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是以沙漠地質遺蹟為主體,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地質公園。公園內地質遺蹟類型多樣,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點和極高的美學與科學研究價值。自2005年9月成功申報為國家地質公園以來,通過建立和完善地質公園主碑、博物館、陳列館、標示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和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具備了揭碑開園條件,於2007年9月成功揭碑開園。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界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是以 沙漠地質遺蹟為主體, 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地質公園。公園規劃面積630.37平方公里,由騰格里園區、巴丹吉林園區和居延海園區3個園區10個景區組成,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公園內地質遺蹟類型多樣,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點和極高的美學與科學研究價值。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自2005年9月成功申報為國家地質公園以來,組建了盟旗管理機構,採取有力措施,先後完成了地質公園主(副)碑、博物館、陳列館、標識系統、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成立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出版了科普讀物,使沙漠地質公園具備了揭碑開園條件,於2007年9月成功揭碑開園。
為進一步發揮阿拉善沙漠地質遺蹟資源優勢,擴大阿拉善的知名度,促進地方經濟和諧發展,2007年12月盟行署常務會議研究決定開展申報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工作。經多方努力,2008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五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會上,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了本年度唯一晉升 世界地質公園的資格,並在2008年11月正式接受了國內專家組的實地考察。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質構造、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為主體的地貌景觀,創造和打破了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是中國唯一的沙漠地質公園。其中 騰格里沙漠是中國擁有湖泊數量最多的沙漠;中國第二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鳴沙區,以及世界最高沙山;被譽為“活化石”的 胡楊林為公園屹然撐起一片綠色,“沙漠明珠”居延海則悄然閃著熠熠的光芒,讓人魂牽夢縈。巴丹吉林的秀美神秘,騰格里的鐘靈毓秀,居延海的碧波蕩漾,古生物化石的耐人尋味,與蒙古土爾扈特部落的人文歷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是沙漠地質公園的精華所在。 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規劃面積630.37平方公里,由 巴丹吉林騰格里居延3個園區10個景區組成。公園內地質遺蹟類型多樣,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點和極高的美學與科學研究價值。
3個園區分別是巴丹吉林園區、騰格里園區、居延海園區。巴丹吉林園區位於阿拉善右旗境內,包含 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岩畫、 紅墩子峽谷、海森楚魯風蝕地貌4個景區,面積為424.72平方公里。是以沙漠峽谷、風蝕地貌及歷史悠久的岩畫等景觀為主體特色和科學探險、科普旅遊及自然生態的觀光區。主要開展科教、沙漠探險、人文特色旅遊等遊覽項目。
騰格里園區位於阿拉善主旗境內,包含騰格里沙漠、吉蘭泰鹽湖、敖倫布拉格峽谷3個景區,面積為347.1平方公里。是沙漠、鹽湖、峽谷及宗教文化等景觀資源為主要特色的科考和休閒度假區。主要開展科學考察、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等娛樂項目。居延海園區位於額濟納旗境內,包含居延海、黑城文化遺址、胡楊林、馬鬃山古生物化石4個景區,面積為166.57平方公里。是以胡楊林、居延海、古城遺址、古生物化石及航天城等為主要景觀資源的生態觀光旅遊區。重點開發自然生態旅遊、科普科教等項目,同時結合居延文化、土爾扈特文化等發展特點旅遊。

主要景點

月亮湖景區
月亮湖景區面積約3平方千米,是一個秀麗的淡水湖泊。東望其狀如新月,
月亮湖 月亮湖
西瞰似中國版圖,屬古代湖泊因長期乾旱而被分割的時令湖之一,因長期受地下承壓水的維持而不乾涸。湖水凝碧,葦叢含煙,各種魚類翔游淺底,珍禽異鳥翩然湖上,是度假旅遊的勝地。
敖倫布拉格峽谷
敖倫布拉格峽谷是以流水作用兼有風蝕作用形成的峽谷地貌。景區內發育十大峽谷,總體由西向東展布。峽谷蜿蜒曲折,兩壁陡峭,風蝕龕和各種風蝕地貌形態各異,如人似畫,栩栩如生。駱駝瀑飛流直下,砂岩石柱挺拔矗立,雄偉壯觀,是研究我國乾旱區丹霞地貌成因和演化的典型地區。
通湖景區
位於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東南部,四面沙丘環抱,內部濕地富饒,湖畔綠草茵茵,牛羊成群和白色蒙古包群、五彩野營帳篷與濃郁的民族風情融為一體,景色怡人,如詩如畫。
巴丹吉林沙漠
總面積4.71萬km2,是中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沙漠以“奇峰、鳴沙、秀湖、神泉、古廟”五絕著稱。最高沙峰為必魯圖峰,海拔1609米,相對高度500米,是世界沙山的最高峰,號稱“沙漠珠穆朗瑪”,巴丹吉林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被譽為一“世界鳴沙王國”。沙漠中已探明的湖泊有144個,俗稱“沙漠千湖”。在眾多湖泊中印德日圖泉最為神奇,不足3m2的暗礁上有108個泉眼,被譽為“神泉”。巴丹吉林沙漠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麗的沙漠。
曼德拉山岩畫
於巴丹吉林沙漠東緣的曼德拉山岩畫中保存有6000多幅數千年前的古代岩畫,構成了曼德拉山岩畫群,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為研究我國的民族史、美術史、畜牧史、天文史、宗教史等,提供了極為豐富、真實的資料。
額日布蓋峽谷由北向南呈“人”字形展布,長約5km,兩壁岩石呈褐紅色,其基岩是距今約1.5~1.8億年的侏羅紀砂岩和粉沙岩。主要在流水沖蝕及風蝕作用下形成。
胡楊林 胡楊林

