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鶚

阮鶚是明朝時期的一位人物,曾任御史,被誣告罪處死。有著作《禮要樂則》、《楓山章文懿公年譜》等。

人物經歷

阮鶚(1509-1567),字應薦,號函峰,南直隸桐城縣(今安徽桐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歷官南京刑部主事、浙江提學副使。倭寇圍杭州時,有司拒不許鄉民入城避難,阮鶚親手打開城門,救活居民數以萬計。後因依附嚴嵩親信趙文華胡宗憲,被破格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嘉靖三十六年正月,改為特設福建巡撫。起初,阮鶚主張抗倭。自浙江桐鄉被倭圍困以後,阮鶚為倭寇威勢所壓倒,轉而主和。及倭寇犯福州時,阮鶚非但不戰,反而以銀數萬兩和各種布匹重賄倭寇,並用巨船六艘送倭出海。同時奢侈腐化,貪婪無比,斂括民財千萬計。於是御史宋儀望等人紛紛上疏彈劾阮鶚。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十六日,阮鶚被捕至京。因他事先賄賂嚴嵩說情,故未予重治,僅革職為民。阮鶚侵盜的餉銀,多於胡宗憲,是時皆追還於官府。隆慶元年(1567),阮鶚卒,年五十九。

順天時期

阮鶚(1509—1567),字應薦,號峰,安徽桐城南鄉耦山人(今樅陽縣會宮阮家享堂人)。曾受業歐陽德門下,研究王陽明之學。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後,提升為御史,巡按順天。進士王聯檢舉中丞胡纘宗誹謗皇帝,世宗大怒,革胡職;鶚獨辯明胡冤,王聯以誣告罪處死。當其督學順天在涿州校試諸生時,倭寇迫近京城,鶚率諸生登城助守。寇退,他奏禦寇十策,皆被採納。

浙江時期

不久,阮鶚改任浙江提學副使。其時歙州徐海等勾結倭寇,侵占浙江沿海五島嶼,四出騷撓,為害猖獗。鶚至,督率諸生學習弓矢,練陣法,準備進剿。不多時,倭寇登入,杭州戒嚴,城門緊閉,眾百姓奔城下要求進城避難,城內官員怕倭寇乘機侵襲,不敢開城門接納,數十萬人在城外嚎啕大哭。阮鶚見狀怒道:“為官本在為民,奈何坐視而不救?賊尚在數十里外,坐棄吾民於賊乎?”即手持劍督開武林門,並陳兵於城中以備萬一,令負輜重者由左,婦女老弱者由右,依次進城,毋相踐踏。命兵士跑馬傳餐送食,難民得以全部進城,無一受害。不久寇至,阮鶚率諸生壯士出城迎擊,斬殺甚眾,賊潰逃走。朝廷嘉其功,升遷浙江巡撫兼理福建。
海盜首領徐海陳東等率寇3萬餘圍攻乍浦,阮鶚募壯士突賊圍,夜間潛兵襲賊於嘉興臨平山,解乍浦之圍。賊敗逃桐鄉打縣城,鶚已先敵馳入,與知縣金燕死守,相持40餘日,總兵胡宗憲得以從容布置,設計誘賊,捕斬其首領。當時倭寇勢力甚大,諸人慾以招撫了事,鶚獨主張殲滅寇賊。他遂督兵從縉雲直前,恢復仙居;再移兵雁門,乘雪夜登舟山重創倭寇。浙江平定,朝廷將其晉升一級,賜金幣5枚。

遭饞革職

阮鶚兼任福建巡撫時,沿海的海盜猖獗,民不聊生。為救民於水火,保障省城安全,他急率兵於洪山橋布陣,擊敗賊寇,俘獲甚多,朝廷賞賜金幣。是時閩軍腐敗,聞敵喪膽,臨陣即潰。鶚剛來福建,因安排一段時間整理軍紀沒有及時出擊,而御史宋義望則彈劾阮鶚懦怯畏敵,圖謀不軌;朝廷輕聽讒言,將其革官下獄,後經閩浙仕民多方營救獲釋。不久離京歸里,在家鄉聚生講學不倦。著有《禮要樂則》2卷、《楓山章文懿公年譜》2卷。
隆慶間,長子阮自上書朝廷為父訟冤,但未準。神宗萬曆時,次子阮自華再次上血疏訟冤,詔復原官爵、賜葬、祀鄉賢祠及浙江名宦祠。阮鶚墓在山北麓,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