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鎮

陳江鎮

惠城區陳江街道是著名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先生的故鄉,廣東省中心鎮。位於惠州市西南部,毗鄰大亞灣、深圳、東莞。全街道地域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11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15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2萬多人。陳江鎮廣大幹部民眾開拓創新,團結奮進,取得了三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就。先後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鎮”等10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經濟產業

陳江鎮陳江鎮公園
陳江鎮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積極打造“電子燈飾專業鎮”, 2003年陳江鎮國內生產總值(GDP)20.1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0.13元,經濟總體實力在惠州鄉鎮名列前茅。各項工作連續多年受到省、市、區的表彰,並榮獲5塊國家級金牌:“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技術創新(燈飾產業)專業鎮”。在工業的帶動下,形成了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2007年,陳江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7.62億元;工業總產值156.32億元;農業總產值2.4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8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15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23元。經濟實力位居惠州市各鎮辦前列,是惠州市各鎮辦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鄉鎮建設

陳江鎮陳江鎮工業用地
陳江鎮先後投入8億多元,完成了21平方公里的城市規劃,建成城區面積達18平方公里,城市綠化率達35%以上。陳江鎮供電、供水、醫療、教育、娛樂等設施一應完善,道路網路四通八達。尤其大力實施“優二進三”發展戰略,推動了城市建設的發展,使“市級公共服務次中心”地位進一步凸顯。為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提高城鎮綜合競爭力,陳江鎮不斷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致力於城鎮各項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建設。建成了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市政配套設施項目,城鎮綜合功能日趨完善,農村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了“規劃合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工業小城鎮格局。

地理優勢

陳江鎮東北距惠州市區12公里,南離深圳66公里,東南至大亞灣(惠州港碼頭)45公里,西至東莞樟木頭30公里、東莞市區70公里、廣州135公里,惠鹽高速惠河高速、莞惠高速、國道G205、省道S120、S357等主幹公路在陳江交叉而過。京九鐵路貫穿陳江全境。轄區內還建成仲愷大道、曙光大道、陳江大道、五一大道等城鎮主幹道,並實現村村道路硬底化。

文化教育

陳江鎮山下國小
陳江鎮大力建設文化大鎮,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了陳江文化廣場、陳江大會堂、陳江圖書館等一批高檔次文化陣地,成立了惠州市首個基層文聯——陳江文聯。擁有省一級學校1所,市一級學校3所、區一級學校2所。陳江醫院被評為全省百家文明衛生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2007年,陳江鎮被評為省第六批城市體育先進社區(街道),街道文化站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陳江鎮不斷強化基礎教育,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整合、最佳化教育資源,不斷完善辦學條件、促學校上等達標,據統計,陳江鎮至今累積投資已有5000多萬,完成了學校各種軟硬體建設,率先完成“改薄”任務,並加大力度撤併了“麻雀學校”和小的分教點;在“上等達標”方面成績突出,現有省級學校1所,市級學校2所,市級幼稚園3所,區級幼稚園一所。街道辦事處為促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的提高,於2004年出台了“獎教獎學”實施方案、於2006年啟動了“名師工程”培訓,陳江鎮形成了良好校風教風學風。該街道教師結構合理,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較高,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獲國家、省各級榮譽累計有350多人次,市區級不計其數,2007年,陳江鎮教師獲區級以上獎勵的達320人次;中小學生的素質特別是創新與實踐能力、持續性發展潛力都有提高,在國家省市各級比賽中都獲獎無數,2007年,陳江鎮學生獲區級以上獎勵的達420人次。素質教育在陳江鎮各學校都得到了有力地開展。由於廣大師生的努力,該街道的教育教學成績多次受到上級各級領導部門的肯定和表彰,有多所學校被評為市區級的“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安全文明校園”“美麗校園”“綠色單位”。2008年6月18日,順利通過省教育強鎮督導驗收,是惠城區第一個成功申報省教育強鎮的鎮(街道)。

社會治安

陳江鎮惠鹽高速鎮隆往陳江出口路
始終堅持“抓穩定就是抓經濟”的思路,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意識,狠抓維穩綜治工作,成立了全省首支鐵路義務護路隊,開創了具有陳江特色的治安管理模式,形成了依法治理的良好局面,營造了平安和諧的發展環境。經濟繁榮興旺,社會穩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快速發展,是居家置業、發展事業的首選之地天。