胡楊林景區
額納 胡楊林是世界上現僅有的三大原始胡楊林之一,現有面積44萬畝,僅次於新疆,居全國第二。金秋的胡楊林是額濟納最富魅力的景致。胡楊又名梧桐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楊樹品種,被譽為“活著的化石樹”。胡楊屬落葉喬木,多生長在水源附近,耐鹽鹼,生長較快,生命力極強,有“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三千年生命之說,是堅強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居延海景區
位於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北38km,保有水域面積35.4平方千米。景區內包括煙波浩淼的居延海,茫茫無垠荒漠戈壁,戈壁與沙漠的過渡帶,以其獨特的景觀吸引著人們在沙漠中尋找奇蹟,渴望真切體驗“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覺。
黑城遺存景區
位於額濟納旗東南部,距達來呼布鎮約25千米,包括黑城、怪樹林、紅城、綠城、大同城和甲渠侯官遺址等景點。它向世人展現了不同時期額濟納的人文歷史,漫步走進黑城遺存景區,將會讓我們緩緩揭起古代額濟納神秘的面紗。
風蝕後的石頭 風蝕後的石頭

海森楚魯景區
“海森楚魯”為蒙古語,意為“像鍋一樣的山石”。在方圓數十平方千米的範圍內,怪石林立,形態各異。景區內 風蝕母岩為距今約1.5~1.8億年的 侏羅紀 花崗岩,由於岩性及其礦物成分的差異,加上長期的風化作用,形成了各種風蝕地貌。海森楚魯是我國西部地區花崗岩風蝕地貌最發育的地區之一,是研究風蝕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博物館。

特徵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獨的基本特徵:
歷史性
在這塊古老神奇、廣袤富饒的土地上,從舊石器時代就留下人類活動的足跡,自 春秋戰國時代起,狄、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吐蕃、蒙古等少數民族曾先後在這裡繁衍生息。反映 殷商西周戰國先民弱水流域活動的先秦遺蹟;居延海和巴彥毛道地區的西漢移民戍邊、屯墾開發;雄居盟境東北的賀蘭山塞防遺址,縱貫東西的草原“絲綢之道”,以及300年前,土爾扈特部衝破沙俄的重重圍阻,歷盡艱辛,回歸祖國,譜寫了“東歸英雄”的不朽史詩等等,構成了阿拉善絢麗多姿、獨具特色的歷史畫卷。
獨特性
阿拉善盟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以最高沙山、最大響沙區、最密集的沙漠湖群構成世界級的沙漠奇觀,世界四大宇航中心之一的東風航天城、北溫帶罕見的珍稀植物寶庫賀蘭山天然次生林、世界三大胡楊林區之一的額濟納天然河谷胡楊林、享有盛譽的歷史文化遺蹟黑城及曼德拉山岩畫、中國第一座大型機械化天然鹽湖生產基地吉蘭秦鹽湖等,為發展觀光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和高科技旅遊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被譽為“中國秘境”。
文化性
阿拉善不僅有獨特的地質遺、豐富優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還保存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黑城出土的居延漢簡,是《 史記》、《 漢書》之外,現存數量最大的漢代歷史文獻; 曼德拉山保存有6000多幅栩栩如生展現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遊牧生活的岩畫;南寺內珍藏著大量稀有的佛像、佛經和佛教文化;北寺內建有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教育學於一身的阿旺丹德爾的紀念塔和紀念牌;唐代詩人王維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這裡留下的優美篇章等,形成了阿拉善獨特的文化傳承。
不可替代性
我國最大的航天城——“東風航天城”坐落在這個盟。阿拉善盟還擁有我國唯一坐落於沙漠腹地的佛教寺院巴丹吉林廟,我國擁有湖泊最多的騰格里沙漠,我國距離城市半徑最短的沙漠探險營地月亮湖沙漠旅遊度假區,全國罕見的地貌規模之大、形狀之完美、地貌類型之經典的花崗岩風蝕地貌海森楚魯,屬於風蝕原石構造的稀有峽谷景觀的紅墩子大峽谷,擁有大量珍遺的國內罕見的門類之多、數量之大、分布範圍之廣的古生物化石和恐龍化石。這些資源不僅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而且有些資源屬精品、絕品,是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
阿拉善獨具特色的沙漠地質景觀,是觀光旅遊、科學研究、科考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難得的好去處。

