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新波

阮新波教授,生於1970年2月,男,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電力電子專家,長江學者,電源協會副理事長,IEEE高級會員。1991年和1996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獲得電氣技術專業學士學位和電力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8年3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電源重點實驗室工作。2008年3月加入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基本信息

阮新波簡介

籍 貫:湖北洪湖
學歷/學位: 研究生/博士
導師類別: 博士生導師
專業: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研究方向: 1.功率電子變換技術 2.航空航天電源系統 3.新能源發電系統 4.電力電子系統集成
社會兼職: 1. IEEE, Senior Member;
2. IEEE電力電子學會北京分會組織委員;
2. 中國電源學會副理事長;
3. 中國電源學會直流電源專業委員會主任;
4. 中國電源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5. 中國航空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6. 中國航空學會航空電氣專業委員會委員;
7. 《電源技術學報》編委會常務副主任;
8. 《電工技術學報》編委。

榮譽稱號:

1. 2004年度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 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十大優秀專利發明人;
3. 2007年被評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
4. 200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九五”產學研先進個人稱號;
5. 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
6. 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第三層次);
7. 2003年被評為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
8. 2003年被評為“中達學者”;
9. 2003年被評為南京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0. 2004年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評為師德標兵;
11. 2005年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評為學術交流先進個人。

科研情況

1. 三電平直流變換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177013),2002-2004;
2. 燃料電池供電系統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5-2008;
3. 電力電子系統集成的理論與若干關鍵技術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91058),2004-2006
4.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大功率DC/DC變換器的研究,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人才)(BK2003419),2003-2005。(該項目驗收時被評為“優”);
5. 基於IGBT的零電流開關大功率變壓整流器的研究,中國航空科學基金資助(98F52043),1998年。
6. 零電流開關PWM變壓整流技術的研究,航空高校自選基金,1998-1999;
7. 三電平直流變換器的軟開關技術研究,台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2000(該項目被評為2000年度優秀項目);
8. 三電平直流變換器研究,台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2001;
9. 電力電子系統集成的理論與若干關鍵技術研究,台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2002;
10. 高功率密度電力操作電源模組產業化研究,江蘇高校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2002;
11.多變換器模組串並聯組合系統研究,台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2006。

主要科研成果:

一、獲得成果

1.“15kW相控陣雷達電源”獲2002年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3kVA高壓直流輸入三相靜止變流器及其冗餘並聯運行”獲2007年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3.“20A/48V軟開關高頻開關通信電源”獲得1998年度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4.“28.5V/100A高頻軟開關電子變壓整流器” 獲2000年江蘇省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二、出版專著

[1] 阮新波、嚴仰光 “脈寬調製DC/DC全橋變換器的軟開關技術” 科學出版社,1999年9月;
[2] 阮新波、嚴仰光 “直流開關電源的軟開關技術” 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3] 阮新波“三電平直流變換器及其軟開關技術” 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三、發表論文

1.在國際重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上發表論文12篇(均為SCI收錄);
2.在國際重要會議如IEEE PESC和IEEE APEC等上發表論文50多篇(均為EI和ISTP收錄);
3.在國內重要核心期刊如《中國電機工程學報》、《電工技術學報》等上發表論文50多篇。

