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孟熙[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陳孟熙[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陳孟熙(1899—1986)號無聞,字長陽,四川樂至人。中央軍校第五期政治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五期畢業,川軍將領,系解放軍元帥陳毅之兄。長期在川軍任職,曾任第43軍26師政治部主任,第56軍164師參謀長,西康禁菸專員,川西師管區副司令,1949年12月在四川樂山參加起義。後任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團結委員。1986年4月12日任重慶病逝。

基本信息

陳孟熙陳孟熙(右二)

陳孟熙(1899—1986)號無聞,字長陽,四川樂至人。中央軍校第五期政治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五期畢業,川軍將領,系解放軍元帥陳毅之兄。
生於1899年10月9日。長期在川軍任職,曾任第43軍26師政治部主任,第56軍164師參謀長,西康禁菸專員,川西師管區副司令,1949年12月在四川樂山參加起義。後任四川省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團結委員。1986年4月12日任重慶病逝。

人生經歷

陳孟熙,國民黨的少將,解放戰爭時期,與胞弟陳毅、堂兄陳修和都率部起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兄陳世祿,字孟熙;陳毅是老二,弟陳世勛,字季讓。還有四個親妹妹。由於年紀相近的關係,陳毅和陳修和、陳孟熙接觸較多,感情也深;其次就是季讓了。
1918年3月,陳毅和孟熙雙雙考進了中國留學勤工儉學會成都分會留法預備學校。1919年春,陳毅兄弟雙雙考入前30名內,各取得省政府旅費津貼400元。1919年6月初離川,8月14日在上海登上“麥浪”號海輪,啟程赴法。10月10日到達法國南方大港馬賽。
到法國不久,陳毅和孟熙被安排到蒙達尼公立中學。孟熙和聶榮臻同一張課桌。“勤工”,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事,候工三個多月後,兄弟倆終於進了“法國二百家族”之一的施奈德公司當雜工。孟熙是油漆工,陳毅是鉗工。“儉學”卻成為泡影,由於他們參加了里昂中法大學抗議法國當局的鬥爭,陳毅兄弟倆結束了“西方文明”的最後一課。1921年10月,他們與102名中國學生一起被法國當局“驅逐出境”了!陳毅在“波爾特加”號郵輪上,發出了憤怒的吼聲:文明的母親呀,你試想,你這葡萄色的文明,究造出什麼佳釀?

人各有志 兄弟各奔東西

1927年5月,陳毅到了武漢。這時,修和、孟熙和季讓都在武漢。修和與孟熙於1925年在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修和學炮兵科,孟熙學政治科。季讓則考上遷來武漢的軍校第六期,兄弟們意外相聚。那時蔣介石已經叛變革命,汪精衛也將撕下偽裝,形勢多變,風雨如磐。兄弟們經常見面,政治見解各不相同,經常爭論,但感情卻很親密。孟熙因為與陳毅的見解不同,曾竭力勸他脫離共產黨,他堅決不肯,因理由不充足,說不過陳毅,被陳毅批駁得大哭起來,結果也未動搖陳毅的意志。陳修和看到這一點,感到阻止陳毅革命,只有徒傷兄弟們的情感,同意各走各的路。葉挺率領軍校學生和農運講習所學員和南湖學兵團組成的中央獨立師,迎擊反革命軍隊進攻,季讓英勇負傷。接著汪精衛宣布“分共”,白色恐怖籠罩武漢城鄉。陳孟熙準備到四川軍閥劉存厚部工作,陳修和決心去上海搞造船工業。陳毅要季讓回四川教書,自己則趕去南昌參加“八一”起義。
陳修和離開的那天,陳毅送他到武昌江邊碼頭。修和只說了一句話:“請放心,為兄的決不做對不起二弟的事!”但是在長期的政治鬥爭的激流里,一個人的前進道路有很多制約因素,他當過蔣介石侍從室的副官,又被派去法國學習軍械製造……
陳毅對孟熙去劉存厚部工作是不滿意的。孟熙在軍校畢業後被派去浙江部隊任排長,他不願去,剛好劉存厚的弟弟劉肇乾在漢口,拉他去劉部。陳毅說:“大哥,投靠軍閥是沒有前途的,這事切不可輕率決定。”孟熙說:“投靠軍閥當然沒有前途。這次我去劉部是吳玉章先生同意的。“既然吳玉章同意了,陳毅也就無話可說了。

意外得知胞兄訊息

1929年3月下旬,大柏地戰鬥之後,陳毅帶領新編的紅四軍第一縱隊,駐在瑞金附近的一個地主家裡。地主訊息頗為靈通,兩天前就攜家眷逃走了。不大的書房裡,四壁上糊滿了報紙。陳毅很久不了解當時國內外動態,一見報紙,喜出望外,捻亮煤油燈,湊上板壁閱讀起來,使他更為驚喜的是,居然還是1月份的“新報”!還有一個熟悉的名字:“陳孟熙”!此時的陳孟熙已是劉存厚的少將駐滬代表,於是,陳毅輾轉與他取得了聯繫。
8月26日,一艘英國輪船到達上海。化裝成工人的陳毅正準備擠進最雜亂的人流里混下船去,忽然發現陳孟熙和陳修和一式西裝革履,胸佩“淞滬警備司令部”徽章,登上船來。“共匪”陳毅跟著他們順利通過稽查口,驅車到了福州路的新蘇旅館。陳孟熙已在一層包租著一套房間,讓陳“共匪”住裡間,陳“少將”住外間,修和雖然回兵工廠,卻也常來關照。湊巧,世澤、季讓也來上海。

