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先[江蘇省特級教師]

陳建先[江蘇省特級教師]
陳建先[江蘇省特級教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建先,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小語教學研究會教學研究中心委員、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個人簡介

陳建先,全國著名國小語文特級教師,2007“中國十大小語年度人物”,“本位語文”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全國小語會青年教學研究中心委員,江蘇省教科院兼職研究員,《語文教學通訊》《國小教學研究》《國小教學》《連雲港教育》等雜誌的封面人物。現供職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教育局教科所。
  他潛心於國小語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倡導的“本位語文”在全國廣有影響。已初步形成了“紮根語言、著意精神、立足發展”的本位語文觀和“讀為本、悟為核、用為宗”的課堂特色以及“紮實、靈動、開放、和諧”的教學風格。出版專著《本位語文》,在省級以上教育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新黑馬閱讀》6部,參編《教育印痕》《教育印跡》《語文名師同步教學設計》等專著22部。應邀到全國各地上課、作講座500餘場,得到廣大教師和眾多專家的高度評價。

特級教師陳建先特級教師陳建先

語文教學觀點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如果著意於精神的滋養,著力於語言的訓練,那么,必然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特級教師陳建先講座特級教師陳建先講座

(一)真實·自由·個性
回想上個世紀的語文教育,有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虛假多了,禁錮多了,共性多了。正因為如此,北京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韓軍在談到自己“新語文教育”的思想時特別指出,“五四”新文化精神就是新語文精神,而“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實質就是“真實、自由、個性”。反覆感受陳老師的課,可以說無時無刻不閃現著學生與教師真實、自由、而又獨具個性的心靈表白。
(二)出入·吞吐·收放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讀得充分,讀得深入,是寫的前提和保障。讀寫結合一直語文教育界所研究的課題,而要將兩者有機融合,達到近乎無痕的境界,著實不易。陳老師的教學始終貫穿著對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寓有形於無形之中,寓有意於無意之間。

寫作觀點

寫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導,體現了環環相扣,一氣呵成,讓人不得不嘆服其設計的精妙!

特級教師陳建先講課特級教師陳建先講課

主要體現在這樣四個方面:
1、表達方式的形象化
在讀到作者看見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不禁倒抽了一口氣”時,學生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我覺得(不禁倒抽了一口氣)是表示作者的驚訝。但為什麼不說‘我不禁驚訝起來了呢’?”教師及時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從兩者所蘊含的意思上進行比較、鑑賞,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作者表達之形象與生動:
2、表現手法的多樣化
在平時的習作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只知道平鋪直敘,而不懂得側面的烘托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使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妙處,在讀到課文中描寫天游峰之“險”時,陳老師適時地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寫掃路人,為什麼用了整整一段話來寫天游峰的險?這樣就引發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真正領悟寫作的技巧。
3、遣詞造句的準確性
4、人物描寫的漸進性
像一位撥弄琴弦的樂師,時不時地用“鏇律”撞擊一下學生的心靈,擦出新的火花。文中有兩處對掃路人外貌的描寫,為什麼要分兩處來寫?這是學生很難想到的問題。陳老師就在此處設一“障礙”,讓學生跳一跳,體會思考的愉悅,品嘗收穫的快感。

學術研究

“本位語文”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國小語文教學論壇》《國小教學研究》《連雲港教育》的封面人物。出版專著《本位語文:陳建先經典課堂與創新設計》,在省級以上教育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他潛心於國小語文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初步形成了“紮根語言,著意精神,立足發展”的本位語文觀和“讀為本,悟為核,用為宗”的課堂特色以及“紮實、靈動、開放、和諧”的教學風格。近年來,應邀到全國各地上課、講座400餘場,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和眾多專家的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