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第十二中學

阜新市第十二中學

阜新市第十二中學位於阜新市太平區城南海新路北側,1968年建校,1977年至1983年曾設高中部。2004年8月與原阜新市第二十中學合併。 阜新市第十二中學是一所具有一定辦學特色和良好社會聲譽的學校。學校占地1606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2048平方米。學校設有物理、生物、化學3個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齊全;圖書室一個,藏書近14000冊;微機室一個,配有微機40台,電子備課室一個,配有微機10台。現有14個教學班,660名學生。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辦學實績突出。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阜新市第十二中學位於阜新市太平區城南海新路北側,1968年建校,1977年至1983年曾設高中部。2004年8月與原阜新市第二十中學合併。

阜新市第十二中學是一所具有一定辦學特色和良好社會聲譽的學校。學校占地1606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2048平方米。學校設有物理、生物、化學3個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齊全;圖書室一個,藏書近14000冊;微機室一個,配有微機40台,電子備課室一個,配有微機10台。現有14個教學班,660名學生。95名教師中,高級教師40餘名,具有大學學歷的近50人;市級優秀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9人,太平區名師4人,太平區拔尖教師4人。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辦學實績突出。

建設

多年來,學校克服地處偏僻、經費緊張等困難,努力創造條件,提高辦學硬體質量,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1994年順利通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驗收,2001年通過“普九標準化達標”驗收,2006年通過“雙高普九”市級驗收。學校向管理要質量,建立健全以《教育教學管理常規》、《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細則》、《教師業務考核細則》、《班主任工作考核細則》、《規範班評比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為核心的一整套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各項工作做到有計畫,有過程,有檢查,有記錄,有總結,使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學校致力於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新途徑、新方法,近幾年先後承擔“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研究”等市級科研項目和“物理實驗能力培養與評價體系的研究”、“綜合性評價對中小學生發展影響的研究”、“中小學生綜合性評價的研究”、“新教材實施的教學策略研究”等省級科研項目,有50餘人次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科研實驗並取得實驗成果。全體教師本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以培養“四有”新人為己任,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業務素質;不斷進取,大膽創新,積極投身於新課程改革。長期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全面更新教育觀念,大膽進行教育改革,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為上級各類學校培養了近4500名合格的畢業生。1999年馮靜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阜新市重點高中,成為當年中考狀元,學校中考成績連續多年在太平區名列前茅,2003年中考,有三科成績在太平區名列第一,全市統招的126人中,該校占7人;近幾年有近百名學生在音、體、美、計算機、科技等各類比賽中獲獎。學校形成了嚴謹治學、求實高效的良好校風。

幾年來,阜新市第十二中學在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的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繼續發揚“腳踏實地走路,頑強拼搏向前”的精神,刻苦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業績:2000年,獲全國青少年教育委員會頒發的“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市委宣傳部市教委頒發的“讀書活動先進單位”、團市委頒發的“先進團委”、區教委頒發的“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2001年,獲區政府頒發的“‘三五’普法先進單位”、區政府頒發的“文明單位”、區教委頒發的“先鋒杯黨支部”等稱號,並被推薦為“遼寧省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先進團委”;2003年,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分別獲市級“優秀教研組”稱號、英語組獲團市委“青年文明號”、學校獲區教文體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2004年,語文組獲市級“優秀教研組、區教文體局頒發的“先鋒杯黨支部”、“團委工作達標單位”等稱號,學校被推薦為阜新市教育局工會“十五建功立業先進集體”;2005年被評為區級崗位練兵先進集體、省級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被評為市級控輟保學先進單位。

近40年的風雨兼程,阜新市第十二中學的教育工作者在“立志、慎思、潔言、篤行”的校訓的勉勵下,紮實工作,辛苦耕耘,取得了出色成績。他們決心在新世紀裡,乘著教育改革的春風,向更新、更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