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腳跟,因是其唯一一個沒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唯一的弱點。後來在特洛伊戰爭中被人射中致命,現在一般是指致命的弱點,要害。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寶貝兒子。忒提斯為了讓兒子煉成“金鐘罩”,在他剛出生時就將其倒提著浸進冥河,遺憾的是,乖兒被母親捏住的腳後跟卻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處“死穴”。後來,阿喀琉斯被太陽神阿波羅一箭射中了腳踝而死去。後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是再強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

基本信息

詞義

阿卡琉斯之踵(Achilles'Heel),是指致命的弱點,要害。

典故

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之踵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寶貝兒子。預言裡說,阿喀琉斯成人後將被拉去打特洛伊人,並單刀赴會主攻特洛伊城,但他最後會死在特洛伊人的箭下。傳說她的母親忒提斯為了讓兒子煉成“金鐘罩”,在他剛出生時就將其倒提著浸進冥河,使其能刀槍不入。但遺憾的是,因冥河水流湍急,母親捏著他的腳後跟不敢鬆手,乖兒被母親捏住的腳後跟卻不慎露在水外,所以腳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全身留下了惟一一處“死穴”,因此埋下禍跟。長大後,阿卡琉斯作戰英勇無比,但終於給人發現了弱點,一箭射在腳後跟而身亡。
古希臘神話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勇士,他雖然號稱刀槍不入,卻有一個致命之處——自己的腳後跟。後來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喀琉斯殺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護神阿波羅,於是太陽神用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後跟,送了這位勇士的命。
而關於阿喀琉斯之死,還有一個說法:在激烈的特洛伊戰爭中,勇力過人的阿喀琉斯單挑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殺死他後拖屍示威。但很快,阿喀琉斯被赫克托爾弟弟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腳踝——地動山搖的一瞬間,英雄轟然倒地,但阿喀琉斯剛毅的目光似乎還在為早已注定的結局感到不安。後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是再強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

運用

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之踵
任何一個強者都會有自己的致命傷,沒有不死的戰神,是這個神話告訴人們的一個道理。

阿喀琉斯殺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護神阿波羅,於是太陽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後跟致使阿喀琉斯死亡。

人們心中祈求和平,想藉助想像中的神明或英雄來懲戒一切破壞和平的人,不論是阿喀琉斯還是赫克托耳,表達了人們的一種希冀,人們崇敬英雄,更熱愛和平。

當你看到英格蘭以流暢的打法對待法國,以摧枯拉朽的進攻對待瑞士、克羅埃西亞時,就會把這支球隊與3000多年前那位能在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阿喀琉斯劃上等號的;而當清晨,英格蘭堅固的防線守住了葡萄牙人81分鐘的狂攻後,你也會相信他們就是那個刀槍不入的戰神。但一分鐘後,“阿喀琉斯之踵”便冒了出來,從這刻起戰神便注定要踏上光榮的死亡之路。

其實“阿喀琉斯之踵”早在第22分鐘便已初現,橫空出世的魯尼莫名其妙地讓自己的腳(也許是腳後跟)受了傷,只能告別射手王之爭,這已是一個不好的兆頭,因為戰神此時缺少了一把利劍。

而“阿喀琉斯之踵”暴露在敵人面前,則是在統帥埃里克松接連換下斯科爾斯和傑拉德,採取更加保守戰術的時候。從這時起,葡萄牙人已發現了戰神的致命之處,於是他們大膽地用四名攻擊型前衛和三個前鋒進行猛攻,並最終戳傷了戰神。

戰神畢竟就是戰神,即使已經受傷,還是能堅持到最後時刻,120分鐘不死已是奇蹟,他們卻仍要去奪取勝利,打破自己38年不勝葡萄牙,50年來未在大賽勝過東道主的宿命,如同神話中的阿喀琉斯始終不願相信自己會死於腳踵一樣。

但他們還是轟然倒地,最終的“阿喀琉斯之踵”是誰?是那個所謂的“萬人迷”貝克漢姆和那個自從頂替魯尼上場便衰相畢露的瓦塞爾,他們倆的腳踵才是真正致命的,他們讓一個勇士死去。

天亮了,回味那場剛結束的英葡大戰真覺得他們像特洛伊戰爭一樣悲壯、偉大,在戰場上沒有勝者也沒有敗者,有的只是勇士。正如阿喀琉斯的母親海洋女神忒提斯送兒子上戰場時所說的:“你要去參加的是一場偉大的戰爭,他會讓你永留史冊,但我知道你將不會歸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