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拜戰爭

阿拜戰爭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哈利發國為爭奪近東、地中海區域和外高加索的統治權而進行的歷次戰爭。這些戰爭是在“傳播伊斯蘭教”和“對異教徒的聖戰”的口號下進行的。632—634年哈利發執政者阿布·貝克爾哈里發侵占地中海東岸是阿拜戰爭的序曲。

簡介

阿拜戰爭(Byzantine-Arab Wars) 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哈利發國(caliph,Khalīfah)為爭奪近東、地中海區域和外高加索的統治權而進行的歷次戰爭。這些戰爭是在“傳播伊斯蘭教”和“對異教徒的聖戰”的口號下進行的。

632—634年哈利發執政者(Caliphate)阿布·貝克爾(Abu Bakr)哈里發侵占地中海東岸是阿拜戰爭的序曲。633年,阿拉伯軍在阿拉伯乾谷(死海以南)首次大敗拜占庭軍。公元七世紀下半葉,拜占庭屢戰屢敗,喪失了在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外高加索和北非(一部分)的領地。646年,哈利發軍最後占領了亞歷山大城。648年和654年又先後占領了賽普勒斯群島和羅茲島。自668年起,戰爭主要在小亞細亞進行。668—669年,673—678年,716—717年間,阿拉伯軍隊在海軍的支援下多次遠征君士坦丁堡,但屢攻未克。717年最後一次遠征,哈利發的陸海軍戰敗,阿拉伯喪失了在安納托利亞的領地。隨後20年中,雙方在這個地區作戰互有勝負。739年,拜占庭軍在阿克羅因城(今卡拉希莎爾)附近擊潰阿軍。其後,阿拉伯軍撤出了小亞細亞西部。臨近九世紀初,拜占庭軍占領了從敘利亞到亞美尼亞的一大片土地,在帝國東部邊境建立了要塞線。對方也在其對面構築了許多工事。其中最重要的工事是塔爾斯要塞(在奇里乞亞)。戰事幾乎連年不斷,主要在要塞線一帶進行。在阿拉伯—拜占庭戰爭進程中,地中海上也展開了鬥爭。阿拉伯人利用其海軍優勢,於823年占領了克里特島,858年又占領了馬爾他島。西西里島爭奪戰持續了50多年,於878年終為阿拉伯軍所占領。阿軍以西西里和地中海其他島嶼為基地,對拜占庭在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和阿普利亞的領地不斷發起攻擊。自九世紀末起,克里特島就成了阿拉伯海盜襲擊伯羅奔尼撒各城和愛琴海各島嶼的基地。以後哈利發衰落,拜占庭於十世紀初占領了敘利亞北部地區,而十世紀後半葉又收復了克里特、賽普勒斯和羅得各島。到十一世紀初,拜占庭遇到了新的勁敵土耳其塞爾柱人的國家,因此與阿拉伯的競爭較前緩和。

點評

在軍隊武器和技術裝備方面遠不及拜占庭的阿拉伯哈利發之所以能多次取勝,一方面是因為拜占庭同伊朗進行的戰爭使拜占庭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大為削弱;另一方面是受拜占庭殘酷壓迫的人民奮起反抗,儘管力量不大,但對阿拉伯人的勝利也有所幫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