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涅絲的海灘

阿涅絲的海灘

八十歲的阿涅斯·瓦爾達,在生日之際以《愛格尼斯的海灘》這部充滿溫情的幽默佳片為自己慶壽,實在是電影史上的一段佳話。影片利用重構的手法,她與丈夫德米電影中的一些片斷來重現這位導演一生中的的重大事件。影片探討的是人性,而非電影。觀眾可以看到,丈夫德米去世之前,阿涅斯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劇情簡介

回到生命中曾擁有過的那片海灘,阿涅斯·瓦爾達用一貫獨有的風格創造了一幅電影自畫像。她將電影片段、照片、紀錄畫面搬上舞台,充滿她獨有的幽默與情感。這是一段關於電影、記憶、曖昧與真實的心靈旅行:看見瓦爾達從一個舞台攝影師,成為新浪潮的先驅、獨立製片人、裝置藝術家;看見她與雅克·德米永志不渝的愛情、她提倡的女性主義,與她在古巴、中國、美國的旅行;看見她童年的生活、常去的海灘、鄰居、家人、她的貓,還有從市集買回來的二手物件……看似無關的片段,串連成一種對生命的溫柔珍視。讓我們跟著瓦爾達獨樹一格的驚人眼光,來看這個自由且充滿好奇心的女人,傳奇的生命軌跡。

影片視點

73歲時,瓦爾達迎來了她事業的又一個高峰,拍攝了紀錄片《拾荒者與我》(The Cleaners & I)。在這部帶著自傳意味的紀錄片裡,瓦爾達描繪了法國當今時代的拾荒者形象;同時,以第一人稱在鏡頭前有意勾畫出一幅關於“女拾荒者”——也就是瓦爾達自己的人生——她撿拾的是被人遺忘的記憶。這部實驗紀錄片在30個月內就拿下了大大小小30個獎項。瓦爾達的最新紀錄片《阿涅斯的海灘》,入圍08年維也納最佳競賽單元後摘獲2009年凱撒最佳紀錄片獎。

幕後製作

阿涅絲的海灘 阿涅絲的海灘

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充滿感情地告訴我們,她的最愛就是她的丈夫——法國著名導演雅克·德米。他們1962年結婚,育有二子。雅克在1991年去世。過去人們都知道,雅克是因為患肺炎去世的,而在這部紀錄片裡,瓦爾達勇敢坦然地告訴大家,雅克患上了愛滋病。當雅克面對死亡時,他開始撰寫自己童年的故事,瓦爾達說:“這簡直是一部美麗的電影”。而雅克卻說,“只有你能完成它!”於是,瓦爾達和攝製組開始同死亡爭奪時間,搶拍《南特的雅克》,她希望雅克能看見這部片子的完成。這部影片終於在1991年09月17日完成,雅克在同年10月27日去世。

只是,我們還是感覺有點遺憾,對於左岸藝術家的友誼,她只是簡單地提到了一句:當戈達爾完成<筋疲力盡>的時候,投資方找到他,說你能不能再介紹一個像你這樣拍低成本藝術片的導演?於是,戈達爾就把瓦爾達介紹給他,就這樣,瓦爾達從圖片攝影變成了電影導演。瓦爾達從來沒有想成為導演,她只是想讓她的圖片會說話。現在,她的圖片說話了,說了很多。作為女性主義導演,她說得尤其有個性。

《海灘》有很多場面採用了非常先鋒的表現手段,通常會讓人產生做作的感覺,但是經瓦爾達之手,你能隨意地融入她營造的氛圍。這證明,技巧是不能模仿的。它一直存在,但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任何技巧都不管用。

《海灘》的大多數鏡頭是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偶爾有些鏡頭是35毫米膠片拍攝的,它們混雜一起,產生了迷茫的效果,以唯美的手段回顧了瓦爾達的一生。瓦爾達的情緒和情感展現了她充滿生命力的平民氣,親切、真誠和樸實。她用她的美麗,模糊了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界限,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相關連結漫步在《阿格涅斯的海灘》;瓦爾達:回憶是一片海灘;DV時代的“新浪潮之母”。

評論

不管什麼時候,親愛的瓦爾達都是那個可愛的、機靈的、甚至還有幾分俏皮的小老太太。她總是這么樂觀和好奇,她的自傳式紀錄片和她早期的作品一樣,讓人忍俊不禁。

——《芝加哥太陽報》

在影片裡,瓦爾達沒有展示自己是如何拍電影的,她展示的是自己如何生活的,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如何去理解人類。

——《洛杉磯時代》

在看似隨意的鏡頭中,瓦爾達用一部自己拍攝的紀錄片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開玩笑”式的俏皮的總結。這個老太太越來越像個孩子。

——《舊金山紀年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