍旅長於鳳軍及兩連士兵,包圍國民黨省黨部,將省黨部大部分委員和諶峻岑等特務一律拘押至軍法處。搜查中在諶的“調查室”查到了張、諶二人給南京方面所送關於韓的情報的底稿,在諶的辦公桌內搜出全新手槍一支,槍口有新放煙跡,槍彈與刺張現場的正相吻合。因此,諶被控為重要嫌犯,關押獄中,嚴刑審訊。韓不顧南京方面催促將諶送南京審理的指令,於1936年1月14日將諶暗中勒死。直到1936年3月14日,報紙才登出訊息:“諶畏罪自縊,身亡獄中。”張葦村被殺案至此不了了之。韓借為張葦村舉行公葬,還電請中央撥款2萬元為張治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