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時

陳應時

陳應時,出生於1933。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音樂史學會、中國樂律學學會顧問。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專業。

基本信息

陳應時(1933- ),男。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音樂史學會、中國樂律學學會顧
上海音樂學院陳應時教授上海音樂學院陳應時教授
問。195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專業,1964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理論專業,後留校任教。1989年1月應邀任英國女皇大學訪問學者,1990年1月應聘任英國劍橋大學基茲學院訪問教授,1994年9月,應邀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 國立音樂大學、大阪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武藏野音樂大學、日本音樂學會和東洋音樂學聯席例會巡迴講學。
主要學術成就:
1、首次論證了中國在宋代時已經形成了具中國特色的純律理論,並提出了中國古琴的純律調弦法就是純律的生律法的新觀點和“律種”這一新概念。
2、在敦煌樂譜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掣拍說”,為此譜節拍節奏的解譯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案。
3、否定了近世學者認為古代聲名中的“閏”為“清羽”或bsi的說法,論證其本義是“變宮”或“閏宮”的簡稱。重新解釋了我國古代的“八十四調”理論,並考證了唐宋燕樂二十八調為何止七宮的原由。
所帶研究生的主要成果:
1、琴曲《碣石調·幽蘭》譜版本研究(戴微)
2、從樂律銘文看曾侯乙編鐘的構成(李淑芬)
3、繁盛時期青銅樂鐘的編列研究(陳荃有)
4、敦煌樂譜論著書錄解題(續)(倪文娟)
5、出土東周中原體系青銅編鐘編制區域特徵探討(王洪軍)
6、交響樂名作鑑賞(胡企平 主編)
7、姜白石俗字譜歌曲研究(趙玉卿
8、《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研究(吳志武
9、《魏氏樂譜》解析(漆明鏡)
開設研究生課程名稱:
1、中國音古代樂史
2、中國傳統音樂基本理論
3、古譜研究
教授課程:《中國古代音樂史》、《樂律學》、博士研究生論文指導。
研究領域:中國古代音樂史、樂律學。在研課題:敦煌樂譜的解譯和論證。獲獎情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科技成果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學生論文比賽指導教師獎、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藝術學二等獎、國務院頒發的為發展文化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