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方

陳元方

陝西乾縣人。1936年入黨。曾西安市委副書記,中共陝西省委書記兼西安第一書記,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第六屆人大代表。

1.原中共陝西省委書記

陳元方,陝西乾縣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漢中特委宣傳部部長、三原縣工委書記、關中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西安市委副書記,西安市副市長,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主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兼西安市委第一書記、省顧委副主任,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2.道德家[東漢]

陳元方,名紀,字元方,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在《世說新語》里,直接介紹陳元方言行的至少有八條,分布在《德行》《言語》《政事》《方正》《規箴》《夙慧》六門。這八條記錄,除了《德行》之10的內容(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閒室之內,嚴若朝典。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二門之里,兩不失雍熙之軌焉)為空泛評價的話以外,其餘的七條,都是七個精彩的瞬間,記載了陳元方和他的家人們的生活。

生平

要說陳元方,得先說他的父親陳太丘。“太丘”本是河南一個地名,陳元方的父親陳寔(音為“實”)曾經是那裡的行政長官,所以後人稱他為“陳太丘”。這人為官清廉,家裡簡陋到連拉車的僕役都沒有。應宰府招見的時候,叫大兒子陳元方親自拉車,車上坐著老爺子抱著小孫子長文,二兒子季方則隨後挑著行李。到了宰府,主人設宴招待他們,當時的八大名士號稱“八龍”,一個給他們開門打簾,一個行酒,其他的六龍輪番布菜。可見陳家父子所得到的禮遇是非常非常高的(見《德行》之6、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餘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於時太史奏:「真人東行。」)這一道獨特的風景成為當地的奇聞,人們甚至給這父子三個畫像後廣為傳誦,說他們出行是“真人東行”,尊稱他們父子三人為“三君”。
陳老爺子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應該是生了陳元方和陳季方這么兩個才學見識都非常高明的兒子,並且這兩個兒子又給他生了很出色的孫子,陳家可謂滿門俊才。某天,元方的兒子長文和季方的兒子孝先爭吵,各自誇耀自己的父親的功業德品高,吵了好久爭不出勝負,這兩個娃娃跑到爺爺陳太丘那裡,要老爺子下結論。沒想到老爺子不緊不慢地說:“論學識品行,元方和季方各有所長,互為兄長,難以分出高下優劣啊!”(見《德行》之8、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不知道小兄弟兩個聽到爺爺的決斷會不會滿意,但是爺爺的發自內心的得意和讚賞,以及後來長文孝文的才學出眾,卻不由得後世為父母的人生出些嫉妒來———生子孫若此,夫復何求!這個故事流傳很廣泛,並成了個成語叫“難兄難弟”。“難”字讀陰平(即口語所說的國語“一聲”),本來是“各有長處,難以分出高下”的意思,到了今天,卻將“難”解釋成了“苦難”的“難”,“難”的讀音也成了去聲(即口語所說的國語“四聲”),成了“一起患難的人,共處同一個困難境地的人”的意思。如今偶爾在一些生僻的文章里,也還是將“難”字讀陰平,意思是“譏諷同樣的壞”,取其原意的反意。不過後來無論哪種解釋,都已經不是原來的面目了。
關於道德家陳元方的文章:

陳元方候袁公

原文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政事第三/3)

譯文

陳元方(即陳紀)十一歲時,去拜會袁公(即袁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任太丘長,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麼?”元方說:“我的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讓人們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越來越敬重。”袁公說:“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令尊學我,還是我學令尊?”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相隔遙遠,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陳太丘與友期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好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正午過了太丘的朋友沒來,陳太丘不再等候便離開了,陳太丘走後,(友人)他才來。陳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才七歲,正在門外玩耍,遊戲。客人問元方:“你爸爸在嗎?”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離開了。”朋友便發怒罵道:“這簡直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把人丟下自己走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親約好正午。正午時你還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便下車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元方卻頭也不回地進了家門。

注釋

:①候,拜訪,問候。
②履行,實踐,做。
③綏,安,安撫。
④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
⑤師,學習。

3、北京協和醫院教授

陳元方,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教授,女,1930年出生,江西人,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畢業。1950年畢業於北京燕京大學醫預系,為該校理學院榮譽生及獎學金獲得者。1957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學院。1963年以該年最高成績考取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師從我國內分泌學奠基人劉士豪教授,1966年畢業。博士生導師

貢獻

在胃腸學尤其是胃腸內分泌學方面造詣較深,能在某些疑難胃腸病如胃腸胰腺內分泌腫瘤等的診治中發揮獨特作用,除消化專業外,還具有多方面、多學科的內科臨床經驗。多年來致力於消化系疾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曾負責胃腸實驗室工作。在我國胃腸內分泌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本領域全國學科帶頭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