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拜登

喬•拜登

在這次競選中,拜登獲得了58%的選票。 1988年,拜登第一次競選美國總統。 2007年,拜登再次參加美國總統競選。

(圖)喬•拜登喬•拜登

約瑟夫•羅賓耐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1942年11月20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市(Scranton),1965年於德拉瓦大學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1968年,他獲得錫拉丘茲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法律學位,之後開始從事法律工作,並於1972年當選美國國會參議員,因脾氣暴躁而聞名,曾於1988年參與美國總統大選,2008年作為歐巴馬的競選搭檔再次參與美國總統大選,2009年1月20日就任美國副總統。

約瑟夫•羅賓耐特•拜登

(圖)喬•拜登喬•拜登

約瑟夫•羅賓耐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1942年11月20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市(Scranton),是老約瑟夫•拜登與吉恩•拜登之子。他是四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生長在愛爾蘭天主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商人,曾經做過汽車銷售員、阿莫科石油公司(Amoco Oil)的銷售代表、農藥噴灑公司的合伙人、海運密封劑製造公司的經理、房地產經紀人、供熱公司的鍋爐清洗工,並在這些領域內都取得了成功。

喬•拜登10歲的時候,他們全家搬到了德拉瓦州威爾明頓市郊居住。拜登開始在那裡的一家私立天主教學校——阿瞿密爾學院(Archmere)上學。為了幫助家裡支付學費,他還做了一份兼職。拜登年少時有口吃的毛病,為了改掉這個毛病,他堅持在鏡子前反覆背誦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美國學者(The American Scholar)》,觀察自己的臉部肌肉並學著控制它們。
之後,他考上了德拉瓦大學。大學期間,他一直為了學習成績而掙扎,終於在1965年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前一年,拜登前往巴哈馬群島(Bahamas)度春假。在那裡,當他偷溜到酒店游泳池玩時,邂逅了未來的妻子——內尼拉•亨特(Neilia Hunter)。1966年,拜登與內尼拉結婚。之後,拜登回到學校繼續上學。1968年,他獲得錫拉丘茲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法律學位,之後開始從事法律工作,並於1972年當選美國國會參議員
1969年,拜登的第一個兒子約瑟夫•R•“寶”•拜登出生。1970年和1971年,弟弟羅伯特•亨特•拜登(Robert Hunter Biden)和妹妹內奧米•拜登(Naomi Biden)相繼出生。1972年12月,悲劇降臨了:出門進行聖誕節採購的內尼拉和三個孩子遇到車禍。內尼拉和內奧米在車禍中喪生,寶和亨特也受了重傷。
接到這個訊息時,拜登正在參議院辦公室中。他說,家庭破碎後,痛苦的他曾想到追隨妻女而去。但是最終,他還是選擇活下來。作為一名單身父親,他在家人的幫助下養育著兩個兒子。不過,在拜登的妹妹搬來同住之後境況有所緩解。他隨後再次找到了愛情。1977年,他與吉爾•雅各布(Jill Jacobs)結婚。吉爾是一名教育學博士,任教於德拉瓦技術社區學院(Delaware Technical Community College)。拜登和吉爾有三個孩子:除了寶和亨特,還有一個女兒——阿什利。他們還有5個孫子孫女。寶•拜登位居德拉瓦州總檢察長一職,同時也是德拉瓦州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的上尉。亨特•拜登是一名律師,以前曾當過職業說客。阿什利•拜登則是一名社會工作者。
除了參議員的工作之外,拜登還在德拉瓦大學教授憲法。作為副總統候選人參加2008年競選活動期間,他仍然堅持教課。德拉瓦大學法學院的一名發言人說拜登有一次“特意搭乘夜間航班從阿富汗(Afghanistan)飛回來給學生上課”。
在2008年競選期間,拜登參議員的病史問題被提了出來,甚至關係到他擔任副總統的領導能力。1988年,腦動脈瘤差點要了拜登的命。在他退出總統競選幾個月後,他感到嚴重神經緊張和頭痛。看過醫生後,他被送到了緊急顱內手術的手術台上。康復期間,醫生在他肺部發現了一個血塊,同時動脈瘤再次找上門來。第二年5月,拜登再次接受顱內手術。拜登參議員說,這次經歷改變了他;他決定全身心投入到參議員工作之中,不在小事上浪費精力。

