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癰散

降癰散治癰疽諸毒,消腫,止痛,散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斂毒速潰可愈。

基本信息

拼音

jiàngyōngsǎn

處方

薄荷(辛佳者,用葉)1握,野菊花(連根葉)1握,土貝母半握,茅根1握。

製法

上乾者可為末,鮮者可搗爛,同貝母研勻。

功能主治

消腫,止痛,散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斂毒速潰。主痛疽諸毒,陽毒熾甚而疼痛勢凶者。

用法用量

將茅根煎濃湯,去滓,用調前末乘熱敷患處,仍留前剩湯頓暖,不時潤於藥上,但不可用冷湯,冷則不散不行,反能為痛。約敷半日,即宜換之。

摘錄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中藥方劑之降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