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東

陳秀東

陳秀冬,女,漢族,福建泉州永春人。當代散文作家,詩人、古詞家、辭賦家,網路活動家、中華辭賦網副主編,被賦壇譽為“桐城賦花”,或“桐城小花”。筆名:寒池青蓮、佛前青蓮、病中的蓮花、青蓮等。其著有《陳秀東賦集》、《寒池青蓮駢文集》。其中《永春賦》、《思君賦》、《姜東賦》、《遊園記》、《鼓浪嶼記》、《秋夜暇想》、《青蓮與畫家老可兄書》最具代表性。

陳秀東

陳秀冬簡介

陳秀冬,女,漢族,福建泉州永春人。當代散文作家,詩人、古詞家、辭賦家,網路活動家、中華辭賦網副主編,被賦壇譽為“桐城賦花”,或“桐城小花”。筆名:寒池青蓮、佛前青蓮、病中的蓮花、青蓮等。其著有《陳秀東賦集》、《寒池青蓮駢文集》。其中《永春賦》、《思君賦》、《姜東賦》、《遊園記》、《鼓浪嶼記》、《秋夜暇想》、《青蓮與畫家老可兄書》最具代表性,引起了讀者心靈的共振和久遠的共鳴。其辭賦作品摘錄如下:
· 【東關橋賦】◎陳秀冬 2007-3-10
· 【牡丹賦】◎陳秀冬 2007-3-10
· 【鼓浪嶼序】◎陳秀冬 2006-9-18
· 【致中辭網開壇賦】◎陳秀冬 2006-9-18
· 《生命隨想記》、《感傷賦》◎陳秀冬 2006-6-10
· 【路賦】◎陳秀冬 2006-4-26
· 【永春老醋賦】◎陳秀冬 2006-4-26
· 【神香賦】◎陳秀冬 2006-4-26
· 【蘆柑賦】◎陳秀冬 2006-4-26
· 【賦】◎陳秀冬 2006-3-15
· 【德化賦】◎陳秀冬 2006-3-15
· 【網賦】◎陳秀冬 2006-3-12
· 【黛玉賦】◎陳秀冬 2006-3-12
· 【刺桐賦】◎陳秀冬 2006-3-6
· 【永春賦】◎陳秀冬 2006-2-25
· 【思君賦】(並序)◎佛前青蓮 2006-2-17

陳秀冬創作風格

(1)閩南天空下的青年女子,其辭賦充滿濃郁、憂傷的愛情。部落格名字“青蓮小築”:“寒蟬唱盡草木凋,池上荷花色不嬌。青春年華皆是夢,蓮香十里伴風飄。”;其古典詞風,清新典雅,充滿“少年聽雨歌樓上,中年聽雨客舟搖”的感覺,被學術界稱為“桐城梨花體”。青蓮的文字,是獨特的,也是唯一的,青蓮是寒池中的青蓮,是病中的青蓮。正如辭賦大師潘承祥先生云:“西窗秋雨燭,春梧荷月池。”。其【思君賦】雲:“釵頭鳳,七夕節,鵲橋會,繁星點點如珠淚;銀何寬,心難斷,情難止,相聚促促何其短。念、念、念!中秋月,皎如雪。悲、悲、悲!杯中酒,樽前淚;醉、醉、醉!緣何起,緣何滅?別、別、別!今宵散,何期逢?”。
(2)其辭賦流動著濃重的鄉情其【東關橋】雲:“古橋悠悠,溪水潺潺,岳宗恆岱,橋以通仙。凌碧波而飛架,截激流之橫空。周有群山環抱,千載常青之蔭;內伏銀川玲瓏,萬世不涸之澤...垂虹渾勢,斧工環伺,孤廊兀立,傲嶺雄關。環繞四原,聳立桃谷里。風雨馳騁,仙岸一脈涵!”。著名學者張友茂曰:“青蓮,是故鄉橋下的三秋桂子。”。
(3)其辭賦側重懷舊的古典主義的清澈月光,滲透著生命的思考。寒池青蓮,為“洛陽辭賦峰會”題祝賀詞:“洛陽會議,推進國學發展;牡丹花都,引領洛陽航船”。【生命隨想記】雲:“有父母為伴,能任之左右,然非如此,生如過隙。人情冷暖異,世態炎涼同。不知於何時,亦不知何站;雙親將離余而去。此克惟有心傷,不知所措。此時亦有悲傷,茫然無緒。鳥催春,杏花冉冉。噪秋蛩,楓葉蕭蕭。歲月流轉,月影轉花梢。年華已逝,花香隨水流。霜染青絲,黯然神傷。”。
(4)其詩風“哀怨、懷舊、悲傷的詮釋並不是偶然,她蘊涵了對歷史的另一種釋義---心中泛起淡淡的哀怨、絲絲的悲涼。”。她用李清照一樣纏綿悱惻的筆觸,訴說著生命輪迴、遠古痕跡。詩歌意境。靜美如月色,掩卷遐思,寒池青蓮,其筆名是一種文風古色古香的象徵與寫意。青蓮,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但堅強地在重咳中進行文學創作,為文友--西風,稱為“一朵盛放在夏日裡的蓮花,是可以被命運移植到寒池中去的”。寄情書海,身披清澈古典主義的月光,憂鬱、惆悵、受難的安琪兒、火中舞蹈的鳳凰,均形成了青蓮先鋒詩人那樣蒼茫的詩行。靈秀超拔,古典的月光和覺醒的憂患的生命意識,純美而透徹地交融成春華秋實。如《殘園二首》:
寒鴉萬點駝夕陽,掠過枯樹留淒啼。群峰凹處日正沉,西山朦朧半點紅。
遺橋之下水如線,斷碣殘碑付蒼穹。秋日斜陽殘照野,枝枝荷梗襯餘輝。
蒼蒼莽莽難見翠,遠瀛觀留斷石台。海晏堂前碗仍在,風穿小林似泣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