四、發表論文目錄

[1] 阮新波 、嚴仰光 “脈寬調製 DC/DC 全橋變換器的軟開關技術” 科學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
[2] 阮新波 、嚴仰光 “直流開關電源的軟開關技術” 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1 月 ;
[3]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 novel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full bridge converters using two diodes in series with the lagging le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48, No.4, 2001, pp. 777 -785
[4] Xinbo Ruan, Linquan Zhou and Yangguang Yan, “Soft-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16, No.5, 2001, pp. 612-622 .
[5] Xinbo Ruan , Dayu Xu, Linquan Zhou, Bin Li and Qianhong Chen,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two clamping diod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49, No.4, 2002, pp.790-799
[6] Xinbo Ruan , and Jiangang Wang, “Calculation of the Resonant Capacitor of the Improved Current-Doubler-Rectifier ZVS PWM Full-Bridge Conver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51, No.2, 2004, pp.518-520
[7] Xinbo Ruan , Bin Li, Jiangang Wang, and Jinzhong Li,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Current-Doubler-Rectifier,”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19, No. 6, 2004, pp.1523-1532
[8] Xinbo Ruan and Bin Li,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Hybrid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52, No.1, 2005, pp.213-220
[9] Xinbo Ruan , Zhiying Chen and Wu Chen,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Hybrid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0, No. 2, 2005, pp.
[10] Ke Jin, Xinbo Ruan , and Fuxin Liu, “Improved Voltage Clamping Scheme for ZVS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IEEE PowerElectronics Letter. [Accepted]
[11]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n improved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ed phase-shifted full-bridge converter,”, in Proc. IEEE APEC, 1998. pp.811-815 ;
[12]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Soft-switching techniques for pwm dc/dc full-bridge converters,” in Proc. IEEE PESC 2000, pp.634-639 ;
[13] Xinbo Ruan , Linquan Zhou and Yangguang Yan, “A novel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1. pp.1075-1080
[14] Xinbo Ruan , Dayu Xu and Yangguang Yan,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two clamp diodes”, in Proc. IEEE PESC, 2001, pp.445-450
[15] Xinbo Ruan , Jiangang Wang and Yangguang Yan, “ An improved current-doubler-rectifier zvs pwm full-bridge converter ”, in Proc. IEEE PESC, 2001, pp.1749-1754
[16] Huamin Xu,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 novel single-switch single-stage ac/dc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1, pp.754-759
[17] Xinbo Ruan , Dayu Xu and Linquan Zhou, “A Simplified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Two Clamping Diodes,” in Proc. IEEE APEC, 2002, pp.975-980
[18] Xinbo Ruan , Bin Li and Jinzhong Li,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Current-Doubler-Rectifier,” in Proc. IEEE APEC, 2002, pp.981-987
[19] Xinbo Ruan , Bin Li, and Qianhong Chen, “Three-Level Converters -- A New Approach in High Voltage DC-to-DC Conversion,” in Proc. IEEE PESC, 2002, pp.663-668
[20] Xinbo Ruan and Bin Li,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Hybrid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2, pp.1847-1852
