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泰納

阿蘭·泰納

阿蘭·泰納,編劇,導演,1929-12-06生於日內瓦。1957年曾在英國與人合拍紀錄片《美好的時刻》。首次拍攝的故事片是《薩爾里死了還是活著》(1969)。此後他導演的主要影片有《蠑螈》(1971)、《返回非洲去》(1973)、《世界中間》(1974)、《約納斯,2000年他將25歲》(1976)、《收穫月》(1980)、《光年》(1981,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在白色的城市裡》(1983)等。他的影片努力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剖析人物的孤獨感與相互關係。他對歷史與哲學問題也較感興趣。

作品介紹

導演作品

2004年《保羅離去時》

2002年《血之花》

1999年《明天的喬納斯和萊拉》

1998年《安魂曲》

1996年《擦亮》

1993年《M夫人的日記》

1991年《喪失影子的人》

1989年《來自玫瑰山的女人》

1987年《心中的烈火》

1987年《Vallée fantôme, La》

1985年《無人之地》

1983年《白城》

1981年《光年以外》

1979年《收穫月》

1976年《喬納2000年將25歲》

1974年《世界中心》

1973年《Le retour d'Afrique》

1971年《蠑螈》

1969年《夏爾之存亡》

1957年《Nice Time》

編劇作品

2004年《保羅離去時》

1999年《明天的喬納斯和萊拉》

1998年《安魂曲》

1996年《擦亮》

1991年《喪失影子的人》

1989年《來自玫瑰山的女人》

1987年《心中的烈火》

1987年《Vallée fantôme, La》

1985年《無人之地》

1983年《白城》

1981年《光年以外》

1979年《收穫月》

1976年《喬納2000年將25歲》

1974年《世界中心》

1973年《Le retour d'Afrique》

1971年《蠑螈》

1969年《夏爾之存亡》

1957年《Nice Time》

製作作品

2002年《血之花》

2001年《黑岸》

1999年《明天的喬納斯和萊拉》

1998年《安魂曲》

1996年《擦亮》

1991年《喪失影子的人》

1989年《來自玫瑰山的女人》

1987年《Vallée fantôme, La》

1985年《無人之地》

1983年《白城》

1973年《Le retour d'Afrique》

1969年《夏爾之存亡》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1981 第3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光年以外 (獲獎)
  • ▪ 1981 第3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光年以外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89 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來自玫瑰山的女人 (提名)
  • ▪ 1987 第4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Vallée fantôme, La (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1983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白城 (提名)
  • ▪ 1979 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收穫月 (提名)
  • ▪ 1973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Interfilm獎-新電影論壇 Le retour d'Afrique (獲獎)
  • ▪ 1973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新電影論壇 Le retour d'Afrique (獲獎)
  • ▪ 1971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推薦-新電影論壇 蠑螈 (獲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 1969 第2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夏爾之存亡 (獲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 ▪ 1998 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 安魂曲 (提名)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1984 第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法語電影獎 白城 (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