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根[企業家]

陳樹根[企業家]
陳樹根[企業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樹根,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上海葵楓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嘉全特種布(上海)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總經理,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他是殘疾人中間的皎皎者。

基本信息

簡介

陳樹根,男,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上海葵楓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嘉全特種布(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1年陳樹根帶著幾百元錢,依靠做木工、修鐘錶、開小店等小本生意積累資本,於1995年成立汽車銷售公司。1999年至2002年,在故鄉小鎮楓涇工業園建立了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並依靠過硬的質量、良好的信譽迅速站穩了腳跟。2003年,為了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陳樹根在江蘇江都市征地80多畝,建造了2.5萬多平方米的廠房,成立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目前陳樹根已發起成立了4家合資企業,共征地500多畝,建造廠房11萬多平方米。公司銷售額已達1億多元,年上交稅額800多萬元。

2005年,為了讓本地的殘疾人多一些就業機會,在殘聯的大力支持下,陳樹根於當年4月在其上海葵楓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內成立了金山區殘疾人培訓、就業、扶貧基地。基地為參加培訓的殘疾人按上海市最低勞動保障線給予工資補貼,對於培訓完後願意留廠工作的殘疾員工,企業給予優先錄用。企業還為每個殘疾員工繳納了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基地成立一年多來,已培訓了100多名殘疾員工,錄用了20多名。

兒時志向

陳樹根出生在金山區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還未出生時,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從小過著比同齡人更加艱苦的日子。坎坷的命運磨練了樹根,他聰明、懂事、勤奮、讀書用功、成績優秀,從小就暗暗立下大志:一定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1982年11月,陳樹根參軍入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訓練基地服役。當兵的第一年,他就以勤奮好學而出類拔萃,軍事理論考試一直是全兵種的第一名,得到領導的重視。第二年就被破格提拔為輔導員,走上講台為戰友上軍事常識課。照這樣發展,他在部隊里肯定會一級一級地升上去。但陳樹根想,我在部隊里,即使官做得再大,也只能是改善我一個人的境遇,整個家庭包括兄弟們還是貧窮。這時,一個意外事故致使他右腳傷殘,於是1987年,陳樹根主動提出退役,回到了家鄉。

經商脫貧

家鄉的民政部門對陳樹根相當關心,給他特殊照顧,落實進了全民單位,解決了農轉非戶口。他兼任了兩家工廠的採購員,走進了生意場。他聰明、勤奮,為了採購到價廉物美的材料,他走出了金山,走到了嘉定,走到了浙江。當時同樣的電焊條,上海是40多元一公斤,浙江只要20多元一公斤。樹根從中看到了商機,他決定自己闖一闖。幹了10個月採購員後,他開了一家小小的五金店。當時只有300元的本錢,他100元開了個銀行帳戶,100元添了辦公用具,剩下100元交了房租。憑著自己的聰明、勤快、誠信,憑著同樣質量的商品比別人便宜,憑著收款付款的時間差,他一點一點地做起了生意,從1988年5月1日至同年9月21日,不到150天的時間,他的300元已經變成了60000元。

賺了6萬元第一桶金,樹根把家裡的舊房子全部翻新,邁出了脫貧的第一步。

再創大業

陳樹根的能力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於是他又到松隱水泥廠、金山機械設備廠去乾“三產”。可在“大鍋飯”盛行的年代,陳樹根的許多超前理念難以發揮,他的奮鬥目標也難以實現,雖然捧著“鐵飯碗”,工作很悠閒,每天一張報紙一杯茶,月底還能拿獎金,但陳樹根卻坐不住了。1991年12月份,他正式下海了。

單位提供了5間門面房子和幾個職工,卻沒有落實流動資金,陳樹根依然憑著自己的勤快與誠信,白手起家地做起了生意。兩間門面做百貨,兩間門面開飯店,一間門面搞小農具。那些日子,他一早要去農貿市場賣菜,白天忙碌在店堂里,晚上還要幫人做木工、修鐘錶。這樣一天下來,掙個六七十元不成問題,而當時在全民企業,他一個月的工資才73元。

1993年,浦東大開發,樹根看準商機開起了建材批發部,黃沙、石子、三夾板什麼都搞。

1995年,樹根已是“百萬富翁”,開始搞起汽車銷售公司。當時誰都不看好他,金山工商局也不批他執照,於是他就到奉賢去註冊,再回到金山來銷售。只用了3個月時間,就成了金山地區汽車行業的銷售大王,他的“百順汽車”在整個上海也有了名氣。接著,陳樹根又收購了楓涇車隊、朱涇勝利車隊,將一批下崗工人、個體司機都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最多時有700輛汽車的大型運輸公司。1996年,當“百萬富翁”逐漸增多的時候,樹根已經是“千萬富翁”了。