[21] Yundong Ma, Xinbo Ruan , and Yangguang Yan,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Push-Pull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2, pp.1823-1828
[22] Dong Li, Xinbo Ruan , and Yangguang Yan, “A Hybrid Single-Switch PFC Pre-regulator,”, in Proc. IEEE PESC, 2002, pp. 1381-1386
[23] Xinbo Ruan , Jian Wei, and Yali Xue, “Three-Level Converters with the Input and Output Sharing the Ground ,” in Proc. IEEE PESC, 2003, pp. 1919-1923
[24] Xiaoguo Liang, Jian Wei, and Xinbo Ruan , “An Interleaved Three-Level Forward Converter --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oltage Regulator Module [VRM],” in Proc. IEEE PESC, 2003, pp. 127-131
[25] Linquan Zhou, and Xinbo Ruan , “A Zero-Current and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Boost Full-Bridge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3, pp. 957-962
[26] Xinbo Ruan , Jian Wei and Yali Xue, “Voltage-Sharing of the Divided Capacitors in Non-Isolated Three-Level Converters,” in Proc. IEEE APEC, 2004, pp.1725-1729
[27] Xinbo Ruan , and Fuxin Liu, “ An Improved ZVS PWM Full-bridge Converter with Clamping Diodes,” in Proc. IEEE PESC, 2004, pp.1476-1481
[28] Ke Jin, and Xinbo Ruan , “Zero-Voltage-Switching Multi-Resonant Three-Level Converters,” in Proc. IEEE PESC, 2004, pp.4086-4092
[29] Ke Jin, Xinbo Ruan and Fuxin Liu, “An Improved ZVS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4, pp.495-501
[30] Dong Li and Xinbo Ruan , “A High Efficient boost converter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n Proc. IEEE PESC, 2004, pp.1653-1657
[31] Zhiliang Zhang, and Xinbo Ruan, “A Novel Double Phase-Shift Control Scheme for Full-Brideg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IEEE APEC, 2005, pp.
[32] Fuxin Liu, and Xinbo Ruan, “ ZVS Hybrid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Low Voltage Stress and Reduced Fil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3] Dong Li and Xinbo Ruan , “Comparison of Three Front-end DC-DC Converters for 1200W Server Power Supply,”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4] Zhiliang Zhang, and Xinbo Ruan ,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the Flying Capactior and Two Clampping Diodes,”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5] Wu Chen, and Xinbo Ruan ,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Hybrid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with Clamping Diodes,”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6] Wu Chen, and Xinbo Ruan , “Current-Doubler-Rectifier ZVS PWM Hybrid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7] Ke Jin, and Xinbo Ruan , “LLC Resonant Hybrid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 A Novel DC-DC Converter Suitable for Fuel Cell Power System,”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8] Ke Jin, and Xinbo Ruan , “Control Strategy for Zero-Voltage-Switching Multi-Resonant Three-Level Converters,” in Proc. IEEE PESC, 2005, pp.
[39]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Zero-voltage-switched, pwm, phase-shifted converter employing an auxiliary resonant net,” in Proc. IEE Power Electronics and Variable Speed Drives, 1996; pp.534-539
[40] Zhiliang Zhang, and Xinbo Ruan,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Full-Bridge Three-Level Converter,” in Proc. The 4 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2004, pp.?