交通運輸

陳江鎮地理優勢突出,東北距惠州市區12公里,南離深圳66公里,至惠州港碼頭45公里,西至東莞樟木頭30公里、東莞市區70公里、廣州135公里,惠深、惠樟、惠淡、惠廣等主幹公路在陳江交叉而過。廣梅汕鐵路和京九鐵路貫穿陳江全境,並在陳江設有客運站和貨運站,是惠州市西南部重要交通樞紐。

工業發展 

陳江鎮陳江鎮
陳江鎮辦事處,堅持“工業立鎮,農業穩鎮”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外向型工業,切實為外商提供熱誠、高效的服務,奉行“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服務意識。鎮政府為外商提供一系列無償服務,包括為新辦企業免費辦理立項、工商註冊、稅務登記、海關備案等手續。鎮企業辦負責協調鎮內工商、稅務、供電、供水、勞動、公安、法庭等部門,優先為企業辦理相關業務,還負責把各時期的有關海關和外經政策、規定及相關的業務信息及時傳送到各外商企業。嚴格執行“一個視窗”統一收費,按收費檔案的最低標準收取。一切面向外商投資企業的收費,必須經過鎮政府審定,嚴禁向企業亂收費、亂攤派。先後與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關係,引進三星、麥科特、大欣、蔚盛等8家投資額超億元的企業集團公司。2007年,陳江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56.32億元,陳江鎮各類型工廠企業698家,在廠工人超過8萬人;建成工業區10個,廠房建築面積達380萬平方米。陳江鎮電子產業實現產值125億元,在陳江鎮工業總產值中的比例達到80%;燈飾產業實現產值20.38億元,占陳江鎮工業總產值的13%,初步形成了以電子、燈飾、五金、塑膠、紡織等行業為主的外向型工業體系,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農業發展

陳江鎮甜玉米種植
陳江鎮轄11個村委會,146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2.6萬人,耕地2.1萬畝。改革開放以來,陳江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中心,積極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質量和效益,大力發展為城市服務的城郊農業、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業,有計畫地培育區域特色和主導農業,形成了具有陳江特色的規模化、集約化、基地化的農業新格局。現有規模農業生產基地43個,其中蔬菜基地17個,面積12000畝;水果基地21個,面積11000畝;花卉基地8個,面積1700畝;甜玉米基地11個,面積1600畝;水稻種植面積3700畝。創辦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區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獲國家認證的無公害農業產品2家,綠色食品1家。07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4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423元。

經濟發展

陳江鎮陳江鎮工業用地
2007年,陳江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7.62億元,工業總產值156.32億元;農業總產值2.4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82億元;財稅總收入4.12億元(其中城區收取部分2.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4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15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23元。經濟實力位居惠州市前列。陳江緊緊把握髮展機遇,按照建設“經濟強鎮、文化大鎮”的發展思路,大力抓好經濟建設,以工業為龍頭帶動一、三產業發展,形成了工、農、商同步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經濟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體實力位居惠州市前列。工業實力進一步增強,形成了以電子燈飾為龍頭的產業集群格局。陳江鎮共有各類型工廠企業648家,在廠工人超過8萬人;建成工業區10個,廠房建築面積達380萬平方米。2007年,陳江鎮電子產業實現產值125億元,在陳江鎮工業總產值中的比例達到80%;燈飾產業實現產值23.45億元,占陳江鎮工業總產值的15%。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南惠州的消費中心。擁有匯佳、樂易、民樂福等3家大型商貿廣場,投資額超億元的民俗風情商業街、御景華城、聯邦•君悅豪庭等大型商住項目正啟動建設。興建有多間配套服務齊全的大型酒店(其中三陽酒店是惠州市首家四星級酒店)。陳江鎮有個體工商戶達到2860家,民營企業715家,金融機構6個,2006年陳江鎮銀行總存款餘額達21.7億元,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82億元。“三高”農業發展見成效,農業形成產業化、特色化的良好格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陳江鎮水稻播種面積6100畝,蔬菜種植面積14500畝,果樹種植面積11000畝,淡水養殖面積8000畝,“三鳥”出欄38萬隻,生豬出欄2.68萬頭。200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42億元。現有規模化農業基地47個,由外商創辦的“三高”農業基地25個,其中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企業2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個,區級農業龍頭企業2個,並創建有鴕鳥、梅花鹿等特色農業品牌。