政治生涯

(圖)喬•拜登喬•拜登

拜登的政治生涯始於27歲。1970年,他入選德拉瓦州紐卡斯爾縣(New Castle County)的縣議會。在那裡工作兩年之後,他的政治生涯有了大飛躍。29歲的拜登擊敗共和黨的德拉瓦州參議員詹姆士•迦勒布•博格斯(James Caleb Boggs)(已連任兩屆的在任參議員),進入參議院。在這次競選中,拜登獲得了58%的選票。當選參議員兩周后,拜登的家人遭遇車禍,他的妻子和女兒在車禍中喪生。他在兒子的病房中宣誓就職,成為歷史上年紀倒數第五的參議員。拜登長達35年的德拉瓦州參議員生涯由此展開。
為了照顧兩個兒子,拜登一直過著通勤生活,每天搭乘火車往返於華盛頓(Washington)和德拉瓦州的寓所之間。乘火車已經成了貫穿拜登參議員職業生涯始終的習慣。這個習慣還為他贏得了一個名號——“華盛頓特區內的圈外人”(生活在華盛頓特區外的華盛頓人)。
1988年,拜登第一次競選美國總統。他的競選口號是:“在我們社會中重新點燃理想的火種”。直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莫琳•多德(Maureen Dowd)指控拜登剽竊英國工黨領袖尼爾•金諾克的講話之前,拜登的支持率一直都很高。在一次演講中,拜登“變成了金諾克”,他不但重複了金諾克所說的話,還將金諾克的部分人生故事引為己用。1987年8月,在愛荷華州(Iowa)的一次辯論中,拜登將金諾克演講的部分內容引為己用,說自己是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這句話對於金諾克而言是事實,但對於拜登而言則是謊言。
後來,拜登的競選經理人為他進行辯護,指出拜登早先就曾聲明會在競選過程中引用金諾克的部分演講內容。儘管如此,拜登的愛荷華州演講和一些負面調查結論(拜登在法學院上學時所寫的論文有三分之一屬於抄襲)還是使拜登的支持率一路下滑。由於公眾的強烈抗議,拜登不得不在加入1988年總統角逐的三個月後,黯然退出競選舞台。
儘管存在爭議,拜登還是保住了自己的參議員席位。回到華盛頓並且兩次戰勝動脈瘤之後,“拜登成為最活躍、最敢於發表意見的參議員之一”。1975年,他成為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成員(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目前擔任該委員會主席;退出1988年總統競選後,他還加入了參議院司法委員會(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並在1987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該委員會的主席。
拜登長期擔任參議員的資歷和在各個委員會中的成員資格為他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同時批評也接踵而至。擔任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期間,通過與國家領導層接觸,拜登獲得了豐富的外交政策經驗。擔任司法委員會主席期間,在任命羅伯特•波克(Robert Bork)和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為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法官的聽證會上,拜登作為會議主持者的表現受到了廣泛批評,使得這兩次聽證會變成了“雜耍表演”。拜登還曾因其子亨特的說客活動而受到牽連。2001年至2008年間,亨特•拜登一直在華盛頓從事說客活動。但是,在父親被任命為副總統候選人兩天后,他已經正式辭去這項工作。
2007年,拜登再次參加美國總統競選。他在愛荷華州黨內提名競選中排名第五,無望候選人名單,被迫宣布退出總統角逐。退出競選後,他拒絕向其它候選人提供正式支持。
由於對外交政策格外熱衷同時擁有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這一頭銜,拜登參議員被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問題上最有影響力的權威人士。此外,他在很多領域內的政策觀點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

政治觀點和政策

拜登的外交政策理念核心是:伊拉克戰爭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外交政策失誤”。拜登參議員曾一度站在支持伊拉克戰爭的政治立場上,還在2002年決定是否開始向伊拉克派軍的議案上投了贊成票,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抨擊和批評。之後,他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並於2007年2月建議國會撤銷在中東國家使用武力的授權,有效地結束這場戰爭。
儘管該項提案未獲通過,但拜登稍後又提出了一項旨在結束伊拉克戰爭的提案。2007年9月,名為拜登計畫(Biden Plan)的不具約束力的決議(建議將伊拉克分為三個自治國家,即將這一區域內的三個主要民族群體分離開來)在參議院的表決中以75票對23票獲得通過。伊拉克戰爭結束對拜登參議員的個人利益也有著潛在影響:他的大兒子——寶是德拉瓦州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的一員,原定於2008年10月派駐伊拉克。
雖然他所信奉的天主教義反對墮胎,並且“願意憑信仰接受”生命始於受孕的觀點,但拜登參議員還是堅決維護了婦女的墮胎選擇權。他反對半生產墮胎法和壞孕後期墮胎,反對為任何形式的墮胎提供公共資助。他投票贊成聯邦政府贊助性教育避孕藥具的發放,贊成聯邦政府贊助幹細胞的進一步研究。拜登反對同性婚姻(儘管他支持同性的民事結合),但不贊同為了禁止同性婚姻而修改憲法。

在防治犯罪的問題上,拜登主張加強執法力度。1994年出台的《拜登犯罪法案》使得聯邦政府撥款在全國範圍內增加100,000名警力。該法案還將一些攻擊性武器列為禁用,擴大了死刑的適用範圍,劃撥更多資金資助新監獄的建設工程,並在暴力侵犯婦女法案之中規定加大性虐待的民事責任。