[41]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Soft-switching techniques for pwm three-level converters,” in Proc. The 3 rd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2000, pp.417-423
[42] Qianhong Chen, Yan Zhu, Daohong Ding,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 novel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applicable for motor drives,” in Proc. The 3 rd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2000, pp.1094-1098 ;
[43]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Parameter design and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BJT resonant dc link inverters,” in Proc. The 1 st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1994, pp.863-866 ;
[44]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n example of cascade converters,” in Proc. The 1 st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1994, pp.873-876 ;
[45]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nalysis of three-phase resonant dc link inverters with four bridge arms,” in Proc. Chinese-Japanese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Sept.1992, pp.336-342 ;
[46] 阮新波 、嚴仰光 採用輔助諧振網路實現零電壓開關的移相控制全橋變換器, 《電工技術學報》, 1998 年 4 月第 2 期,第 13 卷;第 47 頁—第 52 頁 ;
[47] 阮新波 、嚴仰光 軟開關 PWM DC/DC 全橋變換器的理論基礎, 《電工技術學報》, 1999 年 10 月第 5 期,第 14 卷,第 35 頁—第 39 頁 ;
[48] 阮新波 、嚴仰光 軟開關 PWM DC/DC 全橋變換器的實現策略, 《電工技術學報》, 1999 年 12 月第 6 期,第 14 卷,第 27 頁—第 30 頁 ;
[49] 阮新波 、嚴仰光 四橋臂三相逆變器的控制策略, 《電工技術學報》, 2000 年 2 月第 1 期,第 15 卷,第 61 頁—第 64 頁 ;
[50] 阮新波 、嚴仰光 零電壓零電流開關 PWM DC/DC 全橋變換器的分析, 《電工技術學報》, 2000 年 4 月第 2 期,第 15 卷,第 73 頁—第 77 頁 ;
[51] 阮新波 、嚴仰光 軟開關三電平直流變換器, 《電工技術學報》, 2000 年 12 月第 6 期,第 15 卷,第 28 頁—第 34 頁 ;
[52] 阮新波 、周林泉、嚴仰光,一種新穎的零電壓零電流開關 PWM 三電平直流變換器, 《電工技術學報》, 2001 年 4 月第 2 期,第 16 卷,第 41 頁—第 46 頁 ;
[53] 阮新波 、許大宇、嚴仰光, 加鉗位二極體的零電壓開關 PWM 三電平直流變換器 , 《電工技術學報》, 2001 年 12 月第 6 期,第 16 卷,第 18 頁—第 24 頁 ;
[54] 阮新波 、許大宇、嚴仰光, 移相控制零電壓開關三電平變換器 , 《電工技術學報》, 2001 年 12 月第 6 期,第 16 卷,第 36 頁—第 40 頁 ;
[55] 陳乾宏、 阮新波 、嚴仰光,多路輸出電源中耦合電感的模型及分析, 《電工技術學報》, 2001 年 10 月第 5 期,第 16 卷,第 40 頁—第 45 頁;
[56] 陳乾宏、 阮新波 、嚴仰光,採用磁集成技術的高效率、低壓輸出正反激變換器, 《電工技術學報》, 2002 年 2 月第 1 期,第 17 卷,第 53 頁—第 58 頁;
[57] 阮新波 、王建岡、陳乾宏, 一種改進的倍流整流方式 ZVS PWM 全橋變換器 , 《電工技術學報》, 2002 年 4 月第 2 期,第 17 卷,第 71 頁—第 75 頁 ;
[58] 李斌、 阮新波 , 倍流整流方式 ZVS PWM 三電平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2 年 9 月第 9 期,第 22 卷,第 79 頁—第 83 頁 ;
[59] 阮新波 、李斌,零電壓零電流開關複合式 PWM 全橋三電平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 年 4 月第 4 期,第 23 卷,第 9 頁—第 14 頁 ;
[60] 阮新波 、李斌、陳乾宏,一種適用於高壓大功率變換的三電平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 年 5 月第 5 期,第 23 卷,第 20 頁—第 23 頁 ;
[61] 李冬、 阮新波 ,一種複合型單開關功率因數校正預調節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 年 8 月第 8 期,第 23 卷,第 81 頁—第 84 頁 ;
[62] 薛雅麗、李斌、 阮新波 , Buck 三電平變換器 , 《電工技術學報》 , 2003 年 6 月第 3 期,第 18 卷,第 29 頁—第 35 頁;
[63] 阮新波 、危健、薛雅麗, 非隔離三電平變換器中分壓電容均壓的一種方法 ,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 年 10 月第 10 期,第 23 卷,第 27 頁—第 31 頁;
[64] 阮新波 、危健、薛雅麗, 輸入輸出共地的三電平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 年 11 月第 11 期,第 23 卷,第 18 頁—第 22 頁;
[65] 周林泉、 阮新波 ,一種新穎的 ZCZVS PWM Boost 全橋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 報》, 2003 年 11 月第 11 期,第 23 卷,第 90 頁—第 94 頁;
[66] 馬運東、 阮新波 、 周林泉、 嚴仰光,全橋三電平直流變換器及其最佳開關方式,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3 年 12 月第 12 期,第 23 卷,第 111 頁—第 116 頁;
[67] 陳志英、 阮新波 ,零電壓開關複合式 PWM 全橋三電平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 報》, 2004 年 5 月第 5 期,第 24 卷,第 24 頁—第 29 頁;
[68] 金 科、 阮新波 ,零電壓開關多諧振三電平直流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4 年 7 月第 7 期,第 24 卷,第 156 頁—第 161 頁;