商業發展

陳江鎮陳江鎮
陳江鎮辦事處將第三產業作為建設現代化城鎮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和服務業,成為惠州南部的主要商貿和消費中心。按照“把陳江建成惠州重要物流中心”的目標,大力加強市場建設,現已形成以江城市場為中心,匯佳、民樂福為龍頭,集貿市場、商業步行街、華盛市場、甲子市場、建材市場、青春市場、澄海市場為輔助的市場體系。以三陽酒店、陳江賓館為龍頭的服務業,使陳江逐漸成為惠州西南部的消費娛樂中心。2007年,陳江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7.6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82億元。

投資環境

陳江鎮陳江鎮
陳江鎮位於惠州市西南部,南臨深圳。乘改革開放東風,陳江鎮廣大幹部民眾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幫助下,充分發揮地理和人緣優勢,發揚團結奮進、艱苦創業精神,抓住機遇,開拓前進,在三大文明建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陳江鎮大力推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全面最佳化投資環境生活環境。城鎮各項配套設施和整體功能日趨完善。投入城建資金6億多元,完成了21平方公里的城鎮規劃,建成城區面積達9平方公里,城鎮綠化率達30%以上。建成了貫穿陳江鎮的仲愷大道、曙光大道、金湖大道、陳甲路、陳江大
陳江鎮陳江鎮投資環境
道、五一大道等城鎮主幹道,形成了便捷順暢的交通網路,基本實現陳江鎮村道硬底化;建成11萬伏高壓輸變電站2個,建有日供水量10萬噸的自來水工程;各類通訊設施完善;擁有完備的市場商貿體系;鎮內酒店、賓館、中西餐廳、桑拿健身等娛樂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其中,三陽酒店為四星級酒店。良好的投資環境,熱情、高效的服務,使陳江鎮外向型工業發展迅速。先後與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關係,引進了三星德賽華陽、麥科特山陽、和幸技研、大欣、蔚盛、經迪等8家投資額超過億元企業集團公司。2003年陳江鎮外向型企業發展到357家,累計利用外資6.78億美元,實現工業總產值77.76億元,初步形成了以電子、燈飾、五金、塑膠、紡
陳江鎮陳江鎮
織等行業為主的外向型工業體系。由於投資軟硬環境不斷改善,為企業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前來陳江考察投資的客商絡繹不絕,招商引資勢頭一浪接一浪。陳江鎮還注重抓好“三高”(高質、高產、高效)農業發展,形成了以糧食、水果、蔬菜、花卉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格局。2003年,陳江鎮有“三高”農業基地44個,實現農業總產值2.37億元。陳江鎮嚴格按照《陳江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以及鎮委、鎮府提出的“路更寬、燈更亮、水更清”的發展目標進行開發建設。投入城鎮建設資金達6億多元,完成了21平方公里的城鎮規劃,已建成城區面積9平方公里,城鎮綠化率達30%以上;建成貫穿陳江鎮的仲愷大道、陳江大道、曙光大道、金湖路、陳甲路等城鎮主幹線,形成了外環路以交通為主、內環路以生活區為主的環狀交通網路,基本實現陳江鎮村道硬底化;建成了陳江文化廣場、陳江大會堂、外商產品展覽中心等一批重點工程;擁有了日供水量10萬噸的自來水供水系統和2座11萬伏的超高壓輸變電站,水電充裕;建成工業區19個、生活小區5個、行政辦公區1個。建有商業街、江城批發貿易中心、四星級酒店等。陳江鎮形成了西部為工業組團、中部為生活行政組團、北部為高新技術工業組團的全理布局。

發展目標

陳江鎮將以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總目標,以廣東省創建文化大省、廣州市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文化基礎建設,加強文化隊伍管理,以仲愷文化為動力,致力於打造具有陳江特色的文化品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為陳江建設文化大鎮、構建和諧社會而不懈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