原來,8月間中央來信,要紅四軍派領導幹部去上海參加政治局召開的軍事會議,匯報紅四軍情況。前委決定陳毅去上海,他在廈門候船去香港轉上海時,給孟熙發了一封快信,告訴了大致的船期。所以陳毅在國民黨統治下的上海得到了諸多方便。
陳毅在上海久了,不安全的因素也就增長了。季讓、世澤來上海後,住在漢口路德義原商號。季讓粗心,把兄弟五人的合影豎在書桌上,有位國民黨方面的同鄉來訪,一眼認出了陳毅,忙問:“陳毅到上海來了?”季讓忙說:“路過上海,到北方去了。”老同學周光煒在電車裡看到逛馬路的陳毅,就去問修和,修和硬說光煒看花了眼。這樣,陳毅被轉移到法租界一座教堂的後院,在密室里“禁閉”起來。“禁閉”期間,陳毅起草了著名的“九月來信”。
10月1日,陳毅平安地離開上海。兄弟一別,又是二十年……

老蔣欲策反陳毅

解放戰爭中擔任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的王耀武,寫過一篇回憶文章:《蔣介石指示我在山東破壞和談和調處的真象》,記錄了這么一樁事:
在1946年停戰協定簽訂、成立軍調部後,正在調處之際,蔣介石聽何應欽說,陸軍總司令部和兵工署駐昆明辦事處處長陳修和是新四軍軍長陳毅的哥哥,蔣就想利用他們的兄弟關係,叫陳修和去對其弟進行瓦解工作,使陳毅倒向國民黨方面來,拆散共產黨的革命武裝力量。1946年3月間蔣介石即電召陳修和到南京見蔣。蔣問了陳關於雲南部隊的裝備情況以後,又問他和陳毅的關係。在陳修和向蔣報告了以後,蔣接著對他說,應以黨國為重,並指示他寫信給陳毅,設法把陳毅拉到國民黨這方面來;如果陳毅肯過來,當以山東省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重用之。陳修和即對蔣介石說,陳毅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很堅決,把他拉過來恐怕辦不到;如以國共合作為前提,與他進行交談,還不致遭到拒絕。……蔣介石欲策反陳毅的願望落空。

“中將”廠長率部起義

1949年6月,陳毅在上海向鄧小平介紹陳修和時說到:“我的這位大哥啊,他曾在四川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和黃埔軍校五期炮兵科畢業,蔣介石對他很器重,當過老蔣的侍從副官,被派到法國學習兵工,考察西歐各國兵工廠,抗戰時和勝利後到越南、香港、昆明負責軍運,並曾多方面支援過胡志明。嘿,解放戰爭開始,蔣介石還派他策反我,叫我當山東省主席兼兵團司令。我這位大哥要求親自到臨沂來和我面談,老蔣哪敢放他來,他可真是個愛國的兵工專家!”
1946年兄弟沒有見面,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陳毅在愚園路找到了修和夫人董憫大嫂。這時董的生活非常困難,因為修和在東北擔任國民黨瀋陽兵工總廠中將總廠長,與“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串通,拒不南遷,被蔣介石停發工資,董憫靠駐滬辦事處的老同事偷偷塞一些錢,勉渡難關。陳毅批了五十塊銀元的生活費,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久,陳修和回到上海。解放軍兵臨瀋陽時,蔣介石一方面許願他升任兵工署署長,一方面嚴令拆遷和破壞瀋陽兵工廠,都被陳修和頂住了。瀋陽解放前夕,蔣介石派飛機接他南下,還是沒有如願。瀋陽兵工廠由陳修和領頭護廠,解放軍接收後,陳修和任廠長,三天做好準備,第四天立即開工。修好了僅有的幾門155毫米重炮,在天津、太原戰役中起了很大作用。朱德總司令又委派他到上海,聯絡那些留在上海的兵工技術人才。
陳修和到上海後,聯絡了二百多人,又隨第二野戰軍進軍西南。他在與鄧小平交談中,非但籌劃了兵工生產,也畫出了川渝鐵路的藍圖。1949年10月21日,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了委任陳修和為中央技術管理局副局長的委任狀。陳修和還收到了新政協特邀代表的邀請信。
不久,陳孟熙和夫人也到了上海。孟熙當過國民黨軍26師政治部主任,164師參謀長,在解放戰爭中任川西師管區少將副司令官,1949年12月在四川樂山率部起義,作為起義將領安排到上海工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