[69] 張元媛、 阮新波 , 多電平直流變換器中飛跨電容電壓的一種控制策略 ,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4 年 8 月第 8 期,第 24 卷,第 34 頁—第 38 頁;
[70] 李冬、 阮新波, 高效率的 Boost 型功率因數校正預調節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4 年 10 月第 10 期,第 24 卷,第 153 頁—第 156 頁;
[71] 梁小國、危建、 阮新波 ,一種新穎的交錯並聯正激三電平變換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4 年 11 月第 11 期,第 24 卷,第 139 頁—第 143 頁;
[72] 金 科、 阮新波 , 零電壓開關多諧振三電平直流變換器的控制策略 ,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4 年 12 月第 12 期,第 24 卷,第 29 頁—第 33 頁;
[73] 劉福鑫、 阮新波 ,加鉗位二極體的零電壓全橋 變換器改進研究,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4 年第 17 期,第 28 卷, 第 64 頁—第 69 頁
[74] 王學華、 阮新波 , SPWM 控制單相三電平逆變器,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5 年 1 月第 1 期,第 25 卷,第 73 頁—第 76 頁;
[75] Linquan Zhou, and Xinbo Ruan , “Soft-switching PWM Boost full-bridge converter,”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Vol.19, No.3, 2003, pp.250-255
[76] Jiangang Wang, Xinbo Ruan , and Qianhong Chen,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the improved current-doubler-rectifier ZVS PWM full-bridge converter,”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Vol.19, No.3, 2003, pp.256-263
[77] Yundong Ma, Xinbo Ruan , and Yangguang Yan, “A New Soft-Switching Push-Pull Three-Level Converter,”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Vol.19, No.2, 2002, pp.127-133
[78] 阮新波 、嚴仰光 諧振直流環節單相逆變器的仿真分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1992 年 4 月,第 24 卷第 2 期,第 164 頁 - 第 172 頁 ;
[79]阮新波 、嚴仰光 三相諧振直流環節逆變器的控制策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1993 年 6 月,第 205 卷第 3 期,第 351 頁 - 第 360 頁 ;
[80] 馬運東、 阮新波 、嚴仰光, ZVS PWM 全橋三電平直流變換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3 年 4 月,第 35 卷第 2 期,第 116 頁 - 第 121 頁
[81] 薛雅麗、 阮新波 , 輸入與輸出共地的 Buck三電平變換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4 年 6 月,第 36 卷第 3 期,第 364 頁 - 第 368 頁
[82] 阮新波 、嚴仰光 移相控制全橋變換器的分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1998 年 6 月,第 30 卷第 3 期,第 353 頁 - 第 357 頁 ;
[83] 阮新波 、嚴仰光 三相諧振直流環節逆變器的仿真分析, 《中國航空科技文獻》, HJB931151 ,共 12 頁 ;
[84] Xinbo Ruan and Yangguang Yan, “A novel phase-shifted zero-voltage-switched converter,” Transac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Vol.16, No.1, June, 1999; pp.31-38
[85] 阮新波 、嚴仰光 諧振直流環節單相逆變器——一種新穎的零電壓開關電路拓撲, 《電力電子技術》, 1994 年第 4 期,第 1 頁—第 5 頁 ;
[86] 阮新波 、嚴仰光 BJT 諧振直流環節單相逆變器的參數設計及其高頻化, 《電力電子技術》, 1995 年第 2 期,第 9 頁—第 11 頁 ;
[87] 阮新波 、嚴仰光 移相控制恆頻零電壓開關變換器的發展及現狀, 《電力電子技術》, 1996 年第 1 期,第 85 頁—第 90 頁 ;
[88] 阮新波 、嚴仰光 一種適用於 IGBT 、 MOSFET 的驅動電路, 《電力電子技術》, 1996 年第 4 期 ;
[89] 阮新波 、嚴仰光 移相控制零電壓開關 PWM 變換器中輸出整流二極體的換流分析, 《電氣自動化》, 1997 年增刊,第 236 頁—第 240 頁 ;
[90] 阮新波 、嚴仰光 全橋變換器的控制策略, 《電氣自動化》, 1997 年增刊,第 205 頁—第 211 頁 ;
[91] 許化民、陳乾宏、 阮新波 、嚴仰光 多路輸出 DC/DC 變換器的並聯均流,《電力電子技術》, 2000 年第 3 期,第 34 卷,第 11 頁—第 13 頁 ;
[92] 許化民、 阮新波 、嚴仰光 單級功率因數校正 AC/DC 變換器, 《電力電子技術》, 2000 年第 5 期,第 34 卷,第 6 頁—第 8 頁 ;
[93] 周林泉、 阮新波 28.5V/100A 高頻軟開關電子變壓整流器的研究, 《電力電子技術》, 2000 年第 5 期,第 34 卷,第 8 頁—第 10 頁 ;
[94] 趙小儉、 阮新波 SPWM 高頻脈衝直流環節逆變器的原理分析, 《電力電子技術》, 2001 年第 1 期,第 35 卷,第 26 頁—第 28 頁 ;
[95]許化民、 阮新波 、嚴仰光 單級功率因數校正 AC/DC 變換器的綜述, 《電力電子技術》, 2001 年第 1 期,第 35 卷,第 56 頁—第 60 頁 ;
[96] 陳乾宏、 阮新波 、嚴仰光 耦合電感對多路輸出電源輸出紋波的影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1 年 8 月第 4 期,第 33 卷,第 376 頁—第 380 頁;
[97] 陳軍艷、王建岡、 阮新波 ,大功率 DC-DC 模組電源的研究, 《電力電子技術》, 2004 年第 6 期,第 38 卷,第 100 頁—第 102 頁 ;
[98] 阮新波 、嚴仰光 雙逆變器在諧振直流匯流條上的運行分析, 全國首屆青年電力電子及其套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1 年 9 月,第 244 頁 -248 頁 。

