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禮哈姓

阿禮哈姓,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阿里侃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阿禮哈[阿禮哈、阿裏哈,讀音作ā lǐ hā(ㄚㄌㄧˇㄏㄚ),滿語為Ariha Hala]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阿里侃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阿禮哈氏,亦稱阿里哈氏,源出金國時期東海女真阿里侃部,滿語為Ariha Hala,漢義“五顏六色”、“承擔”。
阿禮哈氏世居和通吉郭思屯(今吉林敦化)、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則自俄羅斯濱海地區南至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一說為烏蘇里江流域)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明朝末期,在佟·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之後,繼任者愛新覺羅·皇太極在後金天聰年間組建了“阿禮哈超哈營”,後來阿禮哈氏族人多出於“阿禮哈超哈營”,“超哈”就是“兵、武、軍”的意思,滿語“阿禮哈超哈營”的漢稱就是“驍騎營”。
在滿清政府的軍事建制中,驍騎營隸屬於各旗固山額真(都統)之下,屬於清軍各旗中的精幹核心組織,因此多有以其軍稱為姓氏者。在各旗驍騎營中,最為驍勇善戰、裝備也最好、且待遇最高的,就是上三旗之驍騎營,特別是皇族正、鑲黃旗中的驍騎營,“兵抵余將”,待遇比漢軍八旗、蒙軍八旗都要高許多。
在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的驍騎營將士中,多有稱阿禮哈氏者,後多冠漢姓為何氏、李氏等。
阿禮哈氏族,隨清軍成功入關後,分封犒賞跑馬占地,後鎮守北京安定門,之後不詳,居住地於雍和宮一帶的鑲黃旗駐地,食俸祿,氏族入關後的其祖墳場院位於北京奧體中路一帶,漢姓冠以“何”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