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有鵲巢

《防有鵲巢》,《詩經·陳風》篇名,把不協調的事物放在一起,引起危機的恐懼。由於歷代詮釋各異,引伸出許多有意思的觀點,比較通行的看法是,詩中表達的了暗暗的愛,暗暗的擔憂,暗暗的感嘆,以及暗中擔憂。

簡介

《防有鵲巢》
詩經·陳風》篇名。
詩序》:“《防有鵲巢》,憂讒賊也。宣公(陳宣公,編者注)多信讒,君子憂懼焉。”
詩集傳》則說是男女有私,憂懼被人讒間之詞。
後來研究者或以為是“賢人”憂讒之作,但未必是宣公時詩。《詩集傳》之說,多以為不足為據。

原文

防有鵲巢
防有鵲巢,邛有旨苕。
誰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誰侜予美?心焉惕惕

注釋

防:有二解:
1、堤岸,堤壩。
2、枋,常綠喬木,可為紅色染料。
邛:土丘。
旨:美。
苕:有二解:
1、一種長在低濕處的植物。一說為翹搖,一說為葦花。
2、凌霄花。
侜:音舟,謊言欺騙。
唐:朝堂前和宗廟門內的大路。
甓:古代的磚,用以作瓦溝。

鷊:
綬草,十樣錦。
惕惕:擔心害怕的樣子。

譯文


堤壩怎會有鵲巢?
土丘怎會長美苕?
是誰離間我愛人?
使我心憂添煩惱。
庭中怎會用房瓦?
土丘怎會長美綬?
是誰離間我愛人?
使我心憂添煩惱。

喜鵲搭窩在河堤,
紫雲英草長坡地。
誰會矇騙我的愛?
擔憂害怕藏心裡。
瓦片鋪在庭中路,
綬草栽入丘上土。
誰會矇騙我的愛?
擔憂害怕心裡苦。

賞析

《防有鵲巢》一詩的情緒癥結,在於把不協調的事物放在一起,引起危機的恐懼。由於歷代詮釋各異,引伸出許多有意思的觀點。《毛序》說這首詩是“憂讒賊也。宣公多信讒,居子憂懼焉”。至於這位宣公是否信讒遠賢,詩中並無實指。《毛詩序》仍然是一種揣想。朱熹則認為這是一首情詩,在《詩集傳》中說是“男女之有私而憂或間(離間)之詞”。朱熹的說法,抓住了詩歌情緒的焦點,又從“予美”二字引伸,才得出情詩的結論。
細味原詩,不難發現,說該詩為政治性的信讒遠賢之憂,或者感情性的背信棄愛之憂,都比較勉強。特別是政治性的揣測,更為虛幻。關鍵在“予美”二字。“予美”意為“我所愛慕的”。在《詩經》中,美有美人、丈夫或妻子的意思,更有美麗、美好的意思。因為鍾愛,覺得這個人(丈夫或妻子或情人)很美,所以,美字應該是一種感情親愛的意思。如果這樣理解可以接受,那么,“予美”的對象,就不一定是已經與作者定情相戀的人,但一定是作者明白地或暗暗地相戀之人。從全詩結構上看,被愛之人並不十分清楚自己被誰暗中愛上了,而第三者悄然而至。於是,作者暗中焦急:自己暗戀的人要被人搶去了呀!那是不合適的,不協調的!只有自己與這個人才是完美的一對。但是,這一切似乎都是在暗中進行的。暗暗的愛,暗暗的擔憂,暗暗的感嘆,於是,便出現了這首暗中擔憂的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