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允(10929)

陳芳允(10929)

他提出和設計了發射我國通信衛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的新方案,並負責這一系統的研製和星—地技術協調工作,為建設我國衛星測控網作出了重要貢獻。

“陳芳允”星命名證書頒發儀式在國家天文台舉行“陳芳允”星命名證書頒發儀式在國家天文台舉行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於1998年2月1日發現的小行星1998CF1,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第10929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通報》第43191號通知國際社會,正式命名為“陳芳允”星。
陳芳允(1916—2000),電子學家、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任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副主席。早期在國內領先研究毫微秒脈衝技術,領導研製成功我國第一代機載單脈衝雷達,為我國無線電電子學研究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他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跟蹤測量系統的技術負責人,全面參加了系統設計和建設工作。他提出和設計了發射我國通信衛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的新方案,並負責這一系統的研製和星—地技術協調工作,為建設我國衛星測控網作出了重要貢獻。
6月4日,國家天文台台長嚴俊介紹了陳芳允的功績以及他為天文事業所做的貢獻,並向陳芳允的親屬陳曉東先生頒發了“陳芳允”星的命名證書和軌道運行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