大展宏圖

創業致富的陳樹根不吸菸、不喝酒,只是喜歡旅遊。在他的辦公室里,擺滿了石雕、木雕、貝雕、玉雕……各式各樣的工藝品,都是他的旅遊紀念品。而參軍時戰友的家鄉,則是他出遊的首選。他告訴我們這樣一件事,“參軍時的戰友,大都來自浙江、江蘇農村,有的是第一次坐火車,有的是第一次走出大山,對我們大上海的人抬頭相看。1999年,我到浙江嵊州看望戰友,看到當地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高速公路都有了,昔日的戰友成了大老闆,生意都做到國外去了。而他們到金山來,都說怎么金山還是這個樣子?楓涇怎么十幾年都沒有改變?聽了這話,我感到非常慚愧。”

1999年10月,陳樹根在楓涇工業園區征地25畝,建造了7000平方米的廠房,計畫出租獲利。廠房建成後,來了5個合伙人,與他一起開起了箱包廠,遺憾的是工廠每月都虧本,股東們紛紛撤資,陳樹根也陷入了猶豫之中。但他馬上作出了抉擇,堅持發展,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經營工廠。他說:在我的字典里沒有“失敗”這兩個字。只有不成功的人,沒有不成功的事。他接手了瀕臨倒閉的工廠,把原先計畫投資房地產的資金投入到工廠的發展之中,2002年又征地50畝,成立了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廠房24000平方米,各種針車600多台,熟練員工1200多名。還是憑著他的聰明、勤奮,憑著頑強拼搏的意志,憑著艱苦創業的精神,企業很快走上了正軌,當年就完成出口1000萬美元,被譽為箱包界的一匹黑馬。2003年,陳樹根又在江蘇揚州建立了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廠房25000平方米,20多條生產線,熟練員工1000多名。公司設有進出口貿易、船務、技術開發等部門,形成紡織、染整、貼膠、成品製造等生產一條龍的產業鏈,並獲得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國際上多家知名品牌認可的供應廠商。

2007年,陳樹根又有一個大動作,他增加了對台商開的嘉全特種布(上海)有限公司的投資,接手了這家連續虧損4年的公司,僅僅2個月就扭虧為盈。第3個月投入3000萬資金擴建並新增生產設備。2008年1月新的設備正式投產。估計全年完成產值1億5千萬,實現利潤1000多萬。2008年還要擴建,準備實現月銷售3000萬,年銷售4個億。嘉全特種布公司生產的是目前最先進的環保型產品,用於星級賓館的牆紙、窗簾等等,國內原先依靠進口,現在引進最新技術,很有發展前途。

46歲的陳樹根正當壯年,目前已擁有4家公司、億萬的身價,但他並沒有因此滿足,他還要發展,計畫在3年內工業總產值達到10個億。

扶殘助弱

陳樹根資助貧困生陳樹根資助貧困生

“致富不忘黨的恩情,有機會時一定要回報社會。”這是陳樹根從小立下的誓言。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靠助學金和減免學費等政策完成了高中的學業,現在他每年都向當地學校捐贈數萬元以資助貧困學生。每年的大年初一,他都親自去慰問困難職工家庭和楓涇敬老院,送上慰問金。2005年,陳樹根在金山區殘聯的支持下,在自己一個下屬企業葵楓公司內辦起了金山區殘疾人培訓、就業、扶貧基地,每期30人,用專車接送。對於願意留廠工作的殘疾人,企業優先錄用。殘疾員工與健全員工實行同工同酬,同時為他們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還額外給他們每個月數百元的困難補助。2007年,他又在自己的廠區內建立了金山區陽光之家示範工廠。他說:“殘疾朋友此時最需要的,應該和我小時候一樣:渴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幫助。所以,我呼籲大家都來關心殘疾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2005年,陳樹根榮獲上海市社會公益特別奉獻獎。2007年11月,中國肢殘人協會在浙江紹興舉辦“首屆中國殘疾人自強創業論壇”,同時評選出10名“全國肢殘人自強創業之星”,陳樹根榜上有名。

在紹興領了獎,筆者與陳樹根同游魯迅故居,在江南的小橋流水旁,一同品嘗著油炸臭豆腐乾,一點都看不出他是有著億萬身價的企業家。然而在談話中,卻分明感覺到他的一些獨特見解。他說:“浙江省殘聯早在‘九五’期間就出台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0%直接用於扶持殘疾人創業脫貧的規定,並為殘疾人創業提供了600萬無息貸款,我們上海能不能也借鑑一下呢?”對於有些幹部辦事縮手縮腳,顧慮重重,他說:“有爭議的幹部,可能是壞人,也有可能是好人;但沒有爭議的幹部,一定不是個好乾部,因為他不思進取,無所事事,沒有作為,只會搗漿糊,既不得罪人,也不會犯錯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