意義與影響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開發建設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意義重大。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成功,使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建設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有利於旅遊發展
地質公園的建設實際上為這個盟旅遊資源的整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和載體,通過它可以更好地把這個盟豐富但分散的旅遊資源有機地聯繫到一起,形成一個以三大園區為主體、各具特色、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的完整體系,並進一步賦予其更多的科學內涵,從而進一步提升阿拉善盟旅遊業的品位和檔次;同時從提升全盟旅遊業整體競爭力的高度,統籌規劃全盟旅遊業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發展目標,整合資源、分步實施,充分調動盟、旗的積極性,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阿拉善盟的旅遊資源,促進這個盟旅遊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有利於打造品牌
作為國家地質公園的一員,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在一定程度上與 黃山泰山九寨溝等名山大川齊名,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這個盟旅遊業的知名度。這個盟的最終目標是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如拿到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的金字塔招牌,就會進一步擴大這個盟旅遊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拓展阿拉善盟旅遊業的發展空間。
有利於資源保護
沙漠及其相關的地質遺蹟都是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財富,進行有效保護,勢在必行。建設地質公園就是對歷史遺蹟、自然遺蹟在保護中開發,以開發促進保護,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把資源的科學內涵、知識內涵挖掘出來,使其可觀賞、可體驗、可感受、可消費,讓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
有利於拓展融資
加快公園建設。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作為國內唯一以沙漠 戈壁景觀為主、融合蒙古族草原文化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已經引起國家相關部門及自治區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公園的申報階段,得到了國土資源部和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今後公園的建設過程中,除了國家、自治區的大力支持外,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來共同參與公園的建設,共同發展阿拉善盟的旅遊業。
有利於生態保護
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和氣候演化,造就了阿拉善盟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環境。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和人為的破壞,這個盟的生態環境也不斷惡化,尤其是處於北京乃至華北生態屏障的重要地理位置,更顯示出保護好阿拉善生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公園的建設堅持先保護後開發、在保護中開發、以開發促進保護。在公園建設過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以及沼氣等新技術,加大生態建設的力度,走生態旅遊、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子,切實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有利於第三產業
改善人民生活質量。隨著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建設,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斷增加,使當地人民不僅認識了自然的旅遊資源,而且自覺地把積保護資源、發展旅遊作為一個大產業,積極踴躍參與開發建設,既促進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又拉動固定資產投資;既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提升人民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程度,又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沙漠、戈壁的認識;進一步加速人們對沙漠、戈壁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這個盟旅遊業發展;推動這個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加大這個盟的對外開放,促進人們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促進全民素質的提高,最終成為這個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新亮點。

影響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建立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對於進一步保護和研究沙漠地質遺蹟、運用世界品牌效應提升阿拉善的知名度、促進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乃至科學合理開發沙漠旅遊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挖掘沙生產業潛力,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而現實意義。因此,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一舉奪得第五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內推薦評審會桂冠,是阿拉善乃至 內蒙古全區地質遺蹟保護及旅遊業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標誌著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即將邁進世界地質公園的行列。同時,更會促進阿拉善旅遊事業的大發展,邁向更高的台階。
巴丹吉林高大雄偉的沙山、敖倫布拉格流水風蝕出的神奇峽谷、碧波蕩漾的居延海、生生不息的胡楊林……這些地質地形景觀組合成了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全貌。
多年來,在演繹“人定勝天”、沙退人進的故事的同時,一直在抱怨沙塵暴和沙漠,它讓我們投了那么多資,種了那么多樹,卻依然擺脫不了“風起黃沙不見天,到處流沙埋家園”的窘境。其實,世界上很少有絕對的廢物,沙漠也不例外,只要我們換了思路和做法,沙漠在某種程度上便成了“好東西”,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它使地質遺蹟資源不需要改變原有面貌和性質而得到了永續利用,自然在這裡真正回歸了自然。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不但可以提供科學研究和科學知識的場所,還能改變當地傳統的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為地方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