五、專利

獲5項中國發明專利和1項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學術經歷: 1996年6月—1998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03教研室,任講師;
1998年6月—2002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電源重點實驗室,任副教授;
2002年7月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電源重點實驗室,任教授;
2003年1月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電源重點實驗室,任副主任。

治學嚴謹、勇於創新的電氣專家

《中國航空報》
金秋十月,阮新波在科學館主持的“2006年航空電源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年會”,受到與會學者、專家的一致讚賞。
阮新波是我校自動化學院的博導,他主持了近40項科研課題,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榮譽稱號。發表了高水平研究論文100餘篇,出版了3部專著,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學術地位。
他還是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江蘇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3年被評為“中達學者”(台達能源與環境基金會),2005年學校授予他“師德標兵”稱號。今年他還被評為“江蘇省十大優秀髮明人”。
不懈的追求 豐碩的成果
阮新波1970年出生在湖北老區。1987年7月考入我校自動化學院自動控制系後,完成了電氣技術專業學習,獲得工學學士學位,並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由於成績優異,他還被推薦提前一年免試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6月-1998年6月,他在我校宇航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2年,他被破格評為教授,2003年至今,任我校航空電源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中國電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源學會直流電源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電源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IEEE電力電子學會北京分會組織委員、中國航空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空學會航空電氣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他是《電工技術學報》編委,《電源技術學報》編委會常務副主任,也是IEEE(國際電氣學會)高級會員。
阮新波從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科教學與研究已經14年,研究領域覆蓋大功率DC-DC變換器,低壓大電流DC-DC變換器,軟開關DC-AC逆變器,功率因數校正技術。他在電力電子系統集成和新能源發電系統等諸方面研究成果豐富,很多成果都是屬於該領域的前沿,促進了電力電子學科的創新發展。多數成果具有重要工程實用意義,因而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也作出顯著貢獻。
阮新波教授近10多年來,累計主持科研項目近4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和航空科學基金各1項,國防重點課題2項,參與國防預研課題1項。4項科研成果通過省、部級技術鑑定。所開發的研究項目已廣泛套用於各種領域。“15KW某型電源”2001年通過國防科工委組織的鑑定,該項目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得有關部門的高度讚賞。“20A/48V軟開關高頻開關通訊電源”通過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組織的部級鑑定,獲科學進步三等獎。“28.5V/100A高頻軟開關電力變壓整流器”通過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組織的部級鑑定,並獲江蘇省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他先後開發了多種通訊用開關電源、電力操作電源和電鍍電源等產品,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此外,他還獲得5項中國發明專利和1項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為了活躍學術氛圍,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擴大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和工業界的交流和合作,他於2000年創辦了航空電源重點實驗室“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學術年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7屆。他邀請國內外電力電子領域的專家和世界知名公司訪問南航。通過訪問,讓國內外著名公司了解南航,提高了南航的知名度。先後有近10家公司在南航設立了特別獎學金,用於獎勵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的學習和科研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獎學金的設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和科研積極性,還吸引了大量優秀學生報考南航的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的碩士、博士。同時每年有大批的公司在南航招聘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學生就業形勢很好。

科研的良師 生活的益友

在人才培養方面,阮新波教授協助指導博士生4名(均已畢業),獨立指導博士生15名,指導碩士生43名(已畢業22名),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44名(均已畢業)。作為指導老師,在生活上,他經常與學生溝通思想,了解他們生活上的困難,並予以幫助和解決。在學習和科研上,他悉心指導學生,儘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他時常告誡學生,做學問要踏踏實實,要形成嚴謹的科研作風,不能蜻蜓點水、似是而非,而要細緻認真,對每個細節都要弄清楚。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勇於開拓,培養他們敢於挑戰自我、迎難而上的勇氣。他經常對學生說:“如果你在走平路或走下坡路,你會感到很舒服,但是你永遠不會看到美好的風景。而爬山是很累的,但一旦你登上頂峰,你會看到美好的風景,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他還時常教導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做好每個階段的人生規劃,並以自己的切身體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悟。
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形成了每周一次的研討交流例會,每周由1-2名學生報告自己最近的課題研究情況,並提出遇到的難題和困難。然後大家就報告內容開展討論,並積極幫助出主意,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研討交流例會,一方面檢查了每位學生的課題研究情況,使整個研究小組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並且提高了學生的講解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每位同學在做好自己課題的同時,了解其他同學的課題研究,擴大了自己的視野,並對自己的課題起到啟發作用,在討論中碰撞出靈感火花。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研究水平,擴展視野,他鼓勵學生積極向國內外學術會議投稿,並參加學術會議。近年來,他先後資助他的博士研究生去德國、巴西、韓國等國家參加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並保證每位研究生在校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全國性的學術會議。
為了提高學生的工程經驗和產品意識,在暑假期間,他與通用電氣、台達等國內外知名公司聯繫,將碩士生和博士生派到那裡去實習。通過實習,使學生不僅了解了產品的生產工藝,學到了許多工程經驗,也了解了公司產品研發的方法和流程。這些好的經驗被帶回來後,對學校的研究起到了借鑑和促進作用。
他十分注意培養團隊精神,每年組織同學們春遊、秋遊,每年元旦組織聯歡,在新生進校和學生畢業時,組織歡迎和歡送儀式,使大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增強團隊精神精神和團隊意識。
正如他所說:“模組電源小組1998年成立,從剛開始的幾個人,到現在的幾十個人,不僅人數上增長很快,而且在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靠什麼?靠自己,靠勤奮,靠拼搏,靠團隊精神!”也正是由於這種良好的實驗室文化和學術氛圍,近年來,他所在的小組不僅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同時也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