拜登曾在2007年說過,如果上帝賦予他特殊的力量,他將利用這種力量去解決全球能源危機。他是生物燃料研究的強有力支持者。按照他所設定的目標,到2030年,美國每年生產的生物燃料應當達到600億加侖。他反對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內進行鑽探活動,也反對在美國近海沿線進行海上鑽探。他還呼籲政府取消對石油企業的補貼,主張政府對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和其他人在汽油問題上對消費者進行價格欺詐一事進行調查。儘管拜登贏得了環保群體的高度支持,但是媒體指出,他是在競選中使用私人飛機的候選人之一。

拜登主張廢除有利於美國1%極富者的布希減稅政策。他在2008年表示,現在正是最富有的美國人表現“愛國心”的時候,這些人應當繳納更多的稅款來幫助美國度過難關。拜登對歐巴馬的減稅計畫持支持態度。按照這一計畫,年收入少於250,000美元的美國人將得到減稅待遇,而年收入高於250000美元的美國人將繳納更多稅款。在參議院表決中,拜登投票反對廢除或降低替代最低稅(Alternative Minimum Tax)。替代最低稅制度於1969年開始實施,初衷是對高收入群體徵稅,但是這一制度從未根據通貨膨脹和平均工資增長水平調整過。因此,如今進入替代最低稅課稅領域的不是高收入家庭,反而使中等收入家庭納稅負擔沉重。

角逐副總統

(圖)喬•拜登喬•拜登

2008年8月23日凌晨3點,歐巴馬競選團隊向支持者們傳送了簡訊和電子郵件。電子郵件中寫道:“朋友,我現在要正式宣布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已經選擇喬•拜登作為我的競選搭檔了”。在五天后的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拜登證實了這一訊息:“是的。毫無疑問,我接受了你的提名,我將參加這次競選並為美國的下任總統歐巴馬效力”。
許多民主黨人對歐巴馬未選擇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參議員作為競選搭檔表示遺憾,有些人則認為拜登是更好的戰略選擇。在競選期間,副總統候選人的傳統任務之一就是充當總統候選人的馬前卒。副總統候選人要時刻緊盯並攻擊對方陣營,使總統候選人可以集中精力應對競選熱點問題,而不必浪費精力去 攻擊對方陣營或抵擋對方陣營的攻擊。
對於那些希望在選舉中角逐總統寶座的政治家來說,副總統候選人的頭銜可謂是個燙手的山芋;政治家在一次競選中的發言很有可能在下次競選中被別人拿來抨擊,最終導致競選無望。但是,大多數政治觀察家都認為拜登沒有這種後顧之憂。一位該領域的權威曾經寫道:“他已經對總統症免疫了”。由於擺脫了再次競選總統的野心,拜登可以放心大膽地發言,而不必擔心言多語失毀了前程。
拜登被選為歐巴馬的競選搭檔後,他的口才再一次得到檢驗。人們用“坦率而耿直”、“強有力的辯論者”、“口若懸河的長篇大論”和“偶爾容易亂放炮”或將這些詞語結合起來形容拜登和他的演講。作為歐巴馬的競選搭檔,拜登頂住了對方陣營對他接受副總統候選人任命前和任命後發表的各種言論的攻擊。
也許對歐巴馬陣營來說最大的損害,就是拜登在總統候選人初選階段對歐巴馬的評論。拜登在2007年2月宣布參加總統競選當天,曾經說歐巴馬是“第一位主流非裔美國[總統候選]人,口齒清楚、聰敏、乾淨、英俊”。在初選階段,拜登還說過,他認為歐巴馬尚未做好擔任總統的準備。擔任副總統候選人之後,他曾經表示,柯林頓參議員是更好的競選搭檔,這一言論頓時引起更大的爭議。在稍後的一次公開露面場合,他又重申了這一觀點。保守派的脫口秀主持人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在其網站上稱:不拘一格的拜登是個“不斷給我們帶來樂趣的喜劇之王”。
拜登值得誇耀的一大優勢就是:他在天主教選民和藍領選民當中擁有很高的支持率。這次總統競選中,在爭奪天主教選民和藍領選民的戰役中,歐巴馬輸給了希拉蕊。在11月的最終選舉中,拜登可能會為歐巴馬收復這塊失地。但是,拜登要想將其他利益群體的選票也拉攏過來,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他的一些過失,說得好聽一點是對文化不敏感,說的嚴重一點就是種族歧視。2006年,拜登曾經語出驚人:如果你沒有中東口音,你就進不了德拉瓦州的7-11店或鄧肯甜甜圈(Dunkin Donuts)店。此外,受到對少數族裔問題漠不關心的指控時,拜登在辯解中還曾經說過德拉瓦州以前是一個奴隸州。

2009年1月20日就任美國副總統。

資料來源

[1] 博聞網 http://people.bowenwang.com.cn/joe-biden.htm
[2]太傻網 http://www.taisha.org/abroad/usa/impression/200901/20090116170421.htm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