獲得榮譽

公園於2004年11月28日晉升為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2005年9月19日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8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第五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會上,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榮獲本年度唯一晉升 世界地質公園的資格,並在2009年6月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的實地考察工作;
2009年8月22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執行局會議上評審通過,8月23日在第三屆國際地質公園發展研討會上正式公布為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現有國家地質公園138家。目前,以沙漠為主題的國家地質公園,阿拉善是全球第三家。
世界之最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面積900多平方公里,包括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和居延綠洲三大景區。立園的根本是3個世界之最:
第一,巴丹吉林沙漠裡遍布高大沙山,相對高度200-300米,最高的達到500米,被稱為“沙漠 珠穆朗瑪”,是世界僅有。
第二,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裡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湖區。經諾爾圖湖周邊為例,就有144個湖泊星羅棋布。若是淡水湖,湖周長滿青草綠樹,儼然江南水鄉風光。若是鹹水湖,湖周也有灌木荊棘,而且人可以浮在湖面上,不會游泳也沉不下去。
第三,兩大沙漠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登上沙山,從山頂往下滑,常常可以聽到沙山的轟鳴聲,十分響亮。

 旅遊指南

交通信息 

(一)騰格里園區(阿拉善左旗)交通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國家地質公園
(1)鐵路交通
鐵路客運主要依託銀川和烏海兩市。全國各地遊客要乘火車來阿拉善左旗,需先到銀川或烏海後轉乘汽車抵達巴彥浩特,再分赴各景區。
(2)航空客運
阿拉善左旗距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僅110公里,距內蒙古烏海市也僅有130公里,可以利用銀川河東機場或內蒙古烏海機場作為阿拉善左旗的航空進出港。
(3)公路交通
阿拉善左旗距銀川110公里,距烏海市130公里,距阿拉善右旗510公里,距額濟納旗630公里,路面均為二級柏油公路。旗府所在地巴彥浩特鎮距 南寺旅遊區30公里,距 北寺旅遊區25公里,距月亮湖旅遊區69公里,距敖倫布拉格景區近300公里,距通湖景區180公里,均為柏油公路。公路客運是進出阿拉善左旗的主要交通工具,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開通了至周邊城市和旅遊區的客運班車。
(二)巴丹吉林園區(阿拉善右旗)交通
(1)鐵路交通
阿拉善右旗沒有鐵路經過,乘火車進出可以依託蘭新鐵路。阿拉善右旗距甘肅省金昌市150公里,張掖市140公里。可乘車先抵達金昌或張掖再轉車至右旗。
(2)航空客運
進出阿拉善右旗可以依託鼎新機場(註:軍用機場)和蘭州中川機場。阿拉善右旗到蘭州中川機場520公里,到鼎新機場290公里。往來交通便捷。
(3)公路交通
阿拉善右旗的旅遊交通主要依靠公路。旗所在地——額肯呼都格鎮距巴丹吉林沙漠景區70公里,距 曼德拉山岩畫景區260公里;距 額日布蓋峽谷景區220公里;距海森 楚魯風蝕地貌景區180公里。阿拉善右旗已開通至周邊城市的客運班車。
(三)居延園區(額濟納旗)交通
(1)鐵路交通
額濟納旗境內臨河至策克口岸鐵路正在建設中,現旅遊者如乘火車前往,需在甘肅酒泉市轉乘汽車。
(2)航空客運
額濟納旗境內的東風航天城現有一個軍用機場——鼎新機場,聯航已經開通了至北京的航線。
(3)公路交通
額濟納旗的旅遊交通主要依靠公路運輸,額濟納旗距阿拉善左旗630公里,距甘肅酒泉市394公里,為二級柏油公路。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距黑城景點36公里,距 怪樹林景點24公里,距東風航天城景點150公里,距胡楊林景點1公里,距神樹景點20公里,距居延海景點50公里,距策克口岸73公里。現已開通了達來呼布鎮至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的客運班車,每天往返。旅遊旺季時,還有旅遊專車往返兩地。

門票信息

巴丹吉林園區:曼德拉山岩畫景區20元/人,巴丹吉林沙漠景區、額日布蓋峽谷景區和海森楚魯風蝕地貌景區供遊客免費觀光。
騰格里園區:月亮湖景區80元/人(不含車費),通湖景區50元/人,敖倫布拉格峽谷景區75元/人。
居延園區:居延海景區20元/人,黑城文化遺存景區60元/人,胡楊